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7 章(1 / 1)

大美时代 中秋月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下:“我是万长生,不过应该已经不是助教了,现在主要在雕塑系学习,您有什么事情吗?”

其实这会儿他手上有种熟悉的感觉。

苏沐楠没有拐弯抹角:“前些天看见你在皇宫博物院做摹印工作,下次能带上我吗?”

万长生现在已经见过不少漂亮姑娘,真想下意识的回一句:“长得漂亮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但终究有前车之鉴,连篆刻南北门派之争都不提,简单的回答好。

苏沐楠又笑出点酒窝:“谢谢,我们先加个微信,方便联系。”

万长生照做了,然后趁着电梯来了赶紧告别跑掉,关门时候瞥见那位女老师,已经匆匆忙忙又跟一团黑云似的飘回办公室去。

穿着打扮有点类似钟明霞那种很随意的宽松感。

这是他下意识的印象。

结果在楼下被赶过来上专业课的国画系学生撞上,其中就有跟着去了平京多嘴的那个小伙伴,见面就手舞足蹈的跳:“卧槽!卧槽……那个申申居然是大美女!”

万长生还得问清楚申申是日语的老师发音,据说男生寝室现在已经给苏沐楠取了这么个绰号称呼!

顿时带动其他人也嘻嘻哈哈,纷纷说要叛变去上篆刻课!

一群没有骨气的家伙!

青春期的男生真恐怖……

他关心的就只有:“你先把你自己要准备给培训班上的文物珍宝课安排上吧!我去雕塑系了。”

大部分不是大美社的国画系学生连忙询问,知晓这家伙跟万长生去做了深度皇宫游,肯定羡慕,纷纷表示要旁听这内部课程。

小伙伴出鬼点子:“我在申申上篆刻课的时候开讲,你们听哪边?”

众人一片嘘声,相比学知识,肯定选择看美女老师啊!

然后纷纷贡献自己道听途说的各种消息。

这位新来的篆刻老师只上了一次课,说是要好好了解下蜀美的篆刻底子,结果只有两个大三的男生跑去上课也不着急。

接着直接搬了锅碗瓢盆和铺盖卷住在篆刻工作室,基本上都没下过这栋楼!

说是那间工作室里面现在堆满了她从江浙带过来的书,现在整个墙面到处又挂满了书法,很得颜从文的喜欢,天天往那边工作室跑!

万长生终于确认自己好像遇见个不太聪明的美女。

402、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

聪明的人就是懂得群策群力。

既然遇见小伙伴,万长生干脆启发大家考虑张罗这个事情,蜀美周围哪里有这样适合的场地。

群众的力量肯定比他一个人大太多。

他就能把腾出来的时间用到做事上,先到雕塑系汇报了自己的平京之行。

看来因为有小伙伴在现场了解来龙去脉,所以整个蜀美对于和明星之间的八卦并不是很在意,雕塑系的师生也只是好奇的问了问,更羡慕万长生的作品已经放到国家大剧院。

对于雕塑专业来说,这已经是可以拿到外面吹牛逼的资本。

多少青年雕塑家就是缺乏这样响当当的作品,起步艰难得无法独立。

郭槐生却只关心万长生到国家美术馆观摩国内顶级作品的心得。

万长生做出谄媚的样子:“哦,最震撼人心的就是您那尊战马……”

周围的雕塑系学生们立刻轰然大笑。

那就是郭槐生三十岁左右的成名作,纪念江州古代一位飒爽英姿的女将军,因为树立在市区窗口景点,长期被作为江州对外宣传的重要形象。

比油画家院长更为普通人熟知。

其实就在蜀美自己的美术陈列馆里面也有复制品,比平京那个还大。

郭槐生恨不得抓雕塑板捅孽徒两刀:“装!你就装!”

万长生才嘿嘿:“大多数比较过时了,您那作品真显得超越时代啊。”

郭槐生不笑:“不要这样泛泛而谈,集中到作品上谈论细节。”

万长生真觉得应该带上那个蓝牙连接的小投影仪,但他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手绘呀。

就那么直接到黑板边拿起粉笔开始,从馆藏雕塑中的国外作品开始,其中大部分还是亚非拉作品,说到哪一尊雕塑,信手绘出大概的造型,涉及细节再精细雕琢:“现代艺术对经典传统艺术的定义进行了颠覆,最大程度的挑战了艺术就是美这个观念,雕塑作品也不例外,丑和怪诞的东西也被纳入了审美范畴,我个人是不太认同的……”

起码都是雕塑系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和研究生们收起刚才嬉闹,专注倾听。

许桡还马上举手:“你别忘了,我们的雕塑作品有相当阶段是要体现阶级斗争的,那可不是现代艺术定义。”

万长生点头:“美的定义是广泛的,能够打动人的都是美,震撼、愤怒、痛心、激愤这些比较负面的情绪也可以是因为作品体现出足够魅力产生,而不应该是恶心、厌恶和惨不忍睹,举个标准的例子,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是因为轰炸格尔尼卡的惨案,如果用写实手法,血肉飞溅、肝脑涂地的刺激感官吗他就选择了现代艺术手法,平面构成的象征手法,黑白灰的色调比鲜血更让人觉得接近死亡,那种呐喊、绝望和痛苦,这才是情绪的痛苦美感,同一件事,我们艺术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怎样才能更让观众共鸣,而不是感官刺激,才是艺术的本质……”

信手在黑板上画出来的《格尔尼卡》几个图形,表现出一直以写实为努力方向的万长生,实际上也在让自己尽量理解抽象现代风格。

虽然这对他有点难,甚至不如自己的三个徒弟走得轻松。

但这都是思考。

还能回头结合到自己在美术馆的看法:“能摆在那的肯定都是大师精品,我也只是个人看法,随着时代变迁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这四个字啊,说起来容易,随时随刻都得要求自己,譬如几百年前文艺复兴时期,雕塑是罗马教廷、贵族大公们最在乎的造型方式,因为那是所有民众崇拜、信仰、跟随的形象,这就好比一百年前乡下最大的娱乐方式是看戏,五十年前看电影,十年前看电视,现在都看手机,雕塑现在当然还有存在的意义,但和普通老百姓有关联吗老百姓不关心的东西还有什么存在价值,难道我们未来就只能给影视剧做恐龙、妖怪、汽车人”

有俩雕塑老师表情不以为然,赚钱不好吗,琢磨这些瞎扯淡的东西有什么用

纯属吃饱了撑的。

老郭却抱着手臂靠在墙边,面带微笑。

年轻的学生则有人窃窃私语,有人点头,又有人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