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9 章(1 / 1)

手术直播间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8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这么高的姐妹花给自己当麻醉医师,郑仁觉得很幸福。

这是一个团队,要不然光是麻醉意外,就够郑仁头疼的。

转了一圈病房,当郑仁看到那个16岁、得了急性阑尾炎的女孩在静点抗生素,一脸痛苦的表情时,心情瞬间晦暗下去。

视野右上角,系统面板上的诊断背景,已经变得鲜红。

虽然患者还没有出现穿孔的迹象,但是系统这个大猪蹄子通过某些细节,告诉郑仁患者疾病正向着不可预知的深渊坠落中。

不行!

郑仁皱眉,也懒得和患者的家属交流,直接出了病房。

一旦患者出现阑尾穿孔,患者家属再拒绝手术治疗的话,急性腹膜炎,那可是致命的!

范天水强不强?论身体素质,郑仁这辈子还没见过哪怕一个比他强的。

可是只是急性阑尾炎,穿孔,腹膜炎,就把这个铁打的汉子给弄的生不如死。

遇到难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怎么办?

当然是去找老潘主任。

苏云找自己背锅,自己得找老潘主任背锅,这是上级医生天然的职责。

急诊病房人手充裕了,老潘主任也不再一天三五次的往机关跑。他坐镇急诊科,快七十岁的人,还冲锋在第一线。

郑仁来到老潘主任的办公室门口,敲敲门,听到里面的声音,推门走了进去。

“郑仁,有事儿么?”老潘主任扶了扶老花镜,把手里的一份期刊放到一边,旁边还有一本英汉对照词典。

“主任,病房有一个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郑仁也不啰嗦,没有什么寒暄,先说家常说个三五分钟,而是直接切入主题,讲述了患者诊断,和自己的判断后,道:“患者家属那面很棘手,我没什么好办法。”

老潘主任手指轻轻敲打桌面,眼睛微微闭着。

几分钟后,他问到:“患者家庭住址在哪?”

“莲花乡中和镇,五排十五组。”郑仁记的很清楚。

“嗯。”老潘主任微微点了点头,拿出一个记事本,手指按在纸上缓缓滑落,一行一行看着。

找了几页纸,终于找到需要的电话。

他拿起座机,拨打出去。

“二柱子,我是你潘大爷。”电话接通,老潘主任豪爽的说到。

“……”郑仁无语,老潘主任人际交往有这么广泛么?莲花乡,在哪里郑仁根本就不知道。而老潘主任随便找了记事本,就能找到那面的人。

“嗯?那你去叫他接电话。”老潘主任道。

很快,那面传来一个人说话的声音。

“二柱子,你小子厉害了,还有人专门给你接电话。”

“哦,下乡呢。不闲聊,过年的年货不用你送,去年你送的我都没吃了。”

“说正事儿,我这有你们中和镇的一个患者,家里面拒绝手术。患者情况比较危机,不做手术估计人就没了,你想个辙。”

郑仁无语中。

听说话的意思,老潘主任联系的应该是莲花乡的乡长之类的干部。

姜,还是老的辣。

老潘主任根本不去和患者家属谈这事儿,直接找当地的干部。

这也是一种解决的问题的办法,很有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那面聊了几分钟,老潘主任才挂断电话。

“郑仁,晚上中和镇镇长来医院,你有时间么?”

“我有,我有。”郑仁大汗。

“嗯,叫常悦和苏云一起陪着就行。”老潘主任道。

呃……

“乡下,喝酒喝的厉害。要不把他喝躺着回去,下次的事儿就不好办了。”老潘主任笑呵呵的说到。

“好的。”郑仁微微鞠躬,表达对老潘主任的敬意。

虽然已经很熟了,但老潘主任在郑仁心里占据的地位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

恭敬,是发自内心的。

离开老潘主任的办公室,郑仁拿出手机,刚把这件事情通知了苏云和常悦,抬头看见一个病人从身边走过,一下子愣住了。

412 颅内钢针与幸运+8

“马姐,你好好查查,总是头疼也不是回事。”陪病人来检查的人看样子应该是她的闺蜜或是朋友,在旁边劝说着。

患者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有些憔悴,看着比较显老。

手里捏着一张检查单子,看样子是要去交钱,检查。

郑仁连忙叫了一声,“喂,等下。”

患者和陪着的朋友没意识到是叫她们两个,一边聊着一边向收款处走去。

郑仁快走两步,挡在患者身前,道:“大姐,我是急诊科的住院总,你这是看头疼?”

患者怔了下,道:“是啊。”

“你这是要做什么检查?”郑仁尽量让自己的语气、表情温和一些。

或许是幸运值的缘故,或许是魅力值增加,看上去给人一种可以相信的感觉。

患者不解的把手里的单子递给郑仁。

郑仁一看,检查单是头颅核磁共振平扫,果然是自己最担心的。

幸好遇到了!

此时,郑仁体会到幸运+8的彪悍之处。

“我觉得你做这个检查不适合。”郑仁道:“我刚刚听你们两个对话,似乎经济上并不宽裕?”

“是啊,一个核磁500多,好贵。”患者皱着眉毛说到。

“走,找老主任给你看看。”郑仁笑呵呵的把患者拉到老潘主任的办公室,敲门进去。

老潘主任见郑仁冲自己咔吧了几下眼睛,知道事情有不对的地方,两人便没有事先商量的开始“表演”起来。

查体,有不同的查法。

一般急诊科的查体很简略,毕竟外面堆着十几、二十多个患者,一个患者查体用半个小时,也不实际。

如果不是急危重症,简单查体后,去让患者去做检查。

这样,可以有效的分流患者,让患者别都堆在急诊科的走廊里。

人的急躁情绪,是会传染的。尤其是得了病的人,都心焦的很。

老潘主任则给患者做了比较详细的查体,他年纪很大,都快七十了。一头银发,表情严肃而庄重,看上去就比郑仁更会看病。

这也是郑仁把患者领到老潘主任这里来的原因。

老潘主任一边查体,郑仁一边介绍情况。

“主任,这个患者常年头疼,这次比较严重,所以来我们医院看看。但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我考虑核磁共振的费用比较高,所以建议做头部ct平扫。”

老潘主任知道郑仁带患者来自己这里,戏肉在这句话上。

他假装没听到,继续检查了5分钟,这才缓缓说道:“没什么大事,做个头部ct,最后确定一下,120块钱也就可以了。”

患者很是感谢,虽然推翻了急诊内科医生的检查,但是毕竟老潘主任看着就像是学术权威,郑仁看着也蛮值得信任的,所以她们两个乐呵呵的拿着郑仁开的ct检查单去做检查了。

临走的时候,郑仁还把手机号留给她们,让她们做完检查,直接给自己打电话。

等患者走了,郑仁才长出一口气。

老潘主任不解的问到:“郑仁,你折腾什么呢?”

“主任,长期头疼的患者,我建议要从头部ct做起。”郑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