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7 章(1 / 1)

大美时代 中秋月明 2000 汉字|8 英文 字 2个月前

对目前蜀美的认可。

这种局面,还有谁想去做点什么手脚,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所以想自己出头的话,还是学学人家苏老师,把注意力都放到教学和创作上来吧。

这才是高校教职工最应该关注的重点。

况且这几天雕塑系系主任和万长生的pk,也分摊了这点注意力。

郭槐生也是个异类。

作为成名已久的雕塑家,非要跟自己的小徒儿一起把作品摆出来比划,万一输了不是很丢脸?

他不怕,好像这样能帮徒弟提升名气那也是极好的。

再说他对万长生这个作品还嗤之以鼻呢。

仿佛从混沌中幻化出来的猴头。

万长生早就已经把这翻模成了不锈钢,整座四十厘米左右高度的不锈钢造型顶部,很醒目的有个金色法箍,做工精致细腻,上面除了梵文经书还有象征科技的电子编码。

整体来说,外观大气,做工讲究,还很有时代感。

缺点嘛,就像郭槐生鄙夷的那样,四平八稳,匠气比较重,没有那种飘逸潇洒的艺术味儿。

雕塑系大主任做的就充满浓厚的艺术气息。

纯抽象作品。

万长生第一眼看见腹诽像欢欢他们暑假时候采的蘑菇。

可能是用这个来象征核武器爆炸的蘑菇云吧。

然后又似是而非的流线体造型,像一头巨大的蓝鲸,纤细的尾巴杵在雕塑底座上,上面展开的流线体被对比出来巨大的感觉。

就是你可以看做这玩意儿是个生命体,是动物,又或者是油然而生的生命力,也可以看作是个爆炸蘑菇云……

做工也是斑驳古朴,好像有岁月痕迹,更有让人沉思的印记。

万长生内心就是卧槽,普通观众谁看得懂这玩意儿啊。

还不是你艺术家自己说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就是什么。

于是他俩的创作放在美术学院门口,谁都能拿手机来扫描二维码投票,当然是一个号码只能投一次。

迅速拉开师徒俩的数据。

因为下面有创作说明,万长生表达的是金箍对强大力量的约束控制,也就是表达对那些奋斗在核工业战线勇者们的敬佩。

他的着眼点在那个金箍上。

而郭槐生这个说法就玄妙了,对生命的探索,对力量的敬畏,对宇宙的思考。

标准的艺术家口吻,本来他这个东西就做得抽象,怎么解读都可以。

留下了非常宽阔的想象空间。

其实更符合美术学院一贯以来的艺术范儿。

于是投票给师徒俩的数据,倒也没有一边倒,大美社的小伙伴人数虽然多。

但在各种群里都讨论,这是纯粹的艺术pk,不爱出头的万万既然和系主任这样搞,就是为了带动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

大家就应该平心而论。

这确实是让美术学院师生们的注意力,迅速从苏沐楠升官的话题中迅速转移过来。

很多老师教授都在参与讨论,当然是各自专业师生群,并不因为后起之秀的各种光环,也不因为郭槐生的系主任和老资格地位,单纯的从作品来分析讨论,揉碎了掰开了跟学生们探讨。

连赵磊磊都非常兴奋又细致的下场参与。

因为这里面有很多艺术争论,万长生的技巧确实没得说,甚至艺术表现力上极具天赋,但他在艺术深度上就是短板。

他过往所有的作品都被拉出来细品。

而郭槐生虽然已经十多年没做这种纯艺术创作,既不需要迎合甲方赚钱,也不需要歌颂粉饰表态,可他的思维还是犀利老辣,更充满天马行空的开阔思维。

别看他四五十岁的老家伙,作品里面更有孩童般的胡思乱想。

相比之下,万长生所有的作品,都像个深思熟虑的中年人。

将满24岁的万长生,独坐在碑林的十多年,可能真有山中一日人间一年的感受。

对历史和人性了解得越透彻,就越冷静理智。

表现到艺术作品上就是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精细有余,而灵性不足。

很少有那种酣畅淋漓、挥洒自如的灵光乍现,更多都是精准定位,严格造型之外再细致补充。

最后的东西,好是好,就是少了点艺术韵味。

这其实是很多工艺大师一辈子都难以攀升到艺术家的门槛。

万长生不过是因为身处艺术学院,自然而然的就先站在了艺术家内。

这也是席导、老雷、郭槐生、老童他们都跟万长生提过的,放松点,让自己更随心所欲的体验艺术感受,不然可惜了他这一身的技艺。

人生就是这样有得有失,不可能面面俱到。

万长生自己倒是没觉得有什么,顺其自然的发展呗。

所以师徒俩的作品呈现出来相当强烈的个人特色。

投票不相上下。

刚开始万长生的投票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慢慢随着美院内部各种讨论,三五天时间里面就让郭槐生的票追上来。

但一周时间到了的时候,万长生终究还是在学生中间占有巨大影响力,大概以七成票数赢了三成。

这时候不等郭槐生说什么,赵磊磊就跳出来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纯粹的艺术评论文章,分析了师徒俩的作品有那些利弊,还是以油画家的身份说自己班门弄斧,最后虽然有点调侃的结论是万长生的雕塑作品,带有工艺造型设计的具象影子,可能更受设计类专业的喜欢,目前绘画类和设计类学生的比例恰好就是三比七,大家要注意这个趋势啊。

他已经很含蓄的在提醒,目前绘画类专业的式微,工艺设计类更占据优势上风,都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了。

于是在末尾提出这种师生之间的纯艺术pk非常好,重点表扬了几篇校内的艺术评论,然后提出自己和油画系一位学生也将各拿出最近的一幅作品来pk,欢迎大家评头论足。

这下,再一次削弱了郭槐生输给学生被打脸的感觉,就是蜀美内部一种不论师生关系,只搞艺术探索的方式。

连院长自己都不怕丢脸,拿出作品来比较,这已经是非常清晰的表态了。

蜀美的学术氛围,前所未有的浓厚。

连还在军训的学生们,都热切关注这一系列比拼,也试着开始参与评论。

大胆的对院长、学长、系主任的作品说三道四。

其实这就是加深思考的方式,只有认真思考了,才会言之有物,而不是歌功颂德只会说好话拍马屁。

这才是提高业务能力,艺术眼光的正确方式。

所以这一周左右的时间,苏沐楠再顺势推出百分之二十的选修课改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