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1 / 1)

重回下岗时代 肖邦乱弹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点毛病。

可就是他的这点小小的坏,又让人特别值得留恋,事后回想都忍不住偷偷地笑出声来。

徐洁当然盼着永远和刘万程在一起,永远不分开。可是,刘万程却有更高的志向。他要去南方,挣更多的钱,来改善他和徐洁将来的生活。他不要做整日辛苦劳累的穷人,他要做富人,要享受生活。

要是他突然就这样走了,去了南方,扔下她一个人,她能受得了吗?可她又实在不好意思说不让他走。

但愿张厂长能有办法把他留住!可老张是个虎脾气,对付别人行,对付胶皮糖一样,拉不长揉不断的刘万程,恐怕不好办。这人眼珠一转就一坏主意,老张虽然年纪大,也不见得能降住他。

唉,他要真走了,自己可怎么办呀?

整整一上午,徐洁就光顾着回想和刘万程礼拜天呆一天的所有甜蜜了。

但接着就联想到一月期限将到,刘万程就会离开,把他带给她的这些甜蜜一并带走,心里就止不住地难过。

他走了以后,真的会永远记得她,不会变心么?他需要在外面奋斗多少年,才可以回来接自己过去?

就这么胡思乱想着,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一大半。

车工组对过,安全通道另一侧,是铣刨工段。和她车床对着的,是苏媛媛操做的万能工具铣床。

苏媛媛那边组里也是女工少,同组的为了争活干搞的关系不好。所以休息的时候,苏媛媛一般会跑到徐洁这边来找她说话,倒不愿意和同组的女工在一起。

徐洁老实,除了对男工有戒心以外,对女工还是挺好。苏媛媛比她大不少,是老工人,她还是很尊重人家,一口一个“苏师傅”的喊着,所以苏媛媛对她也不错,愿意和她在一起说个悄悄话。

十一点钟的时候,苏媛媛嫌给她的工件工时少,跑去车间办公室那边,找定额员给加工时。

一会儿的功夫,她就从那边跑回来了,直接冲着徐洁的车床去了。

徐洁正在操做车床干活,噪声很大,没有注意到苏媛媛过来。

苏媛媛就拿起徐洁导轨上锁尾座的扳手,敲徐洁的车床尾座。

徐洁抬头,看苏媛媛的表情,知道是要和她说话,就压下开关杠,关了电机,也看着苏媛媛。

苏媛媛跑到她对面喊:“早上总厂来一大堆当官的,知道干什么来了吗?”

徐洁茫然地摇摇头,这和她有什么关系?

苏媛媛就又喊:“来给咱们分厂任命副厂长!知道谁当副厂长了吗?”

徐洁更是糊涂了,依旧摇头。反正不是她,更不可能是你苏媛媛,你这么激动干啥?

看徐洁无动于衷,苏媛媛就大喊:“刘万程!新提的副厂长是刘万程!”

徐洁就呆了。

昨天刘万程和她呆了溜溜儿一整天,有这种事儿他怎么不和她说呢?再说,他不是要去南方的吗?

这个苏媛媛,为什么专门跑来告诉她这个?难道,自己和刘万程的事,让她看出来了?

其实,恐怕刘万程自己都不知道,他是个很遵守原则的人。厂里的事,需要保密的,他出了厂门就会主动忘记,一字不提,这也是他干十几年科长养成的习惯。

以前和高秀菊在一起过了二十年,刘万程也从没有把厂里工作的事情,带到家里来和高秀菊说过。

工作上的事情,杂七杂八,高秀菊没兴趣,他也懒得说。

和徐洁在一起,他延续了过去的习惯。有时候,徐洁喜欢说自己工作当中的事,刘万程只是听着,偶尔评价几句,也仅仅只限于徐洁的工作,与自己的工作无关。

他是个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十分清楚的人,不希望二者之间有任何的互相影响和瓜葛。

所以,和徐洁呆一个礼拜天,他们就是疯玩,享受这一天完全属于他们俩的自由和甜蜜。

自己不去南方,要干副厂长的事,他不跟徐洁说,也不是要给徐洁一个惊喜。一是因为还没有正式宣布,二是他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和徐洁在一起的时候,选择性地故意遗忘了。

而在这前一天,他还和张年发一起去了减速机厂。

张年发考虑自己嘴上的功夫,没有刘万程厉害,琢磨半天,还是带着刘万程保险一些。

他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刘万程早就知道对方要什么,和减速机厂的负责人谈的十分投机,因为他早就了解他们的难处。

他们也面临着南方小企业低成本产品的激烈竞争,总是吹嘘自己的国企大品牌耐用,可以用一辈子没有用处,客户要的是便宜、供货及时,服务到位。

于是,就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什么是合理耐用度,品牌效应与绝对质量的关系,售后服务的配置原则,各岗位专业人才的培养,双方竟然从办公室谈到饭桌上,然后再谈到办公室,整整谈了一天,听得张年发一愣一愣的。

这个刘万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变的,他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

31.生产例会

减速机厂是区属企业,规模比江山机器厂小的多,他们面临的生存危机更加严重,厂里已经有接近一半的工人下岗了。即便是这样,仍旧是入不敷出。

所以,危机对他们来说,就在眼前,更加迫切。厂里剩下的这些人,就指望着卖减速机吃饭。可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卖出去收不回钱来,裁员一半,还是不能扭转危机。虽然也是公有制企业,但挣钱吃饭是当务之急呀,他们宁愿同刘万程说点实际的,也不愿意整天让刘勇拉着吃吃喝喝。

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多年的朋友,碍于面子,再加上工厂不是自己的,属于集体,损失点就损失点。

抱着这样的心理,看在刘勇整日请他们吃喝的份上,他们才将好多零件仍旧委托给二分厂加工。但介于成本,他们还是在逐渐减少给二分厂的批量。

江山机器厂终于来了个谈实际问题的干部,他们是真心欢迎的。后来谈的投机,减速机厂的负责人实话实说,如果到明年开春,二分厂再不能降低价格,他们可能就不再合作了。虽然碍于友情,但这么高的价格,他们实在是负担不起了。

张年发听了,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失去减速机厂这个大客户,二分厂一多半的产品就没有了,多数工人没有活干,只能下岗!

其实刘万程早知道这个事实,他跟着张年发过来,就是要将这个以前已经发生了的事实,给彻底扭转过来。只有先摆平减速机厂这一头,回过头来,他才能踏踏实实地回去试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