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9 章(1 / 1)

手术直播间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9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备自己做一台手术,这种骨盆骨折的介入手术,对他来讲并没有多难,早都看会了。

可是巡回护士倒水的声音响起来,手还没刷完,郑仁出现在身边。

“喂,你要不要竖着耳朵睡觉?这么睡的睡眠质量不好。”苏云唠叨起来。

“睡了一会,精神多了。”郑仁没刷手,而是等苏云,“一会你去操作台吧,里面不用你。”

“啥意思?”

“……”郑仁见苏云斜眼睛看自己,那眼神就像是昨晚在小雨里面坐着,忽明忽暗的烟火。

“算了。”郑仁打了一个哈气。

苏云这才没和郑仁计较,转身去消毒。

郑仁本来琢磨,自己有系统装备,怎么也要比苏云抗造。

可是那货说什么都不干……也好,他进来配台,能做的更快一点。

郑仁趁着间歇期,去换了辐射射线能量转化铅衣,又猛灌了一口精力药剂,这才刷手,穿无菌衣上台。

已经精疲力竭,郑仁顾不上怀疑大猪蹄子的药剂是不是有问题了。

有事儿,以后再说。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神采奕奕的上台,苏云瞥了一眼郑仁,什么都没问。

气密铅门关闭,手术开始。

“你们好好看看人家的手法。”蒋主任和手下的小大夫站在操作间里,指着屏幕说到“虽然咱们是搞循环介入的,但基本操作手法都一样。这位郑医生年纪看着不大,水平可是相当高。”

“师父,是不是全国的牛人都来了。”一个小大夫问到。

隔壁房间做手术的那位穆教授,水平之高,令人咂舌。这又从前线下来一个介入科的医生,水平也是相当高。

什么时候介入医生这么多了?

“谁知道呢,咱们这儿是中转站,要是换个地儿,你以为人家稀罕来?”蒋主任拍了一下小大夫的头,喝到“都精神点,好好看着。”

屏幕上的影像随即开始动了起来,从上一个患者最后造影的影像转化为现在手术患者的影像。

里面开始踩线了。

微导丝,微导管,造影,超选,栓塞……每一步看着都很简单,最基本的操作,没有什么令人炫目的技法。

简单而平实。

但都是专科医生,患者血管粗细,手术难度高低,都能看得懂。

那么细的血管,直接进去,超选成功,连试探都没有,简单的令人发指。

在术者的眼里,崎岖的山路,变成六排道的高速公路,一路狂飙。手术耗时14分32秒,结束!

蒋主任汗颜。

回想起自己刚刚“配台”,那哪里是在配台,简直就是在拖后腿,在耽误时间!

原来自己上去是误事儿去了。

幸好这位郑医生脾气好,要是换自己几天几夜没睡,从前线下来,遇到个脾气大的主任……肯定会破口大骂的。

幸好,幸好。

“师父,手术看懂了,但……”

“但什么?”

“不知道能学什么……”小大夫迷茫的说到。

681 能干的翁婿

蒋主任也不知道自己能学什么。

手术室里术者的操作简单、平实到了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程度。

每一步操作看起来都很简单,没有半点难处。

但事实上,蒋主任把自己代入到术者的角度,却知道这些看起来平实的操作,自己无论如何都做不到。所有自己认为高难度的地方,对于术者来讲根本不是问题,甚至术者根本都不会注意到这里。他操作的微导丝在狭窄的血管里穿行,顺畅的让人窒息。

旁边术间里的穆教授呢?

好像……似乎……也做不到。

上午穆教授来的时候,刚看他做手术,惊为天人。这么快就觉得他手术做的一般了?

人呐,还真是不能比。

铅化玻璃后面,那个俊美的让巡回护士在忙乱中还不时回头看一眼的助手招了招手。

气密铅门打开,蒋主任带人进去。

“蒋主任,你们人把患者抬上平车上,在外面按压,然后加压包扎。”苏云道“下一个患者抬上来吧。”

这就是无间隙的手术了,连压迫止血的空都不准备留。

“患者输血,叫120救护车,送蓉城的icu。蒋主任,蓉城你更熟悉,该送哪家医院,我就不多说了。”郑仁说道。

蒋主任点头,他知道患者失血过多,即便现在止血成功,不断输入新鲜冰冻红细胞,接下来还是有巨多的麻烦事儿。

要说icu的力量,肯定是华西最强!

但此时此刻,怕是华西的icu里,满满的都是加床……一想到整个屋子里面全是呼吸机和监护仪报警的声音,蒋主任已经困倦的神经都快直接崩溃了。

抬患者下手术台,上了平车,由蒋主任手下的小大夫按压止血,另一个患者直接抬上来。

苏云消毒,郑仁去重新刷手。

手术毫无间隙的进行着,外面堆积的患者开始渐渐少了下去。

……

……

“这面网络传输有问题,吉总在蓉城能找到人吧。”谢宁在打电话,联系事情。深入前哨基地,他了解了更多的事情,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他没有因为自己只是志愿者而束手无策,解决方案就在他的脑子里,也有足够的实力落实下去。

“好的,您把账号发给我,我让人给您打钱。”

“吉总,这不像是你的性格啊。那好那好,吉总您仗义。行了,不说了,日后肯定有再合作的时候,软件快点送过来就行。”

说着,谢宁挂断了电话。

骤逢大灾,虽然动员了国家战略储备物资,无数支精干的人马从全国各地奔赴前线,无惧伤亡。

可是,不是所有事情都能依靠一腔血勇来解决的。

谢宁刚到前线,就发现这里太乱了。

蓉城堆积了太多太多的物资,总指挥部对情况的掌握,还只限于军队、以及全国的消防部队。而那些全国各地奔赴来的医生、自发建立的救援队,所有情况都知之不详。

谢宁不想参与这些,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了无数年,他知道什么事儿能碰,什么事儿不能碰。

他关注的是另外两件事情。

而前线抬下来的伤者,就像是一波海啸似的,把蓉城的医疗系统险险冲垮。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光凭着医务工作者的不分昼夜的工作,是不够的。前线运下来的急危重症的伤员,他们的诊断、转归、治疗,全凭着医生的本能在处理。

医院有饱和度,到了这个度之后,一切的一切都崩了。

再有就是寻找失踪人员的信息太多,在华西大院,看着那一张张焦急等待,最后化为失望的脸,谢宁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

当然,这两点只是诸多问题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很重要的,谢宁开始着手处理这些事儿。

他联系了一个熟人,姓吉,搞软件外包的,水平极高,业界是有名的。据说从前是做黑客的,业界号称王者。

但这人却只认钱,只要有钱,什么都好说。

谢宁找到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听。吉总听完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