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4 章(1 / 1)

手术直播间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弃甲,早都干不下去了。

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儿,想太多也没有意义。

周春勇还是保持着恭恭敬敬的姿态,程门立雪一般站在介入科门口,不理会周围路人的目光。

十几分钟后,郑仁和苏云赶来出来。

见他的姿态,郑仁苦笑,连忙上前几步,笑道:“周主任,久等了。”

“患者都平稳?”周春勇笑着问到。

“嗯,没什么事儿。最近这批患者出院,暂时歇两天。”郑仁一边和周春勇下楼,一边说到。

“歇两天?”

“要去科尔沁那面做两台手术。”郑仁随口回答道。

“那么远,太累了吧。”周春勇十分不理解。

跑飞刀,越大的城市越好。但二线省会城市一般不会请帝都的普通教授去飞刀,要请也是全国有名有号的。

三线城市,是飞刀最好的目标。

人家能请省会的教授去手术,也能请帝都、魔都的顶尖教授去手术。关键是好一点的三线城市人均收入高,去一趟赚的盆满钵满。

患者、患者家属省了舟车劳顿,只花一两万就能解决问题。教授去一次,少的做个两三台手术。多的分两天做十台八台的,现金用大口袋装。

大家都有好处,其乐融融。

可是科尔沁,那是个什么鬼地方?似乎还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吧。

一听到这个名字,周春勇脑海里就浮现出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面。

人均收入很高么?

都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牧民们有钱是有钱,都是牛羊等牲畜。赶上好年头,真能赚一大笔。但要是赶上场天灾、瘟疫,就血本无归了。

肯定是那面准备了三五十个患者,郑老板要敞开做两天手术。

想到这里,周春勇有些羡慕。

“郑老板,那面患者很多吧。要不,我也跟着过去学学?”周春勇试探着问到。

“周主任,您看您想哪去了。”苏云在一边说到,“两个不是虚数,是就俩患者。那面不是乙肝的高发区,患者再怎么都没多少。”

周春勇一阵愕然。

来回得两三天,就为了两个患者?

榨干了骨头,也就两万块钱,还不够折腾的呢。哪像是在帝都讲课,一上午,郑老板都没露面就几千万到手了。

想到这里,周春勇心里一片火热后有些迷茫。

“周主任,说句唱高调的话,老板是为了治病救人。”苏云见周春勇的表情,笑眯眯的说到:“他脑子有病,你别理他。”

“……”这年头,很少有人说治病救人了。

即便心里揣着理想……这话说出来要多羞耻有多羞耻。

可是苏云这么说,周春勇发现自己竟然就信了。

他瞥了一眼郑仁,苦笑道:“郑老板真不愧是妙手仁心。”

“是脑子有病。”

“有本事你不去啊。”郑仁看也不看苏云,直接怼道。

“不可能!”苏云道:“万一你走丢了,诺奖让我去领?”

一边说着,一边上了周春勇的车。

要不是内蒙该多好,周春勇心里想到。自己现在缺的就是看手术、做手术,有什么不明白的直接问郑老板。

虽然郑老板年轻,可是却不藏私。真是有什么说什么,要不然也不会有教学课的事儿。

可惜患者太少,路也太远,折腾一趟怪不合适的。周春勇心里纠结着,开车在帝都早高峰的路上慢慢的挪到了帝都肝胆。

下了车,来到介入一科,周春勇毕恭毕敬的把郑仁让了进去。

介入科的大门是关着的。

可能是早查房时间段,不让患者家属进。郑仁看见关闭的铁门,心里琢磨着。

很多医院都是限制时间探视,早晨查房时候,屋子里患者家属太多,医生都没地儿站,那也太不严肃了。

但像是912的介入科,就没这个规矩,孔主任基本是散养各个带组教授。

周主任还是挺有威严的么,郑仁笑了笑。

病区外的走廊里,患者家属乱糟糟的正在各自说这话。当看到周春勇的时候,家属们的喧哗声像是退潮一般渐渐淡了。

周春勇很满意,这波患者家属还是很懂事儿的。

一片静寂和无数目光中,郑仁走到病区门口。这么多人看自己,好古怪。

周春勇用指纹打开病区大门。

沉重的铁门没有声音,顺滑的拉开一条缝。

里面,两排穿着白服的人,一眼没看到头。

“郑老板好。”

像是演练过的一般,齐刷刷的声音吓了郑仁一跳。

1311 要是欢迎自己,那该多好

郑仁愣住了。

这怎么跟逛夜总会似的?

周主任花活玩的有点过,郑仁的脸色略有点难看。可是周春勇胡闹,这帮专家团的专家们怎么也跟着胡闹呢?

“哇哦,牛逼!”后面的患者家属们遏制不住内心的悸动,小声议论着。

“那帮老外的专家,不是来做手术的啊。”

“是周主任旁边的那个年轻医生做手术,老外都是参观的。”

患者家属们的兴奋,是可以理解的。

自家直系亲属,或是父母、或是兄弟姐妹,大老远跑到帝都做手术,还是地方医院认为是类似于绝症、手术成功率极低的门脉高压症。

自然术者越牛逼,成功率越高。

本来患者家属们对帝都肝胆还要请人来做手术是有些腹诽的。

但周春勇极为硬气,不同意的一概不收入院。

在帝都被磨的没有了脾气的患者、患者家属们更多是无奈,这才决定住院请年轻的“专家”来做手术。

但眼前这一幕,几十名中外专家穿着雪白的白服,站在走廊里,一起鞠躬致敬,齐刷刷的,像是成熟的稻田。

而那一声郑老板好,撬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扉。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咱不是搞医的,就别外行指挥内行了。周主任说行,那就行。这点信任都没有,还不如回老家等死。”

“好险,当时周主任说邀请别人做手术,我都绝望了。”

“是呗,还好我爸坚持要在帝都肝胆做手术。对了,你们专家费给了多少?”

“专家费?没给啊。周主任连红包都没收。”

“还用你那仨瓜俩枣?你知道里面那群老外的专家为了听郑老板讲课,拿多少钱么?”

“怎么不得三五万的。”

患者家属们议论着,嗡嗡嗡的,有些乱。

“三五万?就你那没见识的样子,也猜不出来。一个人八十万,还是美刀!”

“……”

“我去!他们要干什么。”

真真假假的话在病区外的走廊里传着,每个患者家属听到后眼睛都是一亮。

金钱是衡量事物的标准之一,也是大家能感受到的标准。八十万美元的学习经费,这简直无法去理解。虽然这个比实际数字多了很多,但足够震撼就是了。

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就是这个道理。

郑仁觉得头有点疼。

“老板,说话啊。”苏云笑了笑,在郑仁身边小声说到。

“说什么,要说大家辛苦了?”

“郑老板,这可不是我安排的。”周春勇苦笑,道:“这群外国专家本来一直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