第 610 章(1 / 1)

大美时代 中秋月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我陪着他露面,包括跟全国青展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如果我不来,真不知道哪家经纪公司就抢走他让我失业了。”

苏妈妈的眼神果然明显动摇。

再想为女儿找个满意的郎君,也不愿女婿在外面有这么漂亮得体的经纪人跟合伙人吧。

可以想见,就算真成了自家女婿,这位经纪人也会成为女儿挥之不去的梦魇或者说阴影。

苏爸爸好点,大气的跟万长生聊电影的事情,问准备得怎么样了,如果需要投资,他真的可以全力协助。

万长生解释了下目前进度,甚至主动提到编剧最后要求由钟明霞来担任女主角。

虽然没看过剧本,苏家夫妇还是吃惊了“就是……在你病房遇见的那位模特?”

万长生点头“我们也很吃惊,但决定尝试下,这些天我也在恶补关于电影的一些常识,不能太辜负席导的期望。”

苏爸爸举杯祝贺了万长生的电影大卖以后,说起印章拍卖的过程。

沪海本来就是全国在拍卖方面最顶尖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全国在艺术方面最领先的城市,所以全国青展巡回到这里,相关机构当然也会搞一系列的配套活动,拍卖相关艺术品就是其中之一。

苏先生看起来确实懂行,提前报了名,就在明天晚上开幕式以后的晚上展览中心的拍卖大厅举行。

如果原创艺术家出现,肯定会对气氛烘托有好处。

特别是万长生那一连串足够炫目的资历拉出来,是拍卖方非常推崇的方式。

看得出来苏家夫妇是真心客气,又或者说是怀着感恩报答的心思,根本没有请其他人来炫耀和艺术家的关系,就是这样优雅的环境下,刀叉轻启,红酒微醺的聊天。

万长生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还好昨天晚上那顿西餐让万长生不至于对基本礼仪都不懂,但杜雯还是不着痕迹的帮他引导防范露马脚。

看在苏家夫妇眼里,这对儿年轻男女的默契和亲密程度,不言而喻。

这种关系绝对是苏沐楠很难翻越的大山。

原来仅存的那点念头,肯定被彻底打得落花流水去。

485、浅水喧闹,深潭无波

约好明天的时间,还婉拒了苏先生提供一辆车给万长生方便走动的建议,两人才感谢了东道主的招待,告辞出来。

杜雯抬手指个方向:“走走,健身消食,我晚上很少吃这么多的。”

边说还边把风衣解开,不装妖娆了。

万长生的黑灰色短风衣本来就敞开着,毕竟他由内而外的那种文雅气质是有的,只是以前不爱展现。

杜雯还示意他单手插兜,尽可能带着温文尔雅的那种雅痞风:“现在公开露面的情况会越来越多,你就最好保持这样对外形象,回去之后让小马哥给你拍套比较正式的形象照,到处都用得上。”

万长生无所谓的嗯,他来沪海两三次,都是极为匆忙的讲课或者路过,几乎没有这样悠闲的机会走在街头。

本来想继续找家电影院强化突击的,可走在游客熙熙攘攘的街头,忽然觉得这么走走也好。

杜雯就更不用说了,走在街头就是一道风景线,时不时的就有人故意加速走到前面,再假装照外滩风景,拍下这动人背影以后惊叹正面也漂亮如斯。

两人基本上不在意周围的纷扰镜头,万长生还把碍事的镜框摘了,听杜雯了若指掌的讲述这片充满异国风情建筑的来由,当然还有对面辉煌璀璨的商业大厦。

和万长生熟读的纵横历史慢慢契合上。

蜀川那种天府之国、封闭懒散的小农意识氛围,和沪海滩上风起云涌是两回事。

哪怕蜀川也从未少过权谋倾轧,但终归是窝里斗居多,不像这里眺望的都是四海五洲。

时代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就像人的出身和环境差异一样,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成长变化。

两人顺着岸边潇洒闲逸的聊着天,从人文历史到诗词歌赋,再从天文地理到人生哲学,反正就是全程都保持间隙,绝对没有牵手挽着的动作,更别说孙二娘强调的实干兴邦了。

可站在游人如织的外滩,偶尔对视,看到的不是欲望更不是缠绵,甚至相比两年前那个圣诞的夜晚,两人站在同样人潮汹涌的街头,却莫名的觉得好像比那时候的牵手,更加紧密。

相视一笑,慢慢走着回酒店的两人,在大堂明亮的灯光下又觉得意犹未尽,居然就到大堂后面的酒吧又小酌两杯,杜雯终于想方设法把万成生对电影的思路都挖掘出来,才尽兴的分头而眠。

第二天万长生这种带点学院欧陆风的复古派头,果然很得沪海各界一致喜爱,从他抵达现场开始,镜头就咔咔咔的没停过。

这点和在京津地区都有区别。

而且连这边的开幕式场面都时尚不少。

不再是北方传统的那种领导剪彩,视察走一圈。

而是在巨大的曲面屏幕墙前面,请了沪海有关领导,国家级书画机构领导,以及著名艺术家,跟万长生这样的青年艺术家代表在台上围坐半圈,闲聊座谈,畅想文化艺术的新时代。

这种场面下,当然万长生就是全程冠冕堂皇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现场不这样。

也许是远离了北方,这里很多话敢说敢问。

看似高朋满座的台下,真有人当面发问:“今天正好有各方的领导在,我就直言不讳的提问了,全国青年美展也搞了好几届了,现在作品越来越倾向于主旋律的命题作文,讴歌新时代、新生活、歌功颂德,能够进京跟获奖提名的,更是好像全国各界成就展,我们是美术界,是艺术展,不是曾经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现在基本成了只谈主旋律的尴尬局面,这样的青展还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艺术界和很多行业不太一样的地方,意气风发,一时意气的随性而为非常多。

能够混到这个级别层面来的,在别的行当大多是老油子了,除非有特别重大的利益争夺,很少出现这种当面诘问的场面。

台上领导、艺术家们面色如常,也就万长生这新手脸上有点:“卧槽,你们玩得这么嗨啊!”

一般来说这种处理方式有几种。

台上彷若无事的干脆忽略掉这种不按规矩出现的杂音比较常见,也有点考验脸皮厚度,毕竟现场还有这么多镜头呢。

下来也容易成为笑柄。

所以现在领导们往往笑着,不咸不淡的回应两句,这种情况确实有所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