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3 章(1 / 1)

风流青云路 老周小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少,他们能不激动吗?

现在苏星晖在崇津县的声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苏星晖到崇津县之后,为老百姓干了多少实事啊。

他一来就是修堤,使用了大批当地的劳力,让这些老百姓增加了一笔不菲的收入,然后他在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引来了大批企业,将要增加的就业岗位数以万计。

接下来他又给那些血吸虫病人免费治疗,还请来了专家团,让这些血吸虫病人的病大有好转,让他们又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他还改造旧城,修建新区,重修道路,新修长江大桥,让崇津县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

现在,他竟然还取消了农业税和提留统筹,这让崇津县的老百姓怎么能不念他的好呢?

当下就有农民在自己家里给苏星晖立起了长生牌位,当然,他们也知道,共产党不兴这一套,所以他们只在自己家里偷偷摸摸的给苏星晖立长生牌位,不敢让别人知道,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自己家里为苏星晖祈福。

当然,取消农业税和提留统筹,在崇津县还是引起了不少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崇津县是一个贫困县,农业县,现在就取消农业税和提留统筹,是不是太激进了一点?

过去崇津县全县的财政收入几乎有六成以上都来自于农业税,现在突然这么一取消,那崇津县今年的财政收入该怎么办?

虽然说中央的政策也是要取消农业税,可是中央不是给了五年的时间作为缓冲期吗?那崇津县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这缓冲期啊,为什么这么快就取消农业税?这不是标新立异吗?

反对苏星晖的声音不少,包括常务副县长孟令国、县委书记袁义福在内的诸多领导都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当然,由于苏星晖现在声望颇高,他们反对得也不算激烈,只是在常委会上委婉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是,苏星晖取消农业税和提留统筹的过程还是颇为艰难。

在常委会上,孟令国道:“苏县长,现在取消农业税和提留统筹,是不是太快了一点?中央不是还留出了几年的缓冲期吗?现在县里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都来自于农业,一旦取消了农业税和提留统筹,财政收入多了这么大一个窟窿,可怎么填得上啊?”

上一次在管委会主任的人选问题上支持了苏星晖的颜祥玉,这一次都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也很正常,颜祥玉虽然是县委常委,但是她最主要的职务是城关镇党委书记,她当然首先要关注城关镇的利益了。

现在的城关镇,虽然来自农业的财政收入比例比其它乡镇低一些,但是同样也超过了百分之四十,这对城关镇的财政收入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了,一旦取消,城关镇今年的财政收入立马就要下降很大一块了。

颜祥玉道:“县长,我也同意取消农业税和提留统筹,不过你看是不是再缓个两年,这样一下子就取消,太急了吧?总得让我们下面的乡镇有一个缓冲的时间。”

县委副书记廖琨道:“是啊,苏县长,城关镇还好,可是县里很多乡镇,来自农业的财政收入占了他们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八十,这一旦取消了,他们可怎么办啊?”

其他几名常委也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大部分都是反对的声音。

袁义福冷眼旁观了一阵,这时候他慢悠悠的开口了:“县长,我看这取消农业税的事情,是不是再缓个一两年,大家反对声音这么大,而且确实是有现实的困难嘛。”

苏星晖环视了一下会场,他问道:“大家还有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如果没有了,我就来做个解释吧。”

今天苏星晖准备自己来给大家做解释了,他并不想让聂鑫、贺建鹏他们替自己打头炮,因为这样的事情只有他自己能够解释得清楚,聂鑫和贺建鹏他们自己都有疑虑,让他们来解释,并不是一个好的主意。

大家都沉默着,苏星晖等了一两分钟,便开口了。

“中国的农民,交皇粮已经交了几千年,而新中国的农业,为新中国的建设更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点,想必我们在座的各位都非常清楚!”

所有人都继续沉默,在这一点上,他们当然清楚了,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来,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价格有着巨大的剪刀差,而且农民还承受着沉重的农业税负担,可以说,新中国的工业从无到有,是农业哺育了工业。

这一点可能平民百姓看不清楚,可是作为国家领导干部的他们也会不清楚吗?他们很清楚,可是这个农业税和提留统筹关系到太大的利益了,他们反对也是很正常的。

“农民的牺牲已经足够了,而现在的农民过的是什么日子,想必在座的各位也会很清楚,他们是中国各阶层里日子过得最艰难的一群人,这样的状况,亟需改变!”

苏星晖的话掷地有声,大家都说不出话来了,他们反对的理由都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的,却没有一个人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农民是中国人数最多的阶层,也是作出最大贡献的阶层,可是他们的利益却往往被牺牲和忽略了。

而且这种牺牲和忽略往往都是习惯性的,大家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越是这样,其实就越可怕,代表着农民的利益已经完全被忽视,没人管了。

这种事情虽然已经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当真正有人站出来为农民说话的时候,他们却再也找不到理由反驳了。

他们能怎么反驳呢?他们说农民就应该这样被牺牲?他们说农民就应该受穷?这样的话只能在心里说说罢了,谁也没有这个勇气把它宣诸于口,如果那样说了,他将会成为无数人的公敌。

千夫所指的滋味,并不好受。

第九百二十四章 成敏行

为农民说的话,苏星晖并没有再说,说了这几句话,已经足够了,足够让他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了,再说多了的话,反而适得其反,让人觉得他矫情。

苏星晖道:“至于财政收入的问题,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在一九九八年,我保证崇津县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在一九九七年的基础上,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苏星晖的话,语惊四座,几乎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苏星晖的话是什么概念?大家稍微想一想,就能够算得出来,苏星晖的话实现的难度有多么大了。

一九九六年,崇津县的财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