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8 章(1 / 1)

数字王国 大西瓜真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好感。

“喝点汤”,赵子明提醒她,不要只顾着说话,

他回来之前,已经吃过东西,简单吃点就可以。

相反赵静要保持营养,需要更多摄入,毕竟是两个人,还有不小的运动量。

“嗯”,小秘书乖乖点头,端起汤喝掉。

两人边吃边聊,气氛温馨,让人心生暖意。

吃过饭,两人去客厅休息,华姨指挥着其他人收拾东西。

虽然她只是一个厨师,向来踏实能干,对于分外之事,也不推脱。

时间长了,赵静有了让她管理家的意思。

“怎么了”,赵子明开口问道,

他一眼就看出赵静有心事了。

“我再想,孩子马上要出生了,用不用给她外婆打个电话”,

赵静欲言又止,还是忍不住说出口。

因为和家里关系一直很紧张,从怀孕至今,她就没有告诉过父母,更不用说回老家看看了。

而赵静家里人也很奇葩,只要每个月汇钱,连电话也不打一个,对女儿在上海这边的生活,不闻不问,仿佛就是一个挣钱机器。

本来赵静有很大怨言,不准备再回老家了,长居上海,以后不说和父母断绝关系了,也不会告诉他们这边的实情。

然而临近分娩,她又开始胡思乱想,对爸妈的恨意少了不少。

赵静的性格就是柔和,既没有破釜沉舟的魄力,又缺乏挥剑斩情丝的勇气。

想起自己怀胎十月的辛苦,也忍不住为父母辩解一二,他们做的再不对,也把自己含辛茹苦养大,上了大学,恩情少不了。

“你自己决定,我都支持你”,

赵子明自然不会插手这种事了,说的多了,赵静不见得乐意听。

再说了,他自己的问题一大堆,不知道怎么开口和赵爸说孩子的事。

毕竟快出生了,再隐瞒下去,多少有些不合适。

相比起来,赵静家的都是小事,他不可能爱屋及乌。

她父母对赵子明来说,也不过是一个路人罢了,两人再妖孽,在他面前也翻不出花来。

虽然未婚先孕,传出去不太好,时至今日,又有谁能管住他。

“哦”,赵静没得到答案,闷闷不乐靠在男人身上。

不过她马上就惊住了,

“过几天,我让孩子的爷爷奶奶过来伺候两天”,赵子明下定决心。

“哦哦,好”,赵静惊喜交加,

因为身份问题,她一直心有不安,这下总算石头落地。

475父亲(感谢小心思哦兄弟打赏)

赵建国放下电话,拿出一只烟,准备点火,脸沉如水。

“明明说的啥?”,赵母在一旁开口问道,

赵建国抽了口烟,没有说话。

“过年不回来了?”,赵母失望地说道,

将近一年多没有见过儿子,本来以为再有几天就见面了,年货什么的都备好了。

谁知道……

“不是,让我们去那边过年呢”,赵建国沉沉回答,

“好好的,去那干什么,一个人也不认识”,赵母把手中活放下,有点不满。

“有事”,赵建国不耐烦回答。

他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刚才的电话如一个惊雷,直接把他震晕了。

儿子突然告诉他,要做爷爷了。

绝对是一个惊喜,虽然他没催过儿子赶快结婚,但老了,还不就图个子孙满堂。

尽管未婚先孕不多见,但赵建国也不是老古董,这种事,没见过也听说过,不是什么大事。

大不了,先把证领了,酒席以后再说。

凭着儿子现在的身价,不用考虑在老家办酒席的事了。

随后,听完儿子的解释,赵建国险些没气坏。

孙女竟然快出生了,他才知道。

儿媳妇也不是他最早认识的李蓉蓉。

即使到了现在,儿子也没有结婚的打算。

消息一个比一个震惊,赵建国如果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就白活了几十年了。

虽然儿子没有说明,他猜也能猜到,包养小三。

这要是传出去,他老赵家的脸都没地方放了。

要知道,赵父光明磊落一辈子,虽然没什么大的成就,却也行得正,站得直,将孩子三个抚养成人,安排工作,过上了体面生活,在十里八乡很受人尊重。

想不到儿子竟然搞出这么大一件事,成了堕落腐化的典型。

哎,赵建国喜中有忧,也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他妈说。

“有什么事不能回来说”,赵母在那边嘟囔着,“房子盖得这么好,也没住过,空着多浪费啊。”

“儿大不由爹”,赵建国叹息一声,

他虽然是严父型的,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儿子说。

不要说现在了,自从赵子明考了研究生后,越来越有主见,他基本上已经管不住了。

事情既然已经出来了,躲着肯定不可能。

这一趟不去也得去。

听儿子的话,孙女马上就要出生了,爷爷奶奶必须要到场。

只是太对不起蓉蓉那丫头了,每周都和家里打电话,比儿子都孝顺。

“建国,那这么多东西,怎么办”,赵母开口问道,“我刚让老杨卤了一个猪头。”

“送人,送人”,赵建国不耐烦地回答,都啥时候了,还操心这个!

“送人?花了我好几千快呢”,赵母嚷嚷道,

“他舅家不是还没准备年货吗”,赵建国抽了一支烟,还是没头绪。

这兔崽子,干的啥事!

“叔,叔,在家吗”,敲门声音传来,大冬天,传出老远。

“是伟吗?进来吧”,赵建国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老大家的伟,收拾一下思绪,招呼来人。

“叔,还是你这暖和啊”,赵伟在门口跺了跺脚上的雪。

北方的冬天干冷,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寒风刺骨。

“吃了没”,赵建国随口问道,

“吃过了”,赵伟每次看到建国叔家的厨房都想笑,

富丽堂皇,方方正正,中间垒了一个灶台,土不土,洋不洋,审美观无比奇葩。

“啥事啊”,赵建国也不兜圈子,

“没事”,赵伟干笑一声,

“真没事”,赵建国心正烦着呢,一看就准备撵人,

“不是,问一下,阿明什么时候回来”,赵伟只得开口,

“回来个屁,在上海过年”,赵建国火大,

“不是,叔,这不是说好了要回来吗”,赵伟连忙问道,

“说好什么”,赵建国眼睛一瞪,

“叔,不是,咱这不能过河拆桥啊”,赵伟有点急了。

为了不让老赵家离开故土,市政府联合乡政府,特意花费几百万,将杨家村的路好好修了一遍,直接和省道相连。

并在杨家村赵宅不到百米处,设立了派出所,维持当地治安。

赵建国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政府的含义,他也说过,儿子今年会回来过年。

随着赵子明生意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广,整个老家都与有荣焉。

不说赵家宗族,就是杨家村也获益不少

赵父已经成为十里八乡的头面人物,被市领导亲**问过。

“阿伟,我们去几天后回来了,家里你记得看好”,

赵母忍不住开口说道,

“婶,你放心,我每天都过来通风、打扫”,赵伟一听大喜,回来就成,回来就成。

现在赵子明已经成为整个赵家的支柱,不过基于很长时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