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3 章(1 / 1)

手术直播间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后第1天,患者用了胃复安,终于放心。又看了病程记录,里面清楚的记录着患者因为术后恶心,肌注胃复安。

胃复安,药物名叫甲氧氯普胺,几毛钱一支,对胃胀气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也有较好的疗效。

肝癌介入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类似的症状,所以胃复安特别常用。

但郑仁搜索到几例相关的报道,都是胃复安引发锥体外系反应的个案。

药力过程是因阻断多巴胺受体,使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而导致锥体外系反应。这个并发症并不常见,所以那面有些挠头,不敢马上诊断。

郑仁关了工作站,站起来往外走。

“郑老板,您看完了?这面有患者的其他资料。”陪郑仁一起来的小大夫问到。

“嗯。”郑仁道,“已经找到原因了。”

“……”小大夫怔了一下,这么快?连其他化验检查都不用看?

看这位郑老板的年纪不大,好像比自己还小,会不会是扯淡啊。

不过他没说什么,只是跟上郑仁的脚步,开始介绍病情。

“患者术前没什么问题,昨天查了一个头部CT,也没发现腔梗。”

“不是腔梗,是锥体外系反应。”

“啥?”小大夫一脸迷茫。

介入科很少遇到这种少见的神经系统的反应,不知道也是正常。整个医疗体系系统知识浩如烟海,要不然现在分科越来越细,就是因为正常人很难全面掌握,只能奔着细致分类的方向走。

郑仁也没和他做过多解释,找到原因,就正常治疗,自己和穆涛说一声也就是了。

快步来到病房,神经内科的医生也正在询问用药情况。

“老穆,把胃复安停了,病情能缓解。”郑仁道。

“考虑是胃复安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神经内科的医生似乎也这么判断,马上问到。

“嗯。”郑仁点了点头。

“我去看一眼医嘱。”神经内科医生一溜烟的跑去办公室,郑仁见她急匆匆的样子,微微笑了笑。

“郑老板,你判断是胃复安引起的?”穆涛还是有些不确定。

阅读网址:m.

982 这尼玛是谁啊

椎体外系反应么?”吴老点了点头,仔细想了想,和穆涛交代几句话。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只是有手足抽动导致的运动过多而肌紧张的综合征。查体发现精神症状并不明显,而迟发性运动障碍,出现「口-舌-颊三联征」,如吸吮、舔舌、咀嚼等症状则比较轻微。

患者症状不重,不用药物调节也不用特殊的拮抗治疗,只要把胃复安停了就可以。

郑仁又和穆涛交流了几句,看了一眼时间,也没让穆涛送自己,叫了一台车,和教授、冯旭辉一起直奔机场与苏云汇合。

穆涛这面也不敢随便离开。

因为患者虽然诊断明确,可是一旦要是有其他问题,出现呼吸困难,需要气管切开等操作,他需要留下来应付急救。

这种活,最好不要留给吴老。毕竟老人家年纪已经大了,急诊急救的工作还是不要交给他的好一些。

吴老并没有因为郑仁的诊断而大意,找了全院会诊,对患者的综合情况作了分析。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综合会诊,最后神经内科主任确定患者的确是锥体外系反应。

最终判断和郑仁的诊断是一样的。

穆涛很是感慨,按说这种药物反应一般医生都不会知道。至少自己从医十几年,这是遇到的第一例。

可是郑老板看了一遍医嘱就能诊断,看来人家强的不止是手术。诊断,也是相当的彪悍。

有诊断,会诊便散了。确定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停胃复安,就可以渐渐恢复。

最开始来会诊的神经内科住院总没有着急回去,而是凑到穆涛身边,问到:“穆哥,给诊断的那个大夫,到底是谁啊。看着年纪不大,水平还真高。看遍医嘱,就能给出确定诊断。”

“是郑仁郑老板,诺奖项目的候选人。”穆涛道。

“呃……”神经内科的住院总咂舌。

诺贝尔医学将么?那个遥远到想都不敢想的奖项?

“穆哥,没看到有报道说谁获得诺奖提名了啊。”神经内科住院总疑惑的问到。

“提名的时候,他在执行特殊任务。”穆涛淡然回答。

“特殊任务……保健组的?”神经内科住院总更是惊讶。

保健组成员不足百人,都是全国医疗界顶尖的大牛级人物。

天南省的保健组成员屈指可数,所有保健组成员基本都汇聚在帝都、魔都这两个都市大型三甲医院里。

这种人,平时都见不到,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年轻。

“穆哥,你没开玩笑吧。”神经内科住院总还是无法理解。

“这事儿能开玩笑么?”穆涛苦笑,说实话,他最开始也不是很相信。

尤其是前列腺介入栓塞手术遴选中败给郑仁,他还是很失落的。

但是从帝都到蓬溪乡,再到帝都、鹏城,这一路走过来,穆涛已经习惯了。

“真是厉害啊。”神经内科住院总赞叹道:“他怎么会来咱们医院?”

“我请他来做教学手术的。”穆涛轻轻说道。

“……”神经内科住院总这次真的诧异了。

什么诺奖,什么保健组,距离一名普通医生太过于遥远,一辈子都可望……连望都望不到,所以想象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对于一名普通医生来讲,能够在鹏城混到家喻户晓,就已经是炼狱级的任务了。

像是穆涛,就基本达到了这么目标。

穆涛什么水平,她是知道的。请那么年轻的大夫来飞刀么?可能是诺奖光环的效果吧。

“穆哥,这诺奖候选人一台飞刀,要多少钱啊。”神经内科住院总笑着问到。

“不是飞刀,是教学手术。”穆涛也很郁闷,要真是飞刀就好了。

飞刀的话,只是一桩买卖,患者同意找教授来手术,交钱请人,事后两清。

可是郑老板做了6台手术,一分钱不拿。自己只是给订了机票和酒店,连顿饭都没吃上,郑老板术后就赶回帝都。

这人情欠的就大了去了。

甚至人情都好说,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已经有了师生关系。

“……”神经内科住院总这才注意到穆涛最开始说的是教学手术,而不是飞刀。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其实她也不是很清楚。因为全国范围内,飞刀是很常见的,但是教学……哪位外科大牛有时间去教别人手术?每天数不清的手术都做不过来,还教别人。

“穆哥,你的水平,我估计连吴老都教不了你,还用人教?”

“郑老板水平是真的高。”穆涛叹了口气,道:“别被他的外表迷惑,刚才你也看见了,人家看一遍医嘱就能确定是胃复安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

神经内科住院总想了想,的确是这样。自己是专科医生,查体加问诊,也只是猜测。全院会诊,主任拍板,这才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