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番外(殉道者篇在内)
康白辉离开公主府后就从丞相府带走了自己的母亲。
他十分清楚起义军攻进皇宫不过是迟早的事, 而他在唐幼府邸的过往也会随着大禹朝的覆灭一起湮灭,他人生的污点本就无需存在。
但是他没有想到,最后坐上皇位的竟然是唐幼。
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在完全的仇恨之下, 竟然还有庆幸。
怎么会庆幸呢?陷入自我怀疑的康白辉整日里神思不属。
这情况自然是被康母看在眼里,她最是了解自己儿子的, 那些尘封的过往也被揭开。
原来不是唐幼害了他, 而是救了他。
他始终无法相信, 仅仅是为了所谓的制衡,父亲便要扼杀自己, 明明嫡兄是个草包, 可却不允许自己出头, 甚至还要杀了他。
若不是金銮殿上长公主的一时兴起,他现在不是在西北苦寒之地,就是死在权利倾轧之下。
他突然想起, 入府第一日长公主对他说,“既然进了公主府,以后本公主便会护着你的。”
他当时嗤之以鼻, 却没想到此后会成为他最大的梦魇。
在此后经年,他每晚做梦都是和长公主在一起的时光, 长公主小时候任性调皮, 小时候还爬到树上下不来, 还是他带着人搜了一整个公主府才把人找到。
十四五岁的小公主紧紧抓着树干,哪里还有抽人时的嚣张气焰, 泪眼婆娑的小公主一看见人来了就装着不害怕的样子, 实际上康白辉把人抱下来的时候身上都是抖得。
他其实是把唐幼当做妹妹爱护的, 只是后来公主府的人越来越多, 虽然他还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但他知道,自己嫉妒了。
他总是做梦,梦里是他和小公主的过往,大梦一场,他才发现原来先喜欢小公主的是他。
从那以后,他便奋发图强努力读书,比原本在丞相府时还要努力,他想要重新站在唐幼身边,这一次他想问,还愿不愿意要他。
每当听到陛下的英明决策和如何受百姓爱戴,康白辉都在心里疑问,这还是他认识的公主嘛?
只是他把这疑问压在了心里,直到走到唐幼面前。
眼前的唐幼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公主了,她站在龙椅上,不用像以前那样色厉内荏地拿着鞭子也有人怕她。应该说所有人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被陛下抓到过错。
明黄色的龙袍配上公主艳丽的脸颊倒是相得益彰,她蹙眉时有股不怒自威的压迫感,看人的时候是带着审视的。
这和梦里的公主差得太远,康白辉不由得有些恍惚,而陛下根本没有理他,仿佛两人从未认识过一样。
康白辉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和陛下待在一起,然后他发现陛下只会对摄政王元子都有所不同。
他自然是知道元子都就是之前的马奴元季,恨恨地咬了咬牙,他不相信他和公主的少时情谊会比不过一个狼子野心之辈。
当他发现两人逐渐亲密起来才察觉到不对,他看着面前的唐幼,忽然之间有些恍惚,他隐隐感觉,面前这个陛下,不是他的公主。
他这么想,也没能忍住直接问了出来。
唐幼似乎很惊讶他会这么问,但是却没有回答。
“你不是她。”
这个‘她’两人心知肚明是谁。
唐幼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但康白辉已经知道了答案。
“她还会回来吗?”
唐幼微笑摇头,原主的人生早已经结束,她不过是替她来讨回公道的。
康白辉恍恍惚惚地走出金銮殿,出去上马时差点从马上跌下来。
他一路奔回家里,发疯一般从房里翻出一块玉佩,这是当初公主送给他的,也是他留下的,关于她的最后一件东西。
有人说从那以后康大人就疯了,整日里浑浑噩噩,陛下交给他做的事也毫不关心,只知道去酒馆喝酒,每天喝得烂醉如泥。
就连被陛下停职了都不在乎,只有康白辉知道,他已经什么都不在乎了。
晚上他偶尔会做梦,大多是和公主的过往,他以第三视角来看,当时的自己真的有够不知好歹,竟然还联合起义军围困小公主。
他疯狂嘶吼着,想要叫醒执迷不悟的自己,但他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和不怀好意的侍女玉莺密谋害死公主。
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元季没有和公主相爱,真假公主被戳穿后,唐幼被圈禁在公主府里。
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唐幼过得十分凄惨,她成了路边的小乞丐,昳丽的容貌成了她的灭顶之灾。
康白辉疯狂的嘶吼,试图赶走那些人,最后还是只能像幽灵一样穿过别人的身体。
救了公主的是国师,但很快,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公主就以祸乱大禹的罪名被处死了。
公主死在漫天飞雪里,那血是那样红,染红了一地。
他曾经把自己一生的不幸都归结于唐幼,却又用余生来赎罪。
他找到玉莺,把人关起来折磨,最后才明白自己才是傻子,玉莺早就知道元季就是元子都。
“你有什么理由怪我,康白辉!是你要害陛下的!是你自己!”
玉莺蓬头垢面,却又不甘心自己的富贵梦功亏一篑,明明有人告诉过她,只要去宫里,来到唐幼身边就会成为人上人的……
玉莺曾经见过元子都一面。
起义军占领了她家村子,她曾遥遥望见过对方。
刚毅的眉眼,蕴含无限啸杀的野性眼神,高大威猛的少年将军骑在马上身姿挺拔,一眼就叫人沦陷。
元子都的相貌一直刻在她心里,她听到了一个声音,告诉她,她和他应该相爱。
玉莺曾在坠落冰冷湖底时被人救起,那人戴着面具,周身的气度翩翩如画,她按照对方的指引,来到了长公主府。
然后她才知道,原来救她的人是国师。
国师去救她并不是偶然,他之前或许有名字的,但是时间长了,他也忘记了,只记得那人叫自己阿星。
那人的眉眼温柔,总是带着一丝倦色,她身体不好,多说几句话都要咳嗽,他老是调皮惹她生气,但又会不顾理法地翻墙过去哄她。
他会偷偷给带外面的糖葫芦,她也会给贪玩学不会功课的他补课。
阿鸢身体太差,只能在屋子里圈着,平日里只能看看书。
“你多看看书,少贪玩便会啦。”
她总是这样说。
他从前不听她的话,总是喜欢逗她,实际上也不是故意的,只是想看看阿鸢生气时红润的脸颊。
和他向她告白时一样红润,眼睛也是亮亮的,他们彼此都知道,阿鸢永远不会真的对他生气。
他兴高采烈地准备去提亲,等到的是咳血的阿鸢,那血的样子那样红,扎得他心都要被撕裂了。
阿鸢的情况急转直下,最终是没有撑过那个冬天。
他开始听阿鸢的话,疯狂读书,试图找出让人起死回生的办法,人人都说他疯了,他自己也觉得。
但好在,终于让他找到了。
如果说世界的本源由气运构成,而每个世界的气运之子就是剧情线里的主角,那么他们身为故事里毫无关系、甚至没有姓名的路人甲,命运就是不可更改的嘛?
他费劲心思才窥见一丝天机,为了阻止玉莺和云子都在一起的结局,逆转这个世界的本源。
可是他发现,一旦他有这种举动,便会莫名其妙的晕厥,身体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衰老。
久而久之,他悟出了一个规律,他没有再想办法把两人分开,这一次,他选择登上国师之位,吸取百姓的愿力组成气运。
以此来抵抗衰老的速度,这是他第几次重生他已经忘记了,可他知道,每一次重生的时间点都是在阿鸢死后。
轮回了不知道多少次,他开始阶段性地改变剧情的节点,开始只是一块消失的重要玉佩,后面是一个主角身边的指路人变化。
这一世,他替换了玉莺和唐幼的身份,剧情顺利进行,他试图篡改女主,把原本的女主玉莺替换掉,改变气运的落点。
这只是最初的尝试,只是随着唐幼越长越大,衰老又开始了,即便是他已经成为了大禹朝的国师,有了这么多愿力还是不够。
尤其是唐幼还当不好这个女主,他找到的解决办法是建一所观星阁,他要的不光是百姓的愿力,他这次想要的是万物之灵,他要成神,复活他的爱人。
从观星阁跃下的时候,他想着这一次的结局大概是和每一世都一样,即便他再努力,也无法撼动世界剧情一丝一毫。
如同螳臂挡车,蝼蚁之力最终还是难以撼动堤坝。
他闭上眼,想着阿鸢,他从来不是什么星星,他的星星早已经在许多年前陨落了。
在任务者中流传着一个传说,每个殉道者都是觉醒自我意识的‘人’。
他们为着自己的执念,轮回了上百次,肆意更改世界剧情,造成了无数蝴蝶效应。
他们卑劣、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但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世界剧情分毫。
他们所做出的每一个改变,都会被世界意识归正,所种下的因,变成果,促成了原本的结局。
世界意识也不能违背因果轮回,而几百次、几千次、数万次的尝试,最后都归于一个结局,这无疑会让人发疯。
有一个说法,殉道者拼尽全力改变一切,却发现正是因为自己的擅自干预,导致剧情走向顺理成章。
所做的一切清零,挚爱之人的死是由自己亲手造成,他们会发疯。
这也是最好的结果。
作者有话说:
这个逻辑捋出来其实还是好盘的,其实就是蝴蝶效应+穿越时间,宝们如果不明白也没关系,不会影响主剧情,我无法评价殉道者是好是坏,但一定是带有悲剧色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