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安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上车的时候他看到方中霖的脸色很凝重,就不想自讨没趣,不过一路上方中霖对嶙山市的城市建设还是很感兴趣的,跟苏星晖说了一路,下车的时候,方中霖的脸色就好看多了。
这也让钱建安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苏星晖还是有本事的,也只有他能够在方中霖面前侃侃而谈,而且能够让方中霖的脸色多云转晴了吧。
来到了市委大院的小会议室,方中霖听取了苏星晖和秦世诚的汇报,苏星晖不用说,那些数据都是张口就来,而分管民政、救灾工作的秦世诚的汇报同样是言之有物,显然对这项工作是做得非常扎实的,这让方中霖还是很满意的。
秦世诚的汇报结束之后,方中霖让人拿来了一张嶙山市区的最新地图,他找了一下,然后他选择了嶙山市区南部的一块地方,说要去那里看看灾情。
方中霖选择的是嶙山市目前最大的一块棚户区,以前那里是几个国有企业的地盘,这几个国有企业倒闭之后,留下了这块棚户区,那里跟所有倒闭的国有企业一样,原来的工人宿舍不够住,工人们结婚生子,人口越来越多,只能是自己搭建房子,天长日久就形成了这样的棚户区。
这种棚户区毫无居住质量可言,发生火灾的概率很大,而这么大的暴雪,将这些自己搭建的房子压垮的概率同样很大,所以,方中霖才会选择这片棚户区去看。
嶙山市之所以还留着这片棚户区,也是无奈之举,嶙山市的旧城改造工作量太大,苏星晖就来了这么几年,他也不是神仙,不可能把所有的棚户区都在一夜之间给改造完毕,嶙山市区南部的这片棚户区也就这样留了下来。
既然方中霖选择了要去看看这里,大家自然也不可能阻止他,而苏星晖心里更是坦坦荡荡,方中霖不管选择去看哪里,他都没什么意见。
大家便一起起身,上车去了那片棚户区。
这片棚户区是在城南,属于嶙山区管,因此,马跃进也一起跟着去了这片棚户区,毕竟这里是他的地盘,他最熟。
这里离城南并不是太远,因此,也就十来分钟,车队便开到了城南棚户区,相比于嶙山市区中心的繁华和热闹,这里就显得有一些破败和落寞,毕竟这里是棚户区,是曾经的国有企业倒闭之后留下来的一片区域。
虽然离市中心也就几公里,可是这里跟市中心仿佛是两个世界,方中霖下了车,脸色凝重的看着这里,这里也太破败了一点吧?
这整个城南棚户区基本上都是自己搭建的平房,由于房屋密度太大,所以显得很是拥挤,而且形成的道路都是小巷子,曲曲弯弯,跟迷宫一样,连小轿车都开不进去,最多只能开着摩托车或者骑着自行车进去。
当然,这种场景方中霖也没少见过,就算是在燕中市,这种棚户区现在也还是不少,因此,他也并没有大惊小怪,他只是默默的看着这里。
苏星晖道:“方书记,这里原来是嶙山化肥厂、嶙山玻璃厂、嶙山印刷厂、嶙山纸箱厂、嶙山铸造厂等几个厂的厂区,这边是他们的家属区慢慢形成的一片棚户区,面积大概有近十平方公里。”
方中霖微微点头道:“这几个厂现在都倒闭了吧?”
苏星晖道:“已经倒闭多年了。”
方中霖又是微微点头,他也没问这里为什么还没有进行改造,他当然知道,苏星晖把嶙山市的城建做到现在这种地步,已经算是相当厉害的了,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像嶙山城南的这片棚户区,面积这么大,涉及到这么多企业,这么多住户,想要改造,其复杂程度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也需要经过严密的论证和周密的准备之后才能下手。
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走访棚户区
方中霖从一条巷子口走了进去,大家都跟在了后边,苏星晖跟在了方中霖右后方半步的位置,随时准备扶住方中霖,因为方中霖毕竟也是六旬老人了,现在嶙山下过暴雪,地上有积雪,而这里的道路也没硬化,有一些凹凸不平,苏星晖得防着他摔倒。
要是省委书记在他们嶙山摔了一跤,那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这片棚户区的相关政府干部都赶到了,连居委会主任都到了,他对这块地方是最熟悉的,方中霖要问什么问题的话,他随时得准备回答。
不过,他从来没有见过省委书记这么大的干部,他有一些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到时候害得领导被批评,那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方中霖大步向前,突然趔趄了一下,苏星晖连忙扶住了方中霖的右胳膊道:“方书记,您小心,这里的道路都没有经过硬化,不是太平整。”
方中霖站稳了之后,笑着说:“看来这里的道路也有一些欺生啊!”
这个笑话并不好笑,不过大家还是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方中霖觉得有一些无趣,便在苏星晖的扶持之下,继续向前走去,苏星晖身手敏捷,对这里的地形也还比较熟,小心的指点着方中霖往什么地方走,方中霖也看着脚下,之后再没有发生被绊的事情了。
苏星晖对这里确实很熟,这一两年来,他已经来过这一带好些次了,他也想把这片嶙山市最大的棚户区给改造了,不过这片棚户区的改造难度确实太大了。
这片棚户区的面积有近十平方公里,如果改造拆迁的话,涉及到的居民近4万户,10万人,需要动用拆迁资金一百五十亿元左右,这哪怕对于现在的嶙山市,也是一个天数字了。
资金还在其次,只要苏星晖愿意,他到哪里都能找到这笔钱,何况拆迁过后的净地出让还可以回收一大半的资金呢,最大的问题还是这一次的拆迁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都让人有一种无处着手的感觉。
涉及到4万户,10万人的棚户区拆迁,听着都让人有一些头皮发麻,人性是复杂的,这一点苏星晖再清楚不过了,平时看上去非常好的人,到拆迁的时候也许就暴露出了本性,会跟你闹得不可开交。
苏星晖以前不管在哪里,都做过大量的征地、拆迁的工作,他对于人性的了解,太深刻了,他也处理过大量棘手的事务,越是这样,他越是知道这片棚户区拆迁的复杂性。
这片棚户区的拆迁,也是苏星晖主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