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9 章(1 / 1)

大美时代 中秋月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专业的小伙伴们,都无比相信这点。

反而除了一句祝贺,没有过多打扰万长生在那回复消息。

也就韩晓敏高兴得要晚上庆祝下,把学生会的主要干部都约起来庆祝下,算是把这部分队伍再夯实一些。

万长生连忙约到明天,明天再请客庆祝。

今天还是要去谢师。

韩晓敏恍然,但坐着没动。

万长生看她眼神就明白:“行行行,带你一起。”

韩晓敏才满意的说谢谢:“我有出息有前途,还不是能全力支持到你,还是你赚了。”

万长生叹口气:“别忘了我们有出息,有前途的目的是什么吧。”

韩晓敏做个鬼脸。

不过万长生晚上就带了她跟黄敏,还有马振宇和丁晓鹏一起去,顺便还打电话约了郭槐生有空也来坐坐。

被系主任笑骂他这三喜临门,心里还是慌得要命吧

果然,从万长生带着四个小伙伴走进对面的酒吧,中青年画家们就齐声鼓掌,从掌声都听得出来他们的揶揄和祝福。

只有把万长生当自己人,才会有的这种祝福。

老樊和老曹格外感慨,他们从当美院学生开始,就朝着青展努力,可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面,这特么青展断了近三十年!

就没有举办……

然后等举办的时候,他们已经超龄了。

只能去全国美展那片红海领域拼杀,那又谈何容易。

于是在他们这帮人里面,也就老童得过三十年前的美展国画银奖,然后赵磊磊得过上一届的青展油画金奖。

这就是江湖地位。

谁知道万长生哐的一下,拿了仨!

这到底是运气呢,还是运气呢,还是运气

老童都满脸唏嘘的举起杯子:“运气,这个时候,我们真的要帮万长生减压,他这次能够拿到三个金奖,是实打实的运气,这事儿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以后一定会扩散开,你自己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万长生自嘲:“不清醒,我这会儿已经脱光衣服站楼顶上跳舞去了。”

众人哈哈哈的大笑共饮。

韩晓敏连忙趁着机会起身帮忙倒酒。

大叔们一改在教室的严肃劲儿,起哄,说万长生每次都带不同的女生来!

万长生赶紧介绍自己在学生会的秘书长,还有大美社的运营总监:“就在这对门儿楼上,各位有空都可以去坐坐,环境蛮不错的。”

黄敏反而镇定得多,当年看见赵磊磊、茅东阳就激动得不行,现在沉稳的坐在那,招呼马振宇和丁晓鹏帮忙叫酒,自己负责结账。

老童嫌弃他把话题岔开,狠狠的以指为梳,把自己那不多的平头挠了两下:“万长生这个雕塑金奖是戏剧学院全力运作的结果,这里面的原因大家也能感觉到,放在他们门口的雕塑,必须要有来头,等闲之辈无名之辈是没有资格的,所以就凭这个,也要把这尊雕塑的地位提高。”

郭槐生正好走进来,哈哈一笑,马振宇点头哈腰的给系主任把酒杯准备上,郭大汉就笑着靠在门边听了。

老童的江湖地位和郭槐生不同:“篆刻呢也不用说了,一共就十几件入围作品,这丫的搞了件估价三五百万的印章石去当作品参展,就凭这个也压住了人……”

小酒吧里一片卧槽。

万长生苦笑:“石头不是我的,真不是我的,一言难尽!”

他不喜欢在这个时候把苟教授拉出来当挡箭牌,确实有点后悔这事儿欠考虑。

更何况让关老太知道自己留了块三五百万的石头给她,好像也不太对劲!

万长生甚至想下个月去看看关老太,把那块印章讨回来捐给学院美术馆了!

这不会给师娘带去什么祸事吧。

她那么恪守的人。

不过他还是主动说了老荆:“我在博物院的篆刻师父,北派摹印传人,他也是评委,这事儿……我是真没想招摇。”

老童都笑:“这点我信,你又不图什么,如果没有国画这边这事儿,估计都不会这么招摇……”

419、期待得搓小手手

全国青展现在是五年一届,老童做过上一届的国画评委,所以自然是有渠道得到消息:“这评选在初选以后也没多长时间,十天半个月的集中评议下就成,可这回突然冒出来有人举报微喷技术……”

这话一出,大家脸上顿时各有表情!

艺术微喷技术,说直白点,就是打印喷绘。

只是各方面设备、颜料、材质都很高级,直接打在各种介质上,无论国画纸、油画布,这都能完美再现。

特别是颜料单薄看不出厚度的国画、水彩,几乎能够乱真。

本来是用在顶级艺术品复制的市场上,譬如人人家里都能挂张高仿真的《蒙娜丽莎》,几百千把块就能搞定,多好。

可中国人最善于借鉴利用了,有人索性用到艺术创作上。

直接在电脑里面做出油画效果、国画效果的滤镜以后,打印……

这就跳过了技法能力的高低,完美再现效果。

特别是现在流行的超写实主义,也就是把照片使劲精修以后打出来!

这特么谁比得过。

最近几年这种技术有点泛滥成灾,其中国画、水彩、油画是重灾区。

采用这种技术的还美其名曰自己是创新。

说这就是新时代的版画,成功的又把版画拉下水。

关于新技术在绘画领域的参与程度,早就有很多争议了。

譬如老樊就是其中出了名的利用投影仪,他那种玻璃幕墙画法,很早就开始用投影仪把打印在胶片上的照片投到巨大的画布上,然后迅速构形,只有刻画细节的时候才离开投影仪。

可现在有些画家的做法是直接打印在油画布上,然后就像幼儿园画填色画一样,挨着用油画颜料一模一样填一遍!

这特么不需要任何绘画基础,只要会调色,就能画了吧?

有了笔触,有了颜料堆砌的厚度,这就完全无懈可击!

如果不刮掉表面的颜料,根本不会发现这种画法的奥妙。

能够送去参加青展的作品,再怎么懒,也不会直接把微喷技术的作品交上去,肯定都是在画面上加工过的。

而且能参加青展,又或者说进入初选范围的画家,那都是有来历有水准的,哪怕是在微喷画面上作画,那技巧也是过硬的。

按理说也看不出来啊。

结果五年一届的时光,不光是新出现了微喷技术,还多了个所谓网上搜图的技术。

也就是只要把任何一张画的照片放上去,瞬间就能通过大数据技术把类似的图画全都找出来!

就这么简单粗暴的技术,直接把整个现象暴露了。

因为任何微喷技术的利用,都要建立在电脑里面修图的基础上,如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