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80 章(1 / 1)

手术直播间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89 英文 字 2个月前

都是过去的事情,人么总是要往前看,孙超主任自己劝慰着自己。

刚出更衣室的大门,就看见郑仁和苏云站在门口,两人说着什么,表情微微严肃。

“郑老板。”毛持微笑说道。

“毛主任,孙主任。”郑仁侧头招呼了一声,又和苏云说了一句话后才走过来。

“郑老板,辛苦了。”孙超伸出手,和郑仁握了一下。

“没事,患者什么情况?”郑仁也不寒暄,直接把话题落到了患者身上。

孙超本来想了一些说辞,但一句都说不出口,只好随着郑老板的话题开始讲患者的病史以及手术。

迅速换好衣服,几人来到操作间。

郑仁也不客气,坐到操作间的机器前开始熟练的找寻孙超手术的影像过程。

“滤器什么牌子的?”郑仁问道。

“呃”孙超怔了一下,他摇摇头,“郑老板,滤器是7年前在外地的一家医院下的,患者手里没有资料,不知道是什么牌子。”

郑仁挠了挠头,刚要进系统手术室,就听到身后冯旭辉说道,“郑总,好像是国产Aegisy滤器。”

“嗯?”毛持和孙超同时怔了一下。

郑老板身后跟着一个小跟班的耗材商这早都是不成的“秘密”,一般情况下冯旭辉也不会多嘴,也不会像是其他耗材商那样给各位主任分发名片。

这是一个非典型性的耗材商,他目的明确,只抱郑老板一个人的大腿。

就连毛持都习惯性的只冲冯旭辉笑了笑,便直接无视了这个人。

“国产Aegisy滤器?你怎么知道的?”孙超问道。

“7年前一般情况下国内常用的有国产Aegisy滤器和Cordis产Optease滤器。”冯旭辉说着,挠了挠头,随后说道,“您稍等,我去取滤器。”

郑仁也很好奇,点了点头。

见冯旭辉转身离开,孙超心里有些疑惑,这得多久的时间才能来。可是还没等他的情绪焦躁起来,冯旭辉已经转身回来,踩着咚啋的步伐,手里拎着另外一个小一些的拉杆箱。

蹲在地上,打开拉杆箱,冯旭辉取出来两枚滤器,“这是国产Aegisy滤器和Cordis产Optease滤器,Aegisy滤器是非对称灯笼结构,近端为单篮筐、远端为“ Y ”形,六梁设计,影像上的表现很明显,应该没错。”

孙超听到郑老板身后的小跟班给自己讲解7年前的国产滤器特征,整个人都听傻了眼。这玩意,临床早都不用了。这位小耗材商他考古的么?!

2865 头铁的幸运儿

国产aegisy滤器现在已经变成老古董了,再说就算是还在用,他一个长风微创的销售经理平时备着老型号的静脉滤器干什么。

“小冯说得对。”郑仁沉默了几秒钟后点点头说道,“回收装置你带了么?”

“带了。”冯旭辉把7年前的专业装备拿出来,摆在郑仁的手边,便重新回到透明状态。

要是滤器没有移位的话,正常回收途径是经10f导引导管以圈套器套住底端的回收钩,向上推进导引导管将滤器回收。

当时为了和进口产品竞争,更方便并且强化临床医生的习惯,厂家设计了专门的圈套器,这使得回收滤器更加便利。

至于眼前……产品早都更新换代,现在做手术的医生没几个还记得老产品的。

哪怕是孙超孙主任也只是记得国产aegisy滤器,这玩意又不是定情信物,没事儿的话谁会对一种耗材情有独钟呢。

“老板,我去试试?”苏云手痒,在郑仁身后说道。

“行,我给你当助手。”郑仁道,“我们去试一下,要是可行的话会很快解决问题。要是不行,就找普外来开腹。”

郑仁扔下一句话,和苏云去穿铅衣、刷手,准备上手术。

孙超看着郑老板的背影,微微一愣,随后马上一溜小跑的跟上去。

毛持却觉得有趣,仔细打量着这个一瘸一拐,踩着咚啋脚步的年轻器械商。

他把箱子整理好,挑了几种各式各样的耗材用一个无菌袋装起来,抱在怀里。然后关上箱子,把两个箱子放到不碍事的地方随后去穿铅衣。

“小冯,是吧。”毛持笑问。

“毛主任,是我是我,长风微创的冯旭辉。”冯旭辉躬身,头抵着,一副谦卑的模样。

“你准备已经过时的国产aegisy滤器干什么?郑老板经常用?”

“e……这不是前一段时间郑老板去帝都肝胆救台,遇到了一个引流管在体内存留了十几年的患者么。”冯旭辉实话实说,“当时取引流管费了很大功夫,回来我琢磨咱们平时用的就是滤器,就仔细研究了一下。”

“有什么发现?”毛持饶有兴趣的问道。

“发现就是国产aegisy滤器有自己配套的取出装置,虽然也能替代,但要是有类似的患者,还是用原有装置能顺畅一点。我这也是预防万一,没想到真的就碰到了。”

“就因为这个?”毛持有点不信。

“呃……毛主任,没什么原因的。”冯旭辉真诚的看着毛持,道,“我的工作就是尽可能的让郑总的手术更顺利,这也是所有耗材商营销经理的本来目的。当时我琢磨,一旦遇到的话,郑总可能会找我要。”

说着,冯旭辉的眼睛眯起来,毛持知道他在微笑。

“国产aegisy滤器已经很少见了,我找深圳的朋友,在厂家的仓库里翻出来的老货。”

“这个概率太小了吧。”毛持不理解,这孩子是真头铁还是幸运儿呢?

“只要郑总有可能需要,我就得备着。”冯旭辉坚定的说道。

毛持倒是知道3代探索者喉罩的事情,可那是高科技产品,连912都没有进来货,他选择性的备着还有道理可以讲。只是这个已经过时的产品……

“其他产品也有么?”毛持问到。

“大部分都有,刚刚的那个箱子被我助手叫做旧货市场。”冯旭辉披了铅衣,行走更加不便。他还是和护士交接耗材,尤其是条形码,特殊嘱咐护士保存好。

这玩意是要贴到病历里的,以证明是专业设备,有法律效应。

毛持也跟着披了一件铅衣,也不去看手术,而是站到冯旭辉的身边问道,“旧货平时基本没什么用处吧。”

“基本没用,但也得准备相关的耗材。”

“你那还有什么?”毛持现在对这个小耗材商真是太感兴趣了,他颠覆了自己之前建立的耗材商的所有概念。

“我车的后备箱里全都是,一共21个大类,978样耗材。根据郑总做不同的手术,我带相应的拉杆箱进来。我助手在外面,还拎着两个可能会用到的箱子。”

“……”毛持微微叹了口气,不过他还是有些好奇,或者说是不甘心。

“要是郑总去其他医院做手术,没有开展介入手术的呢?”

“郑总只要有一台胃肠机就能做介入手术,全套的介入设备我都有准备。”冯旭辉肯定的说道。

用胃肠机,当时郑总在抗震救灾的时候,在废墟下就做过。

“我车上还有一台射频消融的机器,是我和领导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