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0 章(1 / 1)

风流青云路 老周小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让陶汉利和他一拍即合,来到了昌山县。

来到昌山县后,他们看了这里的货源,确认皮子的质量没有问题之后,当然就是他们最关心的数量问题了,他们需要大量的货源。

苏星晖微笑着说道:“陶总,光是我们马头镇,等一两年之后,每年至少就可以提供数千张上等牛皮以及数万张上等的羊皮,你可以算算我们昌山县能够提供多少。”

陶汉利稍稍计算了一下,他点头道:“嗯,我估计你们一个县提供的牛皮和羊皮,能够提供我们几个人需要的货源了。”

苏星晖道:“如果我说我们周边几个县也都在准备大力发展畜牧业,我们还引进了一个投资五亿的屠宰基地,全部建成之后,每年能够屠宰五万头牛,一百万头山羊,不知道陶总做何感想?”

陶汉利和其他几个投资商都是面露惊容,陶汉利道:“苏书记,你说的是真的?以后你们这里每年真能提供这么多货源?”

苏星晖道:“这个屠宰基地是我们江城肉联在这里投资兴建的,他们的五亿资金可是真金白银投入的,如果这件事情不是真的,那他们总不会把这五个亿白白的打水漂玩吧?”

陶汉利由于进原材料的问题,跟江城肉联集团倒是打过交道,不过江城肉联集团主要的产品还是猪肉,牛肉、羊肉生产得并不多,而陶汉利需要的原材料却主要是牛皮、羊皮,他没有想到江城肉联集团居然在这里投资兴建了这么大的一个屠宰基地,专门屠宰牛羊。

当然,陶汉利知道,江城肉联的董事长邵德金是一个极其出色的企业家,他的投资都是相当有眼光的,既然他在马头镇投资建了这么大的一个工厂,那证明这里确实能够提供这么多牛羊。

陶汉利问道:“苏书记,那这个屠宰基地已经进入建设阶段了?”

苏星晖点头道:“当然,这个屠宰基地已经征地完成,目前正在进行三通一平,等会儿我可以带几位到现场去看一下。”

于锐志道:“老陶,我跟你说过,苏星晖什么奇迹都能创造,什么你想不到的事情他都能做得出来,别说这个投资几亿的厂子,他在当镇长的时候,引进过一家投资十几亿的钢铁厂呢。”

陶汉林的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内地的镇长也能这么厉害?如果是沿海的镇长,他倒能相信,那里一个镇的产值十几二十亿根本算不了什么,可是峪林市这地方,根本算不上经济发达地区啊。

于锐志又说道:“所以啊,老陶、老王、老霍、老沈,你们几个在这里投资的话,不会上当的,我都投了一千多万在这里建了个皮具厂,现在已经在建厂房了,未必你们连我都不相信?”

于锐志以前做外贸的时候就认识过陶汉利,后来他搞皮具厂,也得了陶汉利不少帮忙,他为人豪爽,因此跟陶汉利他们几个关系也处得相当不错,他们对于锐志还是比较信任的。

陶汉利点头道:“于总,我们当然相信你,不过待会儿我们还是想去看看你的皮具厂和那个屠宰基地的情况。”

苏星晖点头答应:“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那待会儿我们就去吧。”

第六百四十章 万阳波的感慨

苏星晖陪着陶汉利等人先去了马阳村,屠宰基地准备建在那里,现在征地工作已经完成,在镇、村干部的努力下,加上老百姓都知道这个屠宰基地对他们的好处,因此,根本没有人狮子大开口,征地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这块地算是比较平整的,现在已经开进了几台建筑机械,正在做三通一平的工作。

这块地的旁边已经竖起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江城肉联集团昌山县屠宰基地项目的字样,比较详细的对这个项目进行了介绍,上面清楚的写到了这个项目全部建成以后年屠宰量将会达到五万头肉牛和一百万头山羊。

陶汉利等人又跟江城肉联集团留在马头镇现场的一位名叫赵守富的经理聊了一下,赵守富跟他们介绍了一下这个项目前前后后的一些情况,他的讲述倒是给了陶汉利他们比较大的信心。

毕竟江城肉联集团五亿资金要真金白银的投到马头镇来,这比什么都更加有说服力。

接下来,几人又去看了看于锐志的皮具厂的工地,这里已经在修建厂房了,再有几个月就能竣工,可以投产了。

于锐志道:“老陶,我这个厂子总不是假的吧?你赶紧投资,把厂子建在我这个厂子旁边,咱们做个邻居,该有多好?”

陶汉利点头道:“如果原材料充足的话,我是想在这里投资的。”

另外几个投资商也都点头说愿意在这里投资,他们现在正是想扩大投资,大展宏图的时候,对优质原材料是非常渴求的,既然这里能够提供这么大量的优质原材料,他们当然愿意在这里投资。

在后面的两天里,苏星晖和凌安国又陪着陶汉利几人,在昌山县的其它乡镇也跑了一遍,这些乡镇也同样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看了这些乡镇的情况,这些投资商对昌山县的信心更强了。

光是昌山县以后每年能够提供的原材料,已经足够他们这几个人的需要了。

就在于锐志带着这些皮革商人来到昌山县考察的时候,侯氏集团也在江城与江城市政府签订了投资两亿美元兴建一家侯氏电子有限公司的协议。

这个电子公司主要从事各种电子设备、元器件的技术开发以及制造,包括晶圆、芯片、各种通讯设备等等。

侯光弼本来是想要把这个公司建在苏星晖所在的昌山县的,不过苏星晖说昌山县的各种条件都不足以办这么一家电子公司,他让侯光弼把这个公司建在江城。

这是因为江城是一个特大城市,各种条件都非常好,特别是江城有着许多所大学,在人才的招聘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电子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招聘,在研发和制造方面,都需要相当多的人才,所以这家电子公司当然要建在江城了。

侯光弼让自己的二儿子侯达俊负责这个项目,苏星晖让侯达俊去跟陆正弘见了一面,然后由陆正弘将侯达俊引见给了江城市委书记万阳波和市长厉浩,绕过了江城市招商办。

万阳波和厉浩对这个项目都非常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亿美金的投资额,更因为这是一个高科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