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 章(1 / 1)

数字王国 大西瓜真甜 2000 汉字|95 英文 字 2个月前

出了二代产品,光场相机lytro illum,无论是外观设计、硬件配置还是操作体验,都远超一代。”

褚文胜对竞争对手很了解,把lytro公司业务简单介绍一下。

赵子明面色没有变化,他根本不期望魔力公司一家独大或者技术领先,直接开口问道,

“那成像这一端呢?”

“光场显示这一块的竞争更加激烈,有四五家公司在这一领域发力,领头羊仍然是美国的一家公司,ml,位于南佛罗里达州,致力于开发ar产品。

虽然目前没有任何产品,但已经拿下了5亿美元的投资,其核心技术是“光场成像”,数字光场可以投射到ar眼镜佩戴人的视场中,通过它可以‘生成以假乱真的虚拟物体,并无缝地放置到真实世界中’。”

褚文胜继续说道。

“嗯”赵子明点了点头,

对于美国的技术储备,相信每个人都有了解,世界领先不是说着玩。

“我们公司的优势技术,就是传统的增强现实或透过式显示技术,现在有一款hr眼镜,通过它,显示出来的虚拟图像,是浮在空中的,而且亮度极高,让人难以发现它其实是半透明的。

hr的意思就是采用光场采集和显示技术做成的一体化头戴式方案”

褚文胜转过话题,说起了魔力飞跃公司的优势所在,让老板有一个合理的判断。

“哦,有没有成品?”,赵子明大感兴趣,

头显他也体验过,想不到魔力公司也开始着手了。

“有的赵总,这边来,一般的头显设备,技术壁垒并不高,很容易突破,我们做了一些成品”

褚文胜边说,边把人引向实验室方向。

一行人来到一件半开放式的实验室,褚文胜从助手手中取过一款黑色眼镜式头显,递给了老板,笑着说道,

“这是我们的第一代产品,亮度上还不够,下一步的方向就是优化显示技术,显示出亮度跟自然物体一样的虚拟物体,达到极高的逼真度”

赵子明接过来拿在手上,感觉还是比较轻便的,重量和一般眼镜差不多,想必带着不会有太大的不适感

“这里有一个开关”

褚文胜给赵子明边解释边操作,让助手打开了设备。

其他陪同人员自然没有亲自体验的待遇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老板。

大佬们求订阅,想我放弃求学,只为搏大家一笑,很辛苦呀,写书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向来缺乏毅力,每次读书,开始热情慢慢,一两个月就激情不在,现在坚持更新,真是奇迹,为了以假乱真,不得不抽出大量时间了解先进技术,还是有不小收获的。感谢大家的支持。

241视觉冲击

头显带上后,按了下开关,视野出现变化。

实验室的环境顿时消失,赵子明置身于一个广阔的体育场上,四周无人,只有一片绿草如茵,仿佛有微风吹来,甚至能看到小草的摇曳。

赵子明前后左右移动视角,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仍旧是眼前场景,

虽然很逼真,却略显单调,赵子明仔细感受了下,还是能分辨出虚拟与现实的差别。

正要去掉眼镜时,体育场上,突然出现一只巨大的鲸鱼,拍着浪花,腾空而起,满天波浪,水花四溅,栩栩如生的鲸鱼,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

赵子明吓了一跳,心下反而欣喜,也只有这样的技术,才值得自己投资。

以前对魔力飞跃公司的考察,蜻蜓点水,这次总算是看到了核心优势。

褚文胜看到赵子明去掉头显后略带震惊的表情,笑着说道,

“这款头显使用的是一种“复眼光学技术”,就是模拟昆虫复眼,直接进行阵列式光场投射,与ml公司在技术原理上是一样的。

但是这个技术方向,我们早在2012年3月就已经申请了国际专利,并不怕ml的竞争”

“嗯嗯”

赵子明满意点头,这褚文胜敢在光场两端布局,还是有点实力的,不是纯粹自大,或者只是为了科研需要。

褚文胜继续说道,

“我们使用了一系列3.3毫米小焦距的微透镜阵列,这个焦距也是人眼所能识别的最小焦距,眼镜只有10mm厚度,我们用它来取代传统头戴显示器的光学透镜组,最大特点是不会出现晕动症副作用”

“嗯?”赵子明惊喜,他对晕动症深有体会,

甚至认为虚拟现实技术,之所以无法大规模推广开来,晕动症就是最大的阻碍原因。

毕竟技术上再先进,场景再震撼,玩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导致视觉不适,头痛和恶心,很难有什么市场。大家体验新鲜即可,绝不会沉迷于此。

褚文胜很是自傲,他在晕动症上的研究,绝对是世界领先级别的,不过这上面技术壁垒不大,一旦推出,很容易被人破解。

“能量产吗?”,赵子明问到了最大的问题。

“不能”,褚文胜的回答并不出人意料。

以赵子明刚才所感受的vr场景,差不多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如果魔力飞跃公司能实现产业化,绝不是区区五亿能买下来的,五十亿也不够,其中必然面临了巨大的困难。

根据赵子明掌握的信息,很多国外实验室已经实现了小屏幕的裸眼3d技术,都受困于量产阶段,按照传统的统计,新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一般需要6-8年,赵子明对于魔力公司,也没抱希望。

“主要困难有哪些”赵子明开口问道,

“在成像端,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光子光场芯片(photonic lightfield chip)的制作,一个是数据的渲染处理。

芯片作为光场显示最核心的部分,可以被看作是将2d光场变换为4d光场的数学运算器,说是芯片,其实是一个由多个波导组成的,将光束转变成球面波前的光学部件。这个受限于现有的技术,想要大规模的量产,还得寻找契机。

另一个是数据的处理,由于vr画面需要后期进行大量图形渲染,将真实拍摄和虚拟构造的3d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工作量太大,您刚才看到的简单的鲸鱼腾飞画面,也是我们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处理完成的。”

褚文胜将公司在光场技术上面临的最大困难说了出来。

赵子明沉吟了下,既然成像端有困难,采集端应该也有困难。

“采集端的困难在于摄制设备,又大又复杂,以lytro 公司的新一代光场相机为例,直径超过了一米,相机分有五层,携带很不方便,肩扛式设备还遥遥无期”

果然,褚文胜继续说道,

赵子明嗯了一下,

“我们的摄制设备是什么?”

“多相机阵列(multi-camera arrays),主要是通过相机在空间的排布来获得一系列的视觉差别,最早是斯坦福大学marc levoy教授1996年提出的128 相机阵列方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mit 64 相机阵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