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成为了中国网络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公司,现在却解了他的危难,这步棋发挥了作用,而且以后还将发挥巨大作用。
苏星晖对侯文昌道:“文昌,谢谢你了,如果不是你的话,这事还真不太好办呢。”
侯文昌笑道:“我这还不是应该做的?现在这事慢慢控制住了热度了,不过也怕他们再次请水军把这事再炒热,总有一些水军公司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所以还是要想办法反击,要不然事情让你家里人知道,对他们总归有一些影响的。”
苏星晖当然知道,他别的都不怕,就怕这事从网络世界里辐射到现实世界当中,让他家里人知道了,虽然他们都知道事实真相,可是对他们总归是一种困扰。
苏星晖道:“这个我知道,肯定是要反击的,发这个帖子的人是我的同学,十月份那次我回上俊,跟他们聚会过一次,他想让我帮他打招呼要工程,我没答应,所以就得罪了他,这一次我不会再对他客气了。”
侯文昌道:“那这家伙也够无耻的了,为了这种事情,就发帖诽谤自己的同学,这种事情还真没几个人干得出来,这种人可不能轻饶了他。”
苏星晖点头道:“这次绝不会轻饶了他,以往还念着同学的情谊,现在他已经这样做了,也不必念什么旧情了。倒是游嘉瑜那里,你不是埋了木马吗?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侯文昌笑道:“你还别说,还真有不少有趣的发现,游嘉瑜这小子别看表面上道貌岸然的,他背地里挺变态的,他喜欢看的东西都不是正常的东西,口味挺重的,他的这些行为都被我们记录了下来。”
苏星晖不禁都有一些愕然了,游嘉瑜还有这样的一面吗?他好歹也是京城大学的高材生,是个天才啊!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释然了,并不是天才就不能喜欢这种变态的东西嘛。
侯文昌笑着说:“他这么久给别人发的一些邮件,可是很精彩的,什么时候我给你看看,你就知道这小子有多变态了。”
苏星晖想象得到,侯文昌说的变态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打了一个冷战道:“算了,还是不要给我看了,我怕恶心。”
侯文昌道:“确实是挺恶心的,你不想看就算了。不过有些东西你肯定会很感兴趣的,关系到游嘉瑜公司的主要业务,这些业务很有意思。”
果然,苏星晖一下子起了兴趣,游嘉瑜公司的主要业务?他到底是做些什么业务的呢?苏星晖道:“这个你给我详细讲一下。”
侯文昌便给苏星晖详细讲了一下游嘉瑜公司的一些主要业务,这都是从游嘉瑜给别人发的邮件里面发现的。
两人也就商量了一下,该如何对付游嘉瑜和田晓鹏这两个小人的章程。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第一批搬迁户
经过侯文昌的出手,网络上的那个帖子热度在持续降温中,没几天,这个帖子就基本上没人提起了。
网友们的关注点永远都是在不断转移的,他们的关注点不会永远在一个帖子上面,正好这几天,出现了一个大明星离婚的八卦新闻,网友们的关注点马上就转移到了那件娱乐圈的八卦新闻上去。
苏星晖的这个帖子也总算是没有给他的家人造成什么困扰,这让苏星晖松了一口气,他的精力也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时间已经进入了十二月份,崇津县新区的建设情况进展得非常顺利,好几个机关单位的新办公楼竣工,好几个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楼盘也竣工了,那些退耕还湖的移民可以搬迁到新房子里了。
而最早搬进新房子的就是净堡村的村民了,这也是因为他们最早跟县政府签订了退耕还湖的搬迁协议,所以他们也就最早对楼盘进行了选择,现在当然也就最早搬了。
这一天,苏星晖特意来到了净堡村,因为这一天,净堡村有几十户人家要搬迁了,他们是净堡村第一批搬迁的人家,也是整个崇津县第一批搬迁的人家,更是全国退耕还湖里第一批搬迁的人家,这一天是具有纪念意义的。
因为这样,中央电视台都特意派出了摄制组,来把这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候给录制下来,而且会在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里对此进行报道。
这已经不是崇津县第一次上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了,在今年抗洪抢险的时候,崇津县就数次登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荧幕,好好在中央电视台上露了几回脸。
苏星晖是跟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一起来到净堡村的,当他们来到净堡村的时候,他们看到,净堡村好多人家都是喜气洋洋的,他们正把家里的家具往县政府派来帮他们搬家的卡车上搬呢。
虽然当初在动员们他们搬迁的时候,他们有一些不情愿,觉得故土难离,可是他们已经看到了新房子,一想到以后他们就能住上楼房了,他们那个高兴就别提了。
苏星晖走向了其中一户人家的家门口,这户人家正是跟苏星晖比较熟悉的那位吴大爷的家,吴大爷正在门口指挥大家搬家具呢,虽然他们家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有句俗话叫破家值万贯,家里的东西啊,他们什么都舍不得扔。
苏星晖喊了一声“吴大爷”,吴大爷回过了头,他看到苏星晖来了,高兴的说:“县长来了啊,谢谢县长,还给我们派来了车,帮我们搬家呢。”
苏星晖笑道:“你们是全国第一批搬迁的人家,所以才有这种优待啊,这也是应该的,你们支持了政府的工作嘛。”
吴大爷呵呵笑道:“有你这么好的县长,你的工作我们当然应该支持了。”
苏星晖问道:“家里的东西都清理好了吧?”
吴大爷点头道:“清理好了,该卖的都卖了,该扔的都扔了,现在这些,实在是舍不得卖,也舍不得扔的了。”
苏星晖看了看,搬到卡车上的除了家具等物之外,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那种大木盆,木桶,柳条编的簸箕,甚至一些农具都被搬上了车。
苏星晖问道:“吴大爷,你们以后就住楼房了,再也不用种地了,这些农具还搬过去干什么?”
吴大爷道:“我们响应政府的号召,把家里的粮食什么全卖了,只留了点口粮,那些鸡鸭猪羊什么的也都卖了,说是楼房不能养这些,还有些东西该扔的也扔了,不过这些农具我们使了一辈子了,实在舍不得卖,也舍不得扔,就带过去,放在家里,也算是留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