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6 章(1 / 1)

武当宋青书 子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知从何说起。定了定神,方道:“太师傅,怎不曾闻爹爹说道武当有这等神功?”张三丰含笑不语,摇了摇头:“神功?我瞧却是鸡肋。”

青书听得一怔,俄顷便明白过来,张三丰说的明明白白,这是“双推势”中衍变出来地神通,也就是说。不通太极至理,不晓“势”者,压根就不能窥其堂奥。可是。天下有几人有这等修为?宋远桥等武当七侠,自然是学不了了。

而张三丰一身武功似海,本就天下第一,无人能敌。两个张三丰,一个张三丰,跟人打都是赢,又有什么区别?

鸡肋,真是大大的鸡肋。

但是,于张三丰固然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然则对于自己……

还没待他想完,张三丰便笑吟吟地说道:“刚刚老道使得。不过旁支左道,虽也通康庄,却不是正道。太极之理。阴阳之道,方乃我武当玄术。青书,你可莫要想歪。”说到此处,张三丰神色一肃,道:“你走的一直是我武当大道,固然一帆风顺,如今遭遇瓶颈,却也应该有此一劫,原该静待流光。丰富阅历。而后触类旁通,一朝顿悟。然则有灰衣之劫迫在眉睫。事急从权,却是不妨走一走旁门左道。”

青书大喜道:“我能学这门功夫么?”

张三丰轻啐一口,斥道:“武当的功夫,武当弟子来学,有什么能不能的!”青书挠了挠头,讪笑道:“徒孙以为这神通太难,怕是学不会。”老顽童创下的左右互博术,也就郭靖、小龙女学会,艰难可见一斑,故而青书有此一问。

张三丰却是肃然道:“学武若少了向上之心,便再容易的功夫,也极难学会。”青书道:“徒孙明白了。”张三丰神色一缓,道:“你修我玄门道法,脑中清明,学什么不是手到擒来?这门功夫……嗯,左右互博虽说是从双推势中衍变开来,却与阴阳生克地正道无多大关联,要旨便在智清脑澈,神而明之,以我纯阳无极功为基,左右手各行其是便是。”

诚然,纯阳无极功是武当之基,温润清和,运行之时,周身火热,脑中清明,是少林至宝“易筋经”都没有的功效。修至大成,脑中既清,慧根也明,内力又厚,当真是天下武学,直如探囊取物了。

青书却是听得懵懵懂懂,半晌方道:“可是分心二用?”张三丰摇头道:“对敌之时,分心二用,你想活不想活?虽说左右互博地神通有这点意思在里边,但分心二用四字,却不是正道。神而明之,以神遇敌,神意所至,无所不能。”

青书依旧颇有些迷惑,张三丰却笑道:“这般用嘴来说,谁都能够,青书,这门功夫虽说与阴阳无大关联,但一条你却需铭记。”青书道:“哪一条?”

张三丰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左手若使柔劲,右手则须用刚劲,便如适才老道震天铁掌江流石不转,是节节寸寸地柔劲,而擘天掌中的青山不改,却是刚猛之至地无俦大能。当然,若你能化生阴阳,一掌之中,含纳刚柔两般洪流,如那大海一般,潜藏冷热洋流,便到了从古至今最顶尖的境界。”张三丰说着顿了一顿,仿佛在感慨什么,又似乎在缅怀着什么,过了一小会,他又道:“阴阳互补,专气致柔,是最简单地道理,也是天地至理,可惜人们往往以之简单明了,不以重视,却不知往往最简单的,是最有效的。是故天下碌碌者甚多,有为者少,盖自以为聪明尔。”

“是故天下碌碌者甚多,有为者少,盖自以为聪明尔。”

这一番话如晨钟暮鼓,响在青书耳畔,良久不绝,他听张三丰说着,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仿佛明白了什么,又仿佛没有想清楚。却听张三丰又笑道:“你且好生领悟一番,你未抵融合阴阳的境界,须记左手出柔劲时,右手须使出刚劲,至于如何运用,自己体会便是。”说着哈哈一笑:“老道有些乏了,且观观浮云流水,看看万物众生去了。”说着大袖一拂,飘然远去。

青书跳下大石,不停的踱着步子,皱眉苦思,脸上时而欢喜,时而苦闷,时而悲伤,时而忧虑,蓦地,他右手使出一招“分花拂柳”。乃是他自创“无争指”中的招数,左手却是一式“荡天清宇”,乃是“擘天掌”的绝招。

“擘天掌力”原无招式。后张三丰左思右想,想到却又创了三十六招擘天掌,青书在山呆了半月。宋远桥虽差督脉三处大穴没打通,自己不能学到真正的掌力。但招式却都给传了给儿子。

招式使出,青书胸口却陡然气血翻腾起来,蹭蹭退后两步,却是他大病初愈,施两般绝技,牵动了经脉旧伤。但青书却是一脸喜色,他潜运纯阳无极功,平复下胸口气血翻腾。吐纳几次,将真力压到五成以下,时而左手柔劲。右手刚劲;时而左手刚劲,右手柔劲。打得不亦乐乎。他任督二脉既开,生死玄关也通,阴阳随意变换,虽不能融融合一,但这般转换刚柔劲力地本事,却是游刃有余。只是这

练了好一会儿,他蓦地发现,张三丰这门“左右互博”。与周伯通所创的神通。却是大有不同。周伯通是闲极无聊,左手右手打架。才悟出此门功夫,故而名曰互博,而张三丰所谓“左右互博”,却是“左右齐攻,阴阳互补”之意,两般意蕴全然不同。可说周伯通的“左右互博术”,重在“分心二用”。而张三丰所创地,究其根源,仍是在“阴阳”大道上做文章,使出来阴阳互补,威力固然极大,却不如周伯通所创的那般如意了。

当然,若是练至后来,沟通天地,天人合一,阴阳容融,一掌泾渭阴阳二劲,这“左阴右阳,右阴左阳”地律定,也就不攻自破了。

太和山的某处山峰之上,一个青衫男子专心致志的使出各式各样地武当绝技,有些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明明白白的是武当路数,显然是他别出心裁的自创绝学,左手右手之间的配合,也是渐渐熟练。

他深深地明白,自己若贯通了“左右互博”地神通,便是没学全“太极十三势”,数月之后地那场比斗,胜利的人,也必然是自己。

却说罗贯中练兵甚勤,那斗殴之风也为之一肃,却始终止之不住,说来也怪,这五个大营之间相斗不休,每营八百人间,却是从未闹过别扭,团结地让他都颇有些诧异。他心知数月训练,这群家伙虽称不上精卒,但也不弱,假以时日,必定能倚之横行天下。如此一来,未经战场便杀之,诚然可惜。

王禅等人各辖其营,不服者一一比斗之后,都是输得心服口服。这群山民虽说心胸狭小了些,但瞧那新来的五位营官各个悍猛,自家绝非敌手,光明正大的输了,也就服了管教。

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