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彩色t恤!
钟明霞喜欢背的那种帆布包,49块一个,博物院卖一百多的抱枕,大美社还是卖49!
整个大美社都笑话自己是49社,恨不得把网店首页都改成“走过不要错过,来一来看一看,全场都卖49块,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可所有的产品都是按照销售数量的利润给设计组提成百分之六十!
剩下的四成才是归公司所有,更确切的说是用来维持这个销售推广体系的其他环节费用。
因为除了设计团队,还有网店销售、售后维护等等支出。
还好生产成本都是各组报销各组核算出来的。
也就是说整个文创项目,万长生个人垫资百来万,收回时间遥遥无期。
就凭这,所有大美社的小伙伴都不会觉得万长生是万恶的资本家在剥削自己吧。
大家都清楚他搞这个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能有学以致用的机会。
杜雯也不在乎项目本身能给万长生和她赚多少钱,重点是把整个大美社作为商业机构运转起来。
未来这家机构的价值,才是她和万长生的价值。
关注点都不一样。
唯一的实体店当然就开在了教学区的超市里,大美培训校的艺考生们,也成了第一批用户。
老实说第一天的销售数据有很大部分都是自家艺考生贡献的。
接着还有大美社的小伙伴们拼命到各自学校的推销!
然后才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吃瓜群众购买。
事实证明,蹭热度真的有好处。
起码被取名为美美哒的独角兽文创产品系列,瞬间展现在很多人眼前!
独角兽形象并不是最重要的。
缤纷艳丽的色彩,天马行空的想象图案,恐怕才是能够在市场上独树一帜的关键。
美术学院学生做出来的东西,最终能被杜雯为首的审核组通过,最终都有这个共同特点。
任何人看了有种莫名其妙的:“怪好看的!”
那些让人赏心悦目的天青色、灰蓝色、玛瑙色,在艺术设计领域,这都属于灰色,相对于黑白极色和红黄蓝绿这些纯色之外的中间灰色。
艺术家善于运用这些灰色,就像科学家善于排列分子式,网络工程师善于写程序一样。
捣鼓出让人看了就觉得舒服的色调。
再画出那些业内被称为色彩构成、图形创意或者说形象替代的图案,嗯,这基本上是很多美术专业都会做的作业。
把那些美术生习以为常的作业,搬到文创作品上。
有点像涂鸦墙的那种感觉。
一看就是浓郁的美术生气息。
这跟博物院的贵族风格,是完全不同的消费群体。
第二天销售迅速滑落到十来万,然后断崖式的再掉到四五万,等万长生开始国画作品说明的时候,销售终于稳定在日销近两万左右……
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销售订单。
这对于一个崭新毫无名气的文创品牌。
其实已经是个很不错的销售成绩。
每天都有两三百单,已经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补货了!
400、只跟心中意愿去走
杜雯的二十一岁生日。
就在这样的气氛下悄无声息的度过了。
她自己评价这是给自己的成人礼。
一份厚礼。
从这一刻开始,大美社终于正式转型成了商业文化机构。
她跟万长生培育了两年的小伙伴团队,居然借着这个和流量小生撕逼的机会正式浮出水面。
从这一刻开始也正式成为和大美培训机构相互独立的团队。
目前看起来大美艺考培训是个下金蛋的母鸡,可在杜雯的眼里,金凤凰应该是大美社。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意识到了这点。
其他没有产品上市的创作组开始疯狂的加快进度!
因为这几天卖得最好的装饰色彩帆布袋和独角兽t恤,销售额超过十万块!
组里每人都能分到几千至一万块!
相关设计组未来只要持续补货销售,每卖出一件每个人都有陆续的提成!
也就是说只要有成功的款式,躺着也能赚钱!
各组设计积极性超级高涨。
杜雯立刻又要杜绝废品泛滥,制定相关章程来控制成本费用。
毕竟有卖得好,就有卖得不好的,相关创作组赶紧总结问题,消化库存。
这一块杜雯甚至开始考虑招聘专业库管、销售经理了。
还有大美社的办公场地也要扩展。
事情多得要命。
万长生就好命,完全可以当甩手掌柜去面对青展组委会。
再次低调的炫了一把。
当然他本意是对国画作品最不抱希望的。
可等到在评委们面前展开那五米多长的画卷时候,他才想起来上面这密密麻麻的点赞,是彰显了他什么样的人脉。
当时院长、老童带头,几乎蜀美一大半的教授都在上面题字盖章了!
院长虽然在蜀美的各种行政工作里面被各位系主任带得没脾气,可站在艺术家的角度,他还是伤痕一代艺术家的领军人物,江湖地位就好比峨眉派这样的二线名门,出了个灭绝师太这样的绝顶高手。
老童也不差啊,上届都来青展做了国画项目的评委,这次不来都有为万长生避嫌的意思。
那就意味着他已经在国画圈子介绍过自己的小老弟了。
更不用说国画实际上在专业领域是包含了篆刻的,几乎所有篆刻家都有国画专业背景,所以这国画评委们都知晓万长生有篆刻作品入围,更知道他的篆刻师父鼎鼎大名。
询问的时候,居然挺客气!
让他挨个儿解释介绍那些题字和印章的来历,都有谁。
这简直就是一大堆推荐信和名帖啊。
又让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国画家们眼馋不已。
万长生有点讪笑。
他肯定是愿意拿奖,因为在这个体系里面,唯有拿奖,才是最便捷达成话语权的高速电梯。
可这简直就是直升机了吧?
充分彰显了这是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
一贯以来他都嗤之以鼻的关系学,居然让他这次结结实实的享受到。
特别是看到那些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求新求变创作国画的同行,万长生居然有些惭愧!
这幅国画是他付出心力最少的作品。
这里面固然有他对这种群像技法的驾轻就熟,更有他这两三年带艺考培训,深刻体会到考生和家长那种鱼跃龙门的心态,画起来自然是信手拈来的唰唰唰。
可真的没花太多心思。
甚至连整幅画的主题跟思路都没多想,拿了个最耳熟能详的教学场景就画了。
有点作弊的感觉。
这种感觉等篆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