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1 / 1)

手术直播间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想到,在最绝望的时候,有这么一只手,这么一群人把自己从深渊里拽上来。

她拿着化验单去急诊病房找常悦,常悦看了之后没有和郑云霞说恭喜之类的话,而是把化验单照下来,发到群里面。

大家在为郑云霞高兴的时候,也开始商量下一步的治疗。

要想明确肝脏恶性肿瘤的改变情况,化验单只能提供一部分证据,最重要的还是64排ct。

依旧是苏云联系赵姐,准备在下班之后加个班,抓紧时间把这事儿给完成了。

郑仁想的可不光是手术的事儿,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手术资质问题。

上一次找长风微创请魔都的裴教授来做手术,因为教授做手术,资质方面肯定没问题。

但要是想继续治疗,总是请教授,对于郑云霞来讲没有一点可操作性。

虽然上一次手术完全是郑仁和苏云做的,但……规矩就是规矩,能游走在是与非的边缘,却不能一步迈得太大。

容易扯到蛋。

郑仁对郑云霞的化验回报很满意,所以手术资质的问题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要解决这事儿,郑仁去办,就算是花三五年的时间,也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所以,他来到老潘主任办公室。

只有江湖地位高的老潘主任才能解决这事儿。反正老潘主任天天没事就往机关跑,要人、要钱、要政策,这应该也算是政策的一种吧。

敲门,老潘主任没在。

郑仁拿起电话,找到老潘主任的号码拨打出去。

果然,老潘主任正在机关呢,听说郑仁有事儿,便立马赶了回来。

坐到办公室里,老潘主任先说到:“上次跟你说的裴教授找你去帝都研究新术式的事情,那面又来信儿了,你准备一下,就这几天的飞机。”

“嗯?”郑仁怔了下。

“这是好机会,面对巨大的平台,是不是有点兴奋。”老潘主任笑呵呵的看着郑仁。

“还好。”郑仁老老实实的回答,新术式的研究,一般在地市级医院,胆子大的医生会偶尔做。对于这种项目,讲真,郑仁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年轻人,要乐观、积极、向上。”老潘主任认真说到,“说吧,你找我什么事儿。”

“也和裴教授有点关系。”郑仁道:“一个月前,裴教授来我院指导手术的患者来复查了,大概率需要继续巩固治疗。”

“嗯,继续。”老潘主任沉吟。

“急诊急救,已经超出我的职业资格范围。但医院指定的急诊科住院总,做急诊介入,还有说理的地儿。可是要做介入科慢诊手术,就比较为难了。”

“这事儿啊。”老潘主任笑了笑,在郑仁看来天大的事情,换成老潘主任,只是小事一桩。

略考虑了一下,老潘主任便说道:“医院介入科已经关停并转了,相关手术由我们急诊导管室接手,总不能看着患者不去救吧。”

最后一句,是唱高调,郑仁当没听到。

老潘主任说的话,前面才是重点,没有介入科,所有相关手术由急诊导管室接手。

“可行吗?”郑仁小心的问道。

“当然。”老潘主任爽朗笑道:“我这面是没问题的,担心出问题,首先要担心你。”

“我?”郑仁楞了一下。

老潘主任摇了摇头,脸上一副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考虑事情不全面的表情。

“就怕你身体吃不消,而且这只是其一。慢诊不像是急诊,我看书上写,肝癌的慢诊手术需要多次做。你说,万一你明天找个女朋友,要避线准备要孩子,手术就得停。”

“……”郑仁之前没考虑过这一点。

什么结婚生子之类的,太遥远了。凭实力单身的郑仁,怎么会违背自己这个人物设定呢?可是老潘主任一说,他马上反应过来。要是接手了一批肝癌的病人,自己要避线,患者怎么办?

“不过呢,这只是最极端的情况。”老潘主任显然考虑的周祥,“我们可以少量开展,比如说郑云霞,把患者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只要数量少,到时候安排起来也会容易一些。”

“急诊么,还是要以急诊工作为主。”

老潘主任最后一锤定音。

郑仁连连点头,姜,还是老的辣。

“对了,回去准备一下。把身份证照片发给我,那面一旦长风微创的冯经理会给你预定机票。”老潘主任最后嘱咐。

0151 私人订制(上)

“郑总!”值班医生在后面叫住郑仁。

“嗯?”

“有个病人,说想要住院,但……还是你来看一眼吧。”值班医生说到。

是急诊内科的值班医生,郑仁出身外科,和他们并不是很熟悉,他们很少让郑仁帮助诊断,如果遇到难解决的、棘手的患者就直接收入院了。

郑仁点点头,走到急诊抢救室。

一个平车在急诊抢救室中间,上面躺着一个气若游丝的老人,看样子大概七八十岁。

旁边站着一个老太太,也一般年岁。

“郑总,阿姨说想入院,也不想治疗,只是想送老爷子走。”急诊内科的医生说道。

临终患者,有的地方风俗是在家走。有的地儿,风俗是在寺庙或者教堂走。但更多地方,是在医院送走。

可是现在正是初冬时节,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神经、循环、呼吸等大内科全部人满为患。活人都尽快出院,更不要提一个濒死的人了。

“您就是郑医生吧。”老太太慈眉善目,眉宇之间没有太多的哀伤,很平静,平静的像是……系统空间里的那汪池水。

“阿姨,您好,我就是郑医生。”郑仁道。

“想送我先生一程,家里很多不方便,要麻烦您了。”老太太微微鞠躬,动作轻微,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举手抬足之间,雍容、富贵、典雅。

“不麻烦。”郑仁道:“可是现在相关科室没有病房,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

老太太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消散。

“郑医生,只需要一个安静的屋子,别惊吓到他人就可以。我先生估计留不了几天,您看……”

“如果要留在急诊病房,倒是能有安静一点的房间,可是我们连老爷子是什么病都不知道,也没有更多人手抢救、看护。”郑仁发难。

“不用抢救,也不需要治疗。”老太太的头略低下,用手轻轻抚摸着患者满头银丝,一脸爱意,“只要他安安静静的走,就可以了。”

“那您跟我来吧,不过拒绝抢救之类的要签字的。”郑仁道。

急诊内科医生知道急诊病房的人员情况,刚刚初建,人员配备可以说是极为寒酸。每天应付急诊都很吃力,郑总这是糊涂了?怎么要收入院呢。

郑仁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只是送一程,写一份病历而已,常悦不愿做的话,自己可以写,反正全算下来只是多了四五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看上去不多,但四五个小时是从学习、休息时间里挤出来的。

老太太面善,虽然很麻烦,但郑仁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