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9 章(1 / 1)

风流青云路 老周小王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越来越高,已经回到了零度以上,嶙山就像是一个苏醒过来的巨人一样,充满了活力,几乎在全市,都开始了工程建设。

嶙山市财政局的账户上,各种各样的资金都打了进来,在嶙山市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拥有过这么巨量的资金,这些资金,有中央拨款,有省政府的拨款,有省国有资产管理集团的融资,有世界银行的融资,还有其它途径的融资。

这么巨量的资金涌入,也保证了嶙山市各项工程建设的进度,每个工程施工的现场,几乎是苏星晖每一次去看,都会有着明显的变化,这就叫做日新月异,无论是谁,只要有眼睛,都看得到嶙山市在变得越来越好。

而就在这个时候,省政府又给嶙山市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三月下旬,燕北省政府宣布,嶙山市被确定为燕北省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将会得到省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全力支持嶙山市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这些政策,包括财政收入上交和返还方面的特殊待遇,对高科技产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在基础建设方面的资金扶持,以及人才和科研方面的倾斜。

这个消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嶙山市的经济发展一下子有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态势,各种各样的投资商一下子涌到了嶙山市,而各色人才也都随着嶙山市的人才引进政策来到了嶙山,在这里寻找机会。

省政府的决策也让不少人对嶙山市侧目而视,他们很不甘心,为什么嶙山市的经济基础这么差,也能成为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呢?

特别是其它gdp排名在嶙山之上的那些城市,他们很不服气,他们为什么就得不到这样的待遇?

不过,省政府的理由也很充分,让他们无话可说。

首先,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一般来说,要离省会城市一百五十公里以上,这样才能带动本省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要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嶙山市去年四个多月的时间,引进外来资本三百多亿,这样的本事谁有?谁有这个本事,也可以给他这样的待遇。

这个理由很强大,让那些城市的领导一下子没话说了,是啊,谁有这样的本事?一到嶙山才几个月时间就引进外来投资三百多亿,给他们一年时间,他们也没有这种本事啊!

嶙山市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消息,对嶙山学院也是一个利好消息,这让他们引进人才也容易了许多,这段时间,他们在杨元申教授的帮助下,不断完善着他们申报升格大学的各项条件。

现在卡着他们升格大学的主要条件之一,就是学校里的教授人数不足,比例也不够,但是随着嶙山市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加上杨元申教授的巨大影响力,这几个月来,嶙山学院也引进了不少人才,让嶙山学院的师资力量在迅速得到加强。

这让谢文匡喜上眉梢,有了杨元申这位大牛的加盟,看来嶙山学院想要升格成本科大学,是指日可待啊。

这一天,谢文匡也来到了苏星晖的办公室,说是今年嶙山学院就准备向教育部申报,升格成本科大学,而且成功的希望相当大,因为杨元申的加盟,给了他们很多指点,现在嶙山学院的各种条件基本上都能够满足教育部的要求了。

苏星晖听了之后也很欣慰,对于嶙山来说,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在文教卫生方面的提升也是有必要的,所以,能够有一所本科大学,当然是最好了。

现在的宝州市,都快有第二所本科大学了,因为宝州师范大学据说今年也要申报升格本科大学,而且据说升格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为宝州师范大学这几年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所以各项条件也基本上达标了。

如果宝州市有了两所本科大学,而嶙山一所都没有的话,那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苏星晖当即表示,嶙山市政府将会对嶙山学院的升格全力支持,特别是那些硬件设施方面的条件,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嶙山市政府可以增加拨款,让嶙山学院对硬件设施进行升级。

这让谢文匡也是非常高兴,嶙山学院现在想要升格成本科大学,确实在一些硬件设施方面需要进一步升级,因为嶙山市过去的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所以对学校的拨款投资也比较有限,让嶙山学院的一些硬件设施也有一些落后。

现在虽然他们的分数能够勉强达标,但是如果市政府能够多拨一些款的话,把硬件设施好好升级一下,那么升格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

谢文匡便向苏星晖提出了要把学校的一些科研设施和仪器进行升级的要求,嶙山学校在这方面的条件还是比较差的。

苏星晖让谢文匡打个报告到市政府,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市政府都会满足他们的,他让谢文匡把学校升格的工作当成今年最重要的工作去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市政府就将是嶙山学院最坚强的后盾。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曹元皓的烦恼

这段时间,嶙山市常务副市长曹元皓真的很烦,他烦的当然就是手里没什么权力了。

本来常务副市长的分管工作是市政府机关、财政局等比较重要的工作,不过曹元皓自从到京城跑项目回来之后,就发现,他好像有些使唤不动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翁景曜和财政局局长范宜春。

翁景曜在前任市长引咎辞职之后,就有一些忧心忡忡,生怕自己被苏星晖换了,要知道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这个位置在正处级的干部里,算是含金量最大的一个之一了,而这个位置一般来说,都是市长的心腹。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苏星晖成了新任市长,谁知道他会不会再选一个人来当这个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呢,毕竟这是市长的大管家。

因此,翁景曜这几个月一直谨言慎行,也极力想要让苏星晖对他产生好的印象,就是为了保住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这个位置。

他的努力看来还是起了一些效果的,至少,在这一次的干部调整当中,他并没有被调整到其它地方去,而是留在了市政府办公室,继续担任了办公室主任。

翁景曜自然知道,他的留任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完全是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