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本,在外面漂泊,码字的效率特别低,所以办完事儿,第一时间就赶了回来。
明儿一早,起床就能更新,具体几点,不定。
更新这件事情的始末是这样的,最开始我习惯于平均更新,一天四章的时候,每六小时一章。但书友说,这么追太辛苦,最后干脆简单、粗暴的一早就把所有更新都甩出去好了。
定时更新,我没办法最后一次检查错别字,所以几点起床,洗漱完就几点更新,渐渐的变成现在这样。
如果某一天是早四点定时更新,那就证明我懒床了……
下面,说几件正事。
1、有关于最近情节。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一名医生的日常。很简单,主线也是医生的成长。
说句高大上,却并不讨喜的话——在人民需要的时候,绝大多数医生都能奋不顾身的冲在第一线。
只要有需要!
这是日常的一部分,没有最近抗震救灾的情节,医生日常就不完美。
这段情节,我写的很辛苦。
前两个单章说了,向前!向前!!向前!!!的章节里,本来会有更多对景色的细致描写,悲惨的、无助的。但我都删除了,显得那章并不丰满。
不丰满就不丰满吧,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写着写着就看不清屏幕,实在写不下去。
一笔带过,直奔主题。
整个的抗震救灾,我用了很多碎片的桥段去发了盒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不是说没钱,像是老人与狗那一章,不是煽情,只是用白描来刻画一个穷则独善其身的老人。
达,这就要说白银大盟李逸飞大人了。李逸飞大人在玉树地震捐款几百万,这算是兼济天下的一种了。
无论穷与达,能与之同行,幸甚!
这是一种家国情怀,血脉之中的。抗震救灾的时候,好多例子能证明。因为我笔力所限,只能从侧面简单描述,还请诸位见谅。
煽情过多么?我不这么想,只是发了一下盒饭,白描了好多碎片而已。
回到主题,抗震救灾这段快结束了。
第一批进去的战士们先后回到驻地修整,郑仁就这么回去吧,也该好好歇一歇了。
2、感谢白银大盟和诸位盟主大人、书友的照顾,月票第一次进了前十。
这对于一本新书来讲,是很难的,所以要感谢。
正因为是新书,月票、销售榜的榜单位置还不错,所以最近书评区很乱。
我的看法是,没必要争执。
前几天,两本大火书的作者有矛盾。当时我看了单章,第一想法是,鹬蚌相争……
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事情,见的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辛苦版主大人。以后该删帖删帖,该禁言禁言,我这面要更努力一些了。
在天涯社区当版主的时候,我见过无数事儿。比如说《明朝那些事儿》火了之后,有人用通天的金箍棒刷屏,用鲜血淋漓的图片刷屏,一直把明月大人给撵到新浪微博去了。
但强者自然是强的,不是些许下作手段能压住的。明月大人的《明朝那些事儿》成了现象级的作品,而天涯的没落,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也能预料得到。
我还是比较怂的,最近都不百~万\\小!说评区,怕影响心情。
但还是要反击的么。
想了一早晨,要怎么反击。
情节再快一点,再紧凑一点,这是应该的。
那么,就爆更吧。
等等,不是现在……
月底双倍期间,每天六更。五月初,双倍期间,七更。七更多久呢……五天保底。
七更,真是咬着后槽牙说的。
这也算是尽力了。
很佩服全球高武,连续高质量、高更新量,保持一年时间。
见贤思齐,总是要学好的么。
这里说明一下,下一个单章就要等月底双倍了,期间不做说明,我安静的讲故事。诸位书友看的开心,就订阅一下呗~
啰嗦到这里,祝各位有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鞠躬
熊初墨20190410
736 更加流畅的手术
郑仁回味着温暖的拥抱,看着俏丽的背影,整个人都痴了。
他很累,累到自己已经感觉不出来了。
只是每次被强迫吃饭的时候,都会一边吃饭一边打瞌睡。
这也算是一种崭新的技能了,郑仁自己笑话自己。
没有更多的医疗人员,那么只能自己承担更大的责任,做更多的手术。
这也是郑仁唯一能做到的。
他没有在意医务处的人询问能不能做手术直播的事情,他只是理解了字面意思,然后点头,再就不记得这件事情了。
温暖的拥抱,像是一剂良药,驱散了全身的负面效果,郑仁觉得自己重新精力充沛,就像是在海城市一院急诊手术室一样。
他觉得自己还能再做几天几夜的手术,都不会疲倦。
谢伊人去刷手了,郑仁笑了下,不知不觉,笑出了声。
苏云鄙夷的看着郑仁走去刷手的背影,真特么想喷他两句啊,可惜太累了,实在是没这个精力。
……
示教室里,横七竖八的躺着、坐着七八名医生。
他们都是被替换下台,能休息一段时间的相关科室的人。没人去值班室躺着睡觉,而是不约而同的全都来到示教室看手术。
有人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睡梦中还在做手术。
有人看到取栓结束,刚闭上眼睛,就看到一个年轻美丽的身影出现在大屏幕上,给了术者一个热情的拥抱。
想吹声口哨,表达自己心里的羡慕。可惜,实在是累的不行了,刚看完手术的介入科医生把旁边创伤科的医生推起来,准备睡一会。
介入科医生本来很困了,坐着都能睡着。但心里的羡慕之火久久不能平息,实在是影响睡眠。他睁开眼睛,说到“那个器械护士,你认识么?”
“看不出来,应该不认识。”创伤科医生打了一个哈气,努力让自己精神一点。
“我估计是术者的女朋友诶,刚刚看到两人拥抱来着。”介入科医生羡慕嫉妒恨,手里捏着纯净水的瓶子,恶狠狠的灌了一口水。
“……”创伤科医生精神了起来,“什么情况?”
“都跟你说了啊,器械护士去刷手了。”
“呃……不是说一个科室的人不让谈恋爱么?”
“你家手术室和大外是一个科室?”介入科医生鄙夷。
嗯,说的有道理。
创伤科医生叹了口气,自己怎么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呢?
很快,刷手结束,大投屏上谢伊人开始准备手术用具,郑仁则用记号笔画皮缘,随后开始消毒。
这里不是前线,也不是蓬溪乡,各种高值耗材应有尽有。介入撤管后,有止血板帮助止血,完全不需要按压15分钟。
现在各种耗材敞开供应,无限量,苏云也根本不是穷人家的孩子,有好用的东西,谁还用人力按压止血啊。
“位置那么低,皮缘能保留么?”创伤科的医生小声嘟囔着。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