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只要经济发展起来了,要不了几年,这些钱都能够挣回来。
想到这里,于抗战的豪气也起来了,他点头道:“你说得对啊,星晖,你都有这样的信心,我这个省委书记倒不能被你比下去了。”
苏星晖道:“只要您同意了我的想法,一些具体工作,我都可以去做,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跟铁道部、世界银行联系,您只需要在省里通过这个修建高铁的提案就可以了。”
于抗战点头道:“行啊,我现在越来越庆幸把你调到江右省来了,你一个人,顶得上十万大军啊!”
苏星晖修过两条高铁了,他跟铁道部、世界银行打交道都不是一回两回了,所以他在这几个地方人脉非常广,这些事情交给他,于抗战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苏星晖连忙又谦虚了几句。
于抗战道:“我让你提个要求,你却又送了我一份大礼啊,修高铁不能算你的要求,你还有什么要求要提的?”
苏星晖笑道:“我修高铁也是为了自己啊,祥州算是江右省最偏远的一个市了,没有高铁的话,经济很难发展起来啊。”
于抗战道:“那也不行,你还是再提个要求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苏星晖又是沉吟片刻之后道:“这样吧,于叔叔,您能不能把永利县委书记蒋志清调到祥州来?”
蒋志清是当初苏星晖在崇津县的时候提拔起来的一位得力手下,在苏星晖刚到崇津县的时候,蒋志清还只是一位县环保局的副局长,苏星晖看中了他,一直提拔他,在苏星晖离开崇津县的时候,蒋志清已经是一位副县级的干部了。
经过十来年的成长,蒋志清已经成为了一位县委书记,他现在在澄江市永利县,把那里也发展得很不错。
苏星晖现在手里确实没多少可用的人,所以,他想起了蒋志清,想要把他调到祥州来,这样,他便又多了一位得力的部下。
于抗战道:“他是你原来在崇津县的老部下吧?”
苏星晖点头道:“对,这个人很有能力,特别是有一身正气,我现在在祥州,正需要这样的人来帮我。”
于抗战道:“哦,他真有这么好?”
苏星晖便讲起了当初的一个故事,那是蒋志清刚刚被苏星晖提拔为崇津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时候,当时省委派出调查组对苏星晖进行调查,调查组的组长庞兴杰是当时省委书记的秘书。
庞兴杰到经济开发区对蒋志清进行调查的时候,使出浑身解数,威逼利诱,想要让蒋志清说苏星晖的坏话,可是蒋志清丝毫不惧庞兴杰的淫威,他硬顶庞兴杰,最终让庞兴杰失去了理智,做出了蠢事。
蒋志清的行为让庞兴杰最终无功而返,而苏星晖也是看到了蒋志清的一身正气,威武不能屈。
于抗战听了这个故事,感慨地点头道:“这很不容易啊,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在这样的时刻,才能更好地认清一个人啊!这也怪不得你想把他调到祥州来呢。”
苏星晖点头道:“是啊,当时我在崇津县的老部下不少,不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了。”
于抗战道:“行,你想把他放在哪个位置上?”
苏星晖道:“其实,他现在的资历,担任副市级干部都够了,不过我想把他放在市环保局局长的位置上,这是他的老本行,而且现在祥州环保局也很需要有他这样一位一身正气的局长。”
蒋志清担任县委书记已经有两年多了,而且他所处的澄江市经济发展比祥州市要好得多,按照地区差异,他调到祥州担任一名副市长是绝对够格的。
不过,苏星晖现在也确实需要一位好的环保局长,现在祥州的经济要想发展,跟环境保护一定会产生不小的矛盾,可是苏星晖又不希望破坏环境,这样的话,环保局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可是现在祥州市的环保局长韩和生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在能力上也是庸庸碌碌,没什么亮点,没有那种敢于把皇帝拉下马的魄力,所以过去祥州市的环境污染那么严重,韩和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苏星晖早就想把他换掉了,只不过没有合适的人选。
第两千零六十二章 要入乡随俗
现在既然于抗战让他提出要求,他便想着把蒋志清调到祥州来了,他是担任这个职务最合适的人选了。
只不过让蒋志清来担任一个环保局长,确实是有一点委屈他了,一个祥州的环保局长,份量肯定不如澄江的一个县委书记那么重,当然,苏星晖知道蒋志清不会在乎,而他也肯定不会亏待蒋志清。
只要蒋志清在这个位置上干得出色,苏星晖敢保证,最多一年时间,他就会把蒋志清推到副市长的位置上去。
于抗战点头道:“行,那就祥州环保局长,我会尽快下调令的。”
苏星晖高兴地说:“那就谢谢于叔叔了。”
于抗战摆了摆手道:“这么一点小要求,谢什么谢?要说谢的话,我才是更应该说谢谢的那个人呢。”
苏星晖问道:“于叔叔,您还没吃饭吧?”
现在已经是八点多钟了,苏星晖看到于抗战一直在办公室里,所以才有此问。
于抗战道:“已经吃过了,六点钟的时候小管去食堂给我打了一份饭。”
苏星晖道:“那您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能工作得太晚了。”
于抗战点头道:“好的,我知道了。”
苏星晖便也不再打扰于抗战,他起身告辞了,于抗战脸上挂着欣慰的微笑,起身将苏星晖送出了自己的办公室。
第二天的市委书记例会,于抗战露出了峥嵘,他要求全省的市委书记都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继续深化改革,按照中央精神,遵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自己辖区的经济。
于抗战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他的讲话,讲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所有的市委书记们都是面容严肃地听着他的讲话。
这些市委书记们当然知道,于抗战到江右来,不是来当老好人的,他一定会有一些大动作,而这一次的市委书记例会,应该就是他大动作的开始。
市委书记例会整整开了一天,中午吃了一顿工作餐,苏星晖也在席间跟其他一些市委书记都见了面,认识了一下。
这些市委书记们都知道苏星晖是于抗战的大将,特意从嶙山调过来的,而且他的岳父是陆正弘,他自己的政绩也是卓然不凡,因此,谁都不敢因为他年轻就轻视他,一个个对苏星晖都是很热情。
开完了例会,一些离洪州比较近的市委书记就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