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1 / 1)

武当宋青书 子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无缘无故的打了起来。红叶出手尤重,第二掌便将沈振鸿打得嘴角溢血,这第三掌更是用上少林寺中七十二绝技中极为难练的一门“须弥山掌”,传闻建寺至今,不过二十七位高僧修成此掌。

但沈振鸿乃是心志坚毅果断之辈,下定决心去报仇,便绝无退缩之理,当即吐气开声,“般若掌”中绝招“摩可无量”轰然推出,两掌相击,沈振鸿便觉好似打进一堆棉花里,无处着力,掌力不住涌出,却伤不到对方一根毫毛。

红叶禅师笑嘻嘻的面容蓦地一变,顷刻间便仿佛庄严宝相,温润如玉。他沉声喝道:“此法只授一遍,给我好好听着!”沈振鸿受他一喝,仿佛陡然开了千倍灵识一般,只听得红叶缓缓念道:“立身期正直,环拱平当胸,心澄貌亦然,气定神亦敛……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总要有意紧力松、骨肉空灵之意,更要有毛发飞张、气血铮棱之慨……周身无一处不舒适,无一处是阻碍……”

洋洋千余字念下,沈振鸿如痴如醉,仿佛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忽听得红叶禅师一声大喝:“形曲意直、神圆力方、呼喝叱咤、易筋无双!”

这陡然一声大喝之后,竟是悠悠一声长叹,红叶缓步踱开,摇了摇手,叹道:“方丈那边你不必多管,径自下山便是…唉…我乏了,你退下吧。”

沈振鸿犹自如痴如醉,听得这话,方才清醒过来,先是一喜,后是一惊,欲出言谢过,又见红叶一脸不耐,只得拜上三拜,缓缓退去。

红叶好似意态萧索,长叹道:“迂腐不堪,虽是璞玉,但要修成正果,何其难也?”一摆大袖,飞身上树,脸上又恢复嬉皮笑脸的模样,手一扬,揽住一只小鸟,哈哈笑道:“鸟儿,鸟儿,你说那个姓沈的仇人,是武当派的,是峨眉派的,还是昆仑派的?”无敌分割线------------------

青书这一月来策马江湖,过得好不快意。他飞鸽传书上武当,得知张三丰亲上峨嵋,再三恳求之下,终致求得峨嵋九阳功。他不世宗师,将三派九阳功合而为一,长笑三声,说道:无忌有救矣!无忌有救矣!更得启发,专门为张无忌创出一门掌力,大号“擘天”。而后闭关不出,称是对“太极”又有所悟,“太极拳剑”创制成功就在顷刻。

却说这门“擘天掌力”来头甚大,乃是张三丰别开蹊径,以三派九阳功为基,用脏腑储至阳之气,再以丹田氤氲紫气催发崩出。掌力一出,足有催云断石之威,威力刚猛之至。张无忌修炼三派合一地九阳神功,在张三丰等人真气助力之下,进境甚速,“擘天掌力”也略有小成,竟能和莫声谷拼个不相上下。

莫声谷羞惭欲死,放言道黄鹤楼武林大会之后,一定坐死关修炼武功,不然被宋青书内力上压过,还被张无忌在掌力上拼赢。那自己这个师叔,做的委实窝囊。

其余诸侠俱是哈哈大笑,但也是各自暗暗用功,武当上下一时武风甚勤。

这门掌力要求甚高,武当上下,唯有张三丰张无忌二人能练。张三丰宗师修为,无物不修。而张无忌能练,皆是因为他寒毒入脏腑,需至阳真气驱除。寻常人又如何禁受的住这等至阳内力储在脏腑?

而宋远桥等人,再修炼个数年,任督二脉一通,修为到了,自然而然便能修习此路神掌了。

青书听得这个消息,欢喜之余,也暗自忖道:“这擘天掌力…能有多厉害?不过既是出自太师傅手笔,定然是极强的。呵呵,无忌有福了。”

第七十一章 儒侠

宋青书一人一剑一箫,行走江湖一月有余,期间行侠仗义,斩除作恶元兵,诛贪官,救百姓,做下无数善事。实是他昆仑山杀无辜之人过百,心中有愧,刻意行善之下,倒也造福江湖。武当派“太和儒侠”的事迹渐渐在中州一带广为流传,威名一时极盛。

他腰间左剑右箫,手中持着一个酒葫芦,晃悠悠的在风雨夜里浪荡狂奔。这剑,乃是独孤求败所传利剑;这箫,乃是苏若雨所赠玉箫。一箫一剑,颇显诗酒风流。

这一日他奔的兴起,偏偏进得城中,行人熙熙攘攘,挡住道路。他一路运力狂奔,又不住饮酒,饶是内力深厚,此时也已有三分醉意,飞身纵到一家民房屋顶之上,斜倚屋脊,仰头灌了一口酒,哈哈大笑道:“风来乎?风来也!哈哈,唯此妙风好借力,飘然送我上青云!”足尖一点,纵上老高,“梯云纵”展开,袍袖飞扬,迎着晚风猎猎,凌空五转,仿佛仙人踏歌而上青云,只把一众行人看得目瞪口呆,智识稍昧者已然俯身下拜,高呼“神仙”不止。

皆因这“梯云纵”不同于其他轻功,每每转折之间最见功力,一纵之势欲尽之时,凌空一转,又慢悠悠拔高三丈,再一转,又是拔高两丈,虽是逐层递减,却是越纵越高。与一般江湖人士直来直去的跑腿功夫相比,简直判若云泥。

青书身在高空之中,又灌了一口酒。哈哈大笑,陡然升起雄视天下的感觉,但觉天下英雄,能堪与敌者寥寥,不由伸出右手,指点江山,高声吟道:“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

他此时功力早非一年之前可比,诚所谓今非昔比,非但“梯云纵”使得炉火纯青,抑且凌空吐气开声,全无半分做作之态,方圆三里之内,此声皆闻于人耳。有练家子远远瞧见他好似不住在空中拔高身子,不由大是骇然:“这人到底是人是鬼?”

青书狂态毕露。丹田中内息陡然冲上天灵。他纵声长啸,清越激昂,远远送出数里。这番功夫施展开来,委实惊世骇俗。这城中高手见得一人纵上七八丈高,本就一惊,孰料这人竟能凌空转折,每一转折,又拔高三四丈、两三丈。五转之后。竟全无借力地纵上二十余丈,落在“英雄楼”屋顶之上,腰挂长剑,一手拿酒壶。一手持玉箫,睥睨四方。

他纵声大笑,内力一激,长剑出鞘,弹剑而歌:

“不羡荣华不惧威。

不慕芳华不求名。

闲云野鹤无常往,

何处江天不可飞?”

歌声蕴含内力。又是传出老远。一首歪诗胡诹而毕,颇显豪气,青书又是仰天灌了一口酒,轻笑道:“这英雄楼说什么上座者皆是英雄,端的是癞蛤蟆打哈欠,胡吹大气。放眼天下,又有几人能称英雄?”

他这一番举动,愚民已知他非神仙,唾骂几声,退了开去。而一众武林人士却是聚在“英雄楼”下,仰头观望,看看到底是哪一门哪一派的高手,竟有如此轻功内力。

蓦地,人群中一阵耸动,几人高呼道:“是武当派的太和儒侠”原来武当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