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巨大城市废墟(1 / 1)

重生之命当争 半亩南山 3924 汉字|21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809章 巨大城市废墟

顾松同样觉得非常兴奋。

对他来说,这也是超纲的东西。

这一路的剧本,原来都写好了。结果,突然冒出一个好望星。

虽然根据赵信的计算,这就是人们原本猜测的x。但也怪不得原来人们只在海王星外面去寻找它,毕竟大家都默认它是太阳系原生的,谁会知道突然多了个外来户。

很显然就是因为它斜着进入太阳系范围的时候,先扰动了外围的引力环境。

然后逐渐接近土星木星,对这两个超大的家伙却奈何不了,让别人没有发现它们的异常。

更夸张的是,它居然是一颗被击碎了的行星,上面还居然有文明的遗迹。

站在太阳系的空间尺度和星体演化动辄亿年的时间尺度来看,这都是绝对的小概率事件。

顾松都不由得怀疑起来。

自己的神奇“重生”、超星系团的“启蒙”计划、好望星的乱入,是不是都说明了一个宇宙大时代的来临。

又或者说,人类文明实在太年轻,对自己的数千年文明历史看得太长。过去对于外星高级文明为何没发现、生命的稀疏非常疑虑,然而那实则不过是宇宙尺度下的弹指一挥间。

现在,一点都不惊奇,它就是这样来了。

“看这里!星球被击碎的时候,那么剧烈的地质运动,岩浆四溢,但这个角,这样严谨的几何结构,实在不可能是自然的造物!”

另一个人更是补充:“按照分辨率和拍摄距离来估算,露出来的这一部分,就已经有50多米高了。一个角啊!三条棱线都是直的!如果是自然造物,那也太离谱了!”

“还有这里!”又一个人调出另一张图片放在屏幕上,双手挥舞着放大了,沿着一条线划着对顾松说,“这个更夸张,长度有20多公里了!看这个尾部,这个依山建造的巨大弧线。我觉得这必然是电磁弹射器!”

顾松微眯了双眼仔细查看,还真有那么一点味道。

他们对月宫基地附近规划的那个电磁弹射器都很了解,所以一眼想到这个很正常。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开始把已经发现的疑似遗迹一处处地指给顾松看,如果只有一两个,那确实疑点颇多。

然而细心去分辨的话,证据实在太多了。被覆盖住的建筑边角、残破的不明大型造物、疑似生命的活动轨迹、大量漂浮在空中相似造型的东西显然不会是被抛洒到太空的岩石……

“先测定带回来的岩土成分吧,另外就要看流萤了。可能性相当大,胡院士,我们一起去舰桥吧。”

胡山川点头,吩咐了几声之后就跟着顾松走。

顾松忽然停步,对旁边的大头说道:“别把舰桥里的内容剪辑进去。好望星的存在,在得到我确认之前,先只保留素材。”

大头的头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ok的表情包。

两人一边往舰桥走,胡山川想起他今天的壮举,感慨地说:“那我能跟理事会汇报你的神奇表现吗?”

顾松有些诧异地问他:“我还能干涉你们这个?”

胡山川有些尴尬:“不是……我觉得,应该问问你的意见……”

顾松微微笑起来,有一点俘获了别人的敬畏和忠心的得意。他说道:“这个没关系,脑机接口发展到极致,本来就会让人操纵智能工具,让它们变成人的能力有效延伸。我让大头别把这些报出去,是因为普通老百姓难免会觉得人和人的差距太大。至于各国领导人们,那倒不必再瞒着了。”

胡山川没注意到他说的“再”字,嘟哝了一句:“别说普通老百姓,我都觉得人和人的差距太大了……”

顾松干笑一声,没接这话茬。

来到舰桥,董和光正在盯着流萤的变轨。

“光学设备没打开?”顾松一看屏幕上面的图像,开口问道。

“没进入轨道就打开吗?”董和光问了一句,然后说,“想多留一些能量尽量提高成功率。”

刚对胡山川说了脑机接口的终极形态,顾松也没什么好瞒的。船都开到这了,还有谁能阻止顾松不成?

他不容置疑地说道:“我来吧。”

这么个单一的任务,难度比之前驾船逃生难度低多了,何况已经有一个预设的轨道数据了。

他坐在舰长椅上眼睛一闭,环形屏幕就切换成了黑屏。

燧石空间城的后方,流萤探测器突然开始动弹,一个遮板缓缓张开。

而后,几个精确的姿态调整,镜头对准了一个方向。

某个时刻,它飞速掠过了一个较大的碎块。

过了一阵,燧石空间城的舰桥里,环形屏幕上突然出现一张照片。

“胡院士,你们先看。是从数据库里调取的,可以放大。”

不用顾松开口,胡院士已经一扶眼睛,瞪大了眼睛搜寻他想要的东西。

他忽然跑到董和光旁边,用手指着一个方向:“那里放大!”

董和光闻声而动,把屏幕上他指的地方放大了。

流萤拍的是俯视图,一眼看过去,看不真切。

但它的样子,旁边微弱的影子,已经足够说明一点事情了。

“高楼的残骸,对吧?”胡院士问董和光。

“……我也觉得是……”

“再看看附近,有高楼,就说明是城市,肯定还有别的什么。”

两人正找着,图片忽然换了一张。

“嘶……”

这些都不用确定了,这另一个区域的照片里,很明显就是一个巨大的文明造物的残骸。

“……这面积……有多大?”胡山川不敢相信地问道。

这还不是一片残骸,因为它的边缘,明显是一个椭圆形的单一造物。

董和光看着照片的参数说道:“这得有……十几平方公里了……”

“原来应该是平整的……你看这里……”

他们热切地讨论着,现在已经毫无疑问了。

每过几十秒,照片就刷新一张。

舰桥里,其他人都已经目瞪口呆了。

不知不觉,顾松睁开了眼睛,然后说道:“把权限共享回地球吧。搞定了,这下子,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了。”

一旁的赵信欣喜地问道:“成功了?”

顾松拍拍他的肩膀:“算得很不错!只进行了一些小修正。当然,要看它能不能安全跑完这一圈。不过这一圈也够大的,足够跑上十几天的了。”

……

星海市,几十分钟之后,大量的数据开始陆续传来了。

看着分布在残骸表面的各种巨大建筑,所有人都有些窒息。

燧石空间城上面的初步结论也回传了一些。

巨大的电磁弹射器,可能是突破引力进入太空的货运通道。

巨大的椭圆形平整装置,顾松说也许是更高级的磁悬浮装置。

还有那个从图像上看足有数千平方公里的城市废墟……

一个这样的文明,它的星球……被从中击碎了……

第810 事出反常必有妖

赵信开始精神亢奋地继续自己的项目,计算好望星的一切。

后续轨道变化的推演、其他星球所受到的扰动、地球会遭受的太阳辐射的影响……

燧石空间城继续奔赴土星。

没有强力的深空探测设备,流萤探测器的权限也被彻底移交给星海的太空任务控制中心。

于是接下来,反而是地球往燧石空间城不断发送数据。

好望星的存在,暂时没有被公布。

它的影响太大了,它牵涉到以下载的科技水平去评估一定会发生的灭世危首发

于是毫无疑问地,hsda实质化的议题再次被提起。

顾松不知道他们会继续谈判多久,他也投入到了对好望星分析的团队当中。

就那一把随手抓回来的岩土里,分析结果也出来了。

年份就不说了,丰富的历史年份分布就已经足够说明好望星的活跃,更是它存在文明的另外的一个证据。

何况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已经能分辨出更多东西了。

比如,发现了氧化的金属微粒,那就证明它曾经拥有大气。

又比如,同样发现了太空微陨轰击形成的玻璃结晶。

而且这些不同的成分组合在一起,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比例,已经可以开始逐步给它建立更加真实的模型了。

这是一项旷日弥久的工程。

一直到某一天,一条新的信息传了过来。

顾松和胡山川看着几组对比照片,头皮发麻。

“这可能吗?”

“……宇宙之大,哪里说得清……”胡山川轻轻说道。

这是些已经放大过的对比图。不用专门圈,都能看出其中的不同。

其中一组对比图,发现了地表的同一个位置,出现了气体羽流喷发出来。

另外几组,都是有细微的不同,有些是地表碎石变少了,有些是多了个受到撞击一般损伤的痕迹。

这没什么。

另外一组对比图就有点惊悚了。

多了一个东西。

如果只是多了个东西,那也好说,指不定是不是哪个微小碎块被撞到了这个被命名了h5区的大碎块上。

但,它的一侧,地面上还有印子。

一条车辙印。

所以……

“我们经过的时候,它们为什么不攻击我们?”胡山川问了一句。

顾松摇摇头:“胡院士,首先他们得知道它们存在才行吧?毕竟从它们的视角来说,我们是飞速路过的。”

“所以你是说,它们没有发现我们的能力?”

顾松又摇了摇头:“好望星进入太阳系的时间明显就超过我们的现代文明史了,几百年来,我们发现过它吗?”

胡山川若有所思,轻声说道:“所以,就算它们仍然保有一定的科技水平,也没有达到全面覆盖好望星附近太空的程度?”

顾松仍然摇了摇头:“说不好,它碎成这样,环境复杂,死角多了去了。流萤号的轨道太高,也太小。”

胡山川有点抓狂了:“我已经开始怀疑,启蒙探测器就是他们搞的。”

顾松断然摇了摇头:“你能想象一个文明在母星被击碎之后,在太空里流浪了不知道多少万年之后,还能继续保持以前的发展态势吗?生态完全改变,需要怎么来适应?想象一下,如果现在是地球突然被击碎了,残存的人类会怎么发展?”

胡山川有点懂了他的意思:“你是说……很可能它们已经大幅度退化了,不具备探索太空的能力了?”

顾松点头道:“我只知道,如果他们仍然有这样的能力,好望星的样子,应该不是我们看到的废墟模样才对。至少,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航天器甚至探测天线。它们如果具备航天能力,总不能从地下直接出现在太空吧?”

“这么说……威胁不大?”

“只能说,暂时没发现。谁知道它们的生命形态、组织形态和科技水平是什么样的……”顾松叹了一口,喃喃说道,“怪不得给我一艘船……事出反常必有妖啊……这莫非是个新手副本?”

胡山川呆了:“你说什么?”

顾松看了看他摇头道:“没什么……所以说,地球那边发过来,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啊。我们只能提供同样的判断。”

“他们请我们重新评估启蒙探测器的风险。”

“风险什么呢?如果真是这个好望星人搞鬼,往木星那么丢探测器不是更合理吗?燃料也贵的,对它们来说肯定也一样。何况,不到土星,我们掉头都难。”

胡山川唏嘘一叹:“hsda理事会,估计也乱成一团糟了。”

……

大佬们现在,可不正是乱成一团糟。

“我想,对于人类必须倾全力发展科技、建立足够具有保卫力量的大方向已经没有争议了。各位,不仅有长期的隐患,眼前也充满未知。我理解诸位对于方方面面的担忧,但是,该放下心中的狭隘观念了。牵涉到地球舰队这样巨大而关键的工程,它必须在更加高效、统一、受控的框架下运行。”

唐远峰环视一周,缓缓说道:“既然大家对联盟实质化心存疑虑,那华国就先独自做准备。”

特京眉头紧皱。

其实在hsda里,除了有实力的大国,其他小国是无所谓的。

华国提出来的方案,对他们没有大的影响。本身,他们的独立存在感就很弱。

但把防务和经济都高度开放出去,对大国来说就难以接受了。

实质化之后的联盟,现在设计的框架,华国色彩太浓了。

像这样的会议,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现在,拥有最强的经济力量和防务力量,华国其实是可以独立去做他想做的事的。

只不过其他人联合起来,却也是一股力量。

想要建立地球舰队,自然就需要动用整个地球的资源。

一旦割裂开,延缓华国的脚步,会走向何方?

esg的下场历历在目。

华国只要独立建造了一艘太空战舰,毫无疑问就完全无需再有半分顾忌了。

此时,唐远峰继续说道:“华国不是要称霸,但面对外来的威胁,只有最高效地统筹资源才能应对危机。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坚定认为这种架构是最合适的,这是制度的优势。我们在现在的态势下,能够数年如一日地第一时间共享信息、以最大的耐心和诚意与各国商讨对策,这充分说明了华国的立场。”

“但现在,对好望星文明的调查和防范不容许我们再等下去了。因此,今天得出一个结论吧。方案a,成立人类联盟政府,在联盟政府的控制下建立地球舰队。方案a,解除太空开发公约对太空武装力量建设的限制。”

唐远峰平静地说:“投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