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1 / 1)

手术直播间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什么,那肯定是微导丝盲操的准确性喽。因为屏幕上微导丝刚好落在肾动脉的末端,随后的超选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左右手交叉操作?”吴老指着屏幕中术者的双手说到。

穆涛怔了一下,在他看来术者操作中的亮点有很多,但并不包括处在屏幕最下方很快就要消失的一双手。

左右手交叉操作又是什么鬼?

吴老笑了笑,站起来走到大屏幕前,指着戴无菌手套的交叉双手说到:“这是一种操作习惯,只有最开始学习介入手术的老一辈人才会有。”

“喏,左手在右,固定导丝,右手在左,送入微导管。”

“这面,还有助手的手,但术者还是习惯性的采用左右手交叉操作,你知道为什么么?”

听到吴老的询问,穆涛一脑门露水。

在他看来,这段操作是有瑕疵的,最起码画蛇添足。因为术者这种操作模式,导致助手的作用低了很多。

“不知道。”穆涛实话实说。

“因为最开始学习介入手术的人很少,连个配台手术的人都找不到。基本都是一个人操作,自己固定导丝,自己送入导管。所以用比较灵活的右手去操作微导管,左手负责固定微导丝。这才会出现左右手交叉操作的情况。

不过你们现在用不到喽。”

吴老有些感慨,有些怀念,怀念着当年顶着巨大的辐射量耐心细致的做手术的光阴。

造影,超选,凝胶海绵,一步步清晰明了,并没有刻意的追求速度,但没有一步耽误时间,全部一次性成功。

随着栓塞完成,等待,再次造影,确定肾动脉不再有大量出血,这段手术视频播放完毕。

“不错。”吴老淡淡的说到。

“很快。”

“应该是很精准,每一次超选都很成功。让我来猜猜他是谁。”吴老坐回到椅子上,闭起眼睛,开始沉思。

穆涛没有打扰,只是安静的等待。

几分钟后,吴老摇了摇头,道:“习惯左右手交叉操作的人现在基本都退出临床一线了,就算是偶尔上台,也是指导手术。这人手很稳,心思很细,眼神也不错,估计年纪应该不大。”

外科医生和拳击手一样,都属于经验和体力无法兼得的职业。

对于手术医生来讲,最黄金的年龄在四十到五十岁之间。这时候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值,而且身体状态还很好,眼不花、手不抖。

巅峰状态都会出现在这个年龄段。

但并不包括某些妖孽一般的人物。

比如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心外科某位大牛,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达到巅峰期。可惜他为人孤僻,在帝都阜外医院被排挤走,回到东北老家自己创立了一家心血管病的专科医院。

几年时间,这家医院便成为全国顶尖医院。

这种牛人的神奇的事情还有很多,若干年后,他去了中科院某医学部担任书记。

退休后因为快速性心律失常,需要手术。

但他是全国最顶尖的大牛,不相信任何人。因为所有人的操作和经验在他看来都不如自己……

所以,他躺在手术床上,影像系统悬挂在头顶。

目光直视,指导自己的博士生给自己手术。

术中出现室颤,抢救成功后继续指导博士生继续手术。

最后,手术成功!

当然,后面只是逸闻,他就是在三十五岁左右达到巅峰的那种妖孽式的人物。

这种人穆涛自愧不如,但师父的意思是……杏林园的这位术者,或许也是这种人?

“或许是哪位老朋友培养的小家伙,也说不定。”吴老淡淡一笑,“注意一下这个直播,嗯,这段视频记录到u盘里,通知大家下午培训。”

0107 宣传推广送温暖

海城市,市一院,急诊介入导管室。

“郑仁,影像资料给留一份。”苏云压迫止血结束,把患者送上平车,由泌尿外科医生送走后脱下铅衣,来到操作间说到。

“哦。”郑仁也没问他想要干什么。

苏云没着急换衣服,安静的站在郑仁身后,看着郑仁一帧帧图像去扫,挑出有意义的节点式图像保存下来。

过了大约十分钟,郑仁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打印了一张影像交给泌尿外科的沈副主任。

图像很典型,虽然不会做介入手术,但沈副主任还是能根据图像给患者家属解释这个手术都做什么了,术后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膀胱里估计会有血凝块……”郑仁唠叨着。

沈副主任微笑,“郑总,这些我们就能处理了,这次多谢,改天一起吃饭。”

“住院总,走不了。”

“一年而已,时间还长呢。”沈副主任笑呵呵的拿着片子离开介入导管室。

郑仁抻了一个懒腰,急诊抢救结束,总是会带给人一种放松的惬意。

这时候,电话响起。

“郑仁,来我办公室。”老潘主任豪爽的声音传出来。

“好。”郑仁连忙站起来,即便是隔着电话,也仿佛老潘主任就在自己眼前一样。

苏云嘴角微微抽动,强忍住嗤笑。

两人换衣服,一路直奔急诊大楼一楼老潘主任的办公室。

敲门进去,见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坐在椅子上和老潘主任聊着。

“郑仁,这位是国产长风微创的销售经理,冯经理。”老潘主任见郑仁进来,便给郑仁介绍。

冯经理二十五六岁的模样,很是青涩,一听老潘主任介绍,连忙站起来,看也没看清楚,伸出两只手,头微微低着,非常客气的说到:“您好,我是冯旭辉,您叫我小冯就可以了。”

“冯经理,你好,我是老潘主任的兵,郑仁。”

“您就是郑总吧,刚刚还在听老潘主任夸您,没想到您这么年轻。”冯经理直到这时候才仔细打量了一下郑仁。

“都别客气了,坐下说。”老潘主任大手一挥,道:“小郑,前几天常悦不是说有一个患者需要救助么,这位冯经理所在的长风微创是国内新兴的一家微创耗材公司,正在做技术推广宣传。”

郑仁心中了然,原来是这样。

医疗器械公司为了卖产品,和商场类似,最开始都以免费的形势做推广。

但因为医疗器械的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所以国际上只有几家大型公司存在。而国内最近几年正在大规模仿制,比如说天京微创和眼前的这家长风微创。

“那就先谢谢冯经理。”郑仁笑了笑,说到:“国产医疗器械能把患者的住院费用降下来,这是患者的福音啊。”

“郑总,您太客气了。”冯经理显然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学生,说起话来还有些羞赧。

光是看冯经理,郑仁能猜出来这家长风公司对海城市场重视度并不够。

要是更大型的市场,肯定会派一名精明强悍的业务员来处理相关医院的关系,绝对不会让一名刚毕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