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1 / 1)

当妻子重生后 铭净 2812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79章

  众人没在凤凰村呆多久, 天气不好的缘故,很快便选择离开。张钰青察觉到陈北生一连好几天情绪低落,她安慰了一下, 大概是听了进去,他又恢复了以前温雅开朗模样。

  第九厂架了新的生产线, 生产的是硅胶娃娃, 做出来后, 其中, 陈北生送给了张钰青一个憨态可掬,能眨眼睛,一头金发, 并且斜抱着就能闭眼睛的娃娃。

  张钰青不可思议地惊呼:“你们厂生产的?”

  陈北生点头:“你说的,做铁皮玩具不是长久之计, 我觉得也对,市场这边确实已经出现疲劳, 特别是最近出口到国外的几批货, 客诉多, 铁皮玩具太锋利伤人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我猜用不了多久,国外就不会再要我们的产品,所以我只能另辟蹊径。”

  张钰青笑了起来:“你改了生产方向, 就没有人反对?”

  陈北生苦笑:“怎么没有, 大家都反对,总厂那边也不看好, 让我悠着点。”

  说到这里, 他眼里却异常坚定:“如果不改变,就没有钱, 没有钱,第九厂还是会倒闭,我别无选择。”

  张钰青对陈北生充满同情:“你也够倒霉的,王常福联合会计,把厂里的钱都给贪空了,等你来接手,就剩下一个烂摊子。”

  这些事情,陈北生在几个月前,就和张钰青提过一次。

  不过,对于这点困难,陈北生倒是不在意,他笑道:“娃娃身上的衣服,你们厂能不能生产?”

  “啊?”

  瞧见张钰青整个人傻住,陈北生笑容更明朗:“你应该愿意接下我们厂的订单吧,别看现在产量低,但这硅胶娃娃投入市场,成绩如何,很快就能见分晓的。”

  “好好好!”张钰青一脸财迷,“我们厂接这个单子,你要多少,我做多少。”

  第一笔最大订单,就这样产生。

  张钰青去了临峰制衣厂,又招了五个熟练工,她自己设计制作了十多套硅胶小娃娃穿的衣服,得到陈北生厂里的干部们一致认可,她便加足马力的生产,短短两个星期,就生产出了五千套小娃娃的衣服。

  临近过年还有二十天,张钰青置办年货时,去了一趟百货商店,看到货架子上的几个穿着喜庆红衣裳的硅胶娃娃,她成就感十足。

  一个个小姑娘伸手要买。

  那些双职工家庭,手头比较宽裕的父母,还真就舍得掏二十多块钱,咬牙给闺女买一个,销售非常火爆。

  提着大包小包回到陈北生的宿舍,张钰青笑得合不拢嘴,没有理会那个看她不顺眼的未来婆婆,一边给陈小起和陈小南换新衣服,一边和陈北生说百货商店销售的盛况。

  “我才站了十五分钟,顾客就买走了五个娃娃,你们厂今年有了它,一定能彻底扭转局势。”

  陈北生不骄不躁,笑着点头:“那挺不错。”

  陈小起摸着漂亮的小棉袄,踢了踢崭新小皮鞋,她羞涩地问:“钰青阿姨,这个很贵的吧?”

  “嘿嘿。”陈小南不会问这些,对于小胖墩儿来说,穿新衣服,和穿破破烂烂的衣服没区别,他只对吃感兴趣,才刚换了衣服,就噔噔跑去桌上,垫着脚尖拿了两块灯芯糕,吃得嘴里鼓鼓的,学着姐姐那样问一嘴:“好吃,贵吗?”

  张钰青笑着摸摸他们的头:“不贵,你们的叔叔啊,给了钰青阿姨大订单,所以你们不用担心阿姨买不起。”

  两个娃娃都知道钰青阿姨开了一个制衣厂,懵懵懂懂地点点头。

  旁边那个正要讽刺几句的朱音菊讪讪地闭了嘴。

  十分不是滋味地坐在椅子上,吃了一块灯芯糕,嫌弃太甜腻,就没有再吃第二块。

  外面院子里,谷晨骑着二八大杠回来,扶把手上面架着一个木桶,他把桶取下来,笑哈哈跑进来:“我和杨顺去海上,捞了螃蟹和虾,今天加餐。”

  张钰青看一眼,鲜活的虾跳来跳去,大青蟹巴掌大一只,她指挥道:“你去把螃蟹刷干净,等下我来做。”

  “行啊!”痴迷于赶海的谷晨提着桶去干活。

  朱音菊气得胸口疼,狠狠瞪了张钰青一眼:“死丫头,你到底知不知道他什么身份?”

  也不等张钰青回答,朱音菊上赶着跑去厨房帮忙。

  犹如哄小婴儿似的,让谷晨去休息,同时还想抢活,可人家谷晨干得起劲,认真拒绝了她。

  最近一个月,他被陈北生以及张钰青调教了出来,想要吃,就得干活,管你是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不干就滚蛋。

  见这个烦人的阿姨,想害他被教育,谷晨便有些不耐烦:“不用,您出去呗,真的很碍事!”

  一瞬间,厨房除了刷洗的声音,就没了其它声响。

  张钰青偷笑了一声,张罗着去一趟乡下老家,她一个人孤孤单单,是不打算在乡里过年的,于是就把卫生搞了一下,把杂草全部扯干净。

  最近有钱,前些天联系了一个小型施工队,今天她过来没多久,那些工人过来给她家的院子全部倒上水泥,这样下次回来就没有这么累。

  说到挣钱,除去还钱,今年张钰青还挣了一万五,成了报纸上货真价实的万元户。

  前些天,临峰镇的新镇长说上面有任务,要给万元户颁奖,并且记者还要来采访,以此来鼓励老百姓们早日脱贫致富。

  可万元户名额多,人少,让她必须凑个数,张钰青知道瞒不过干部的眼睛,干脆应承了下来,打算明天去接受采访。

  村长的老婆笑呵呵地走进屋,大声道:“钰青呐,你上次让我送的棉花,我都去送了,咱们村,那几家五保户都不肯白要,拿了钱,喏,你收着吧——”

  一沓子分票和毛票出现在言秀红的手里。

  张钰青只好接过去:“我知道咱们村很多老人不方便,想着能帮一把是一把,就买了棉花回来,但我一个小丫头去送,他们肯定不要,所以我只能拜托秀红婶子,劳烦您走了这么多趟,辛苦了啊!”

  言秀红笑着摆摆手:“你给我男人减轻了工作负担,我还得感谢你呢。况且,哪个冬天,村里不死老人的?如果家里没点厚衣服,那死的只会更多,你不也给了我十斤棉花嘛,家里的老老小小小,都多了一身棉袄哩。”

  今年棉花减产,全国大部分地方只能凭票购买,可农村人没地方弄票。

  言秀红本来还在发愁,后来张钰青送来了棉花,帮了她很大的忙,她感激万分。

  瞧见施工队的,很快倒好水泥,言秀红稀罕得不得了:“整个海钩子村,也就你家和张二牛家在院子里倒了水泥,啧啧,这地啊,以后都不会长杂草咯!”

  张钰青作出无奈表情:“我也是没办法,每次回来,这草长得比人还高,都不好进屋。”

  住在不远处的几户人家,听见这边声音嘈杂,也跑过来看热闹。

  瞧见那院子里光溜溜一片,水泥被工人抹开,一片平坦,羡慕得直感叹。

  “好呀,真好,这能读书识字的,就是好!”

  “看上去,干净着哩,下雨天,也不怕!”

  “钰青丫头有出息哟!”

  都是乡里乡亲,张钰青又常年不在家,以后,还得麻烦大家帮忙照看老宅,她不停散烟,快速发糖,倒茶,一众乡亲都在问她是不是发了财。

  “没有发财,为了开服装厂,我向舅舅借了不少钱。”

  随便扯了个谎搪塞过去。

  乡亲们嫉妒的眼神消失不见,转而变成关切:“那你压力挺大吧,这厂不好开!”

  张钰青笑道:“是啊,我压力大,怕还不上钱,晚上都睡不着呐。”

  乡亲们点点头,没了小心思,不停夸奖张钰青有魄力,有本事,小小年纪,心思就特别活络,不像他们家丫头和小子,一个个只会吃白饭。

  工人多,院子里倒水泥不过两个小时,张钰青结算了工钱,离开时,又给众人散了烟,发了糖,大家都称赞张钰青会做人。

  离开老家,张钰青的车框里,装满了乡亲们送的蔬菜瓜果。

  新鲜的蔬菜,颜色漂亮,一点都不蔫。

  如果不是没时间,张钰青都想自己种菜,城里的蔬菜要用抢,且种类少,有股怪怪的味道,听说奸商头天晚上泡过水,第二天就会压秤,都没了蔬菜的本味。

  傍晚来到陈北生的宿舍。

  张钰青停好单车,看到一个身材高挑穿着时髦的女性,一手抱着娃儿,一手指着朱音菊的鼻子骂。

  “你以为我像你这个自私鬼?和男人离婚,不光孩子不要,还把家里的钱掏空,你怎么不怕我们饿死?现在假惺惺来表演母女情深,晚啦,走开!”

  “你这丫头,怎么说话的,妈也是为你好,你和丰家的小子,离了婚,就不该带孩子走,而且还是个儿子,以后你还咋嫁人?”

  “你以为我是你,离了男人就不能活?我有工作,有钱,请得起保姆!”

  小男娃儿才两岁左右,穿着可爱的小老虎棉袄,连衣帽被母亲扣在小脑门上,小家伙嫌弃热,用力扯开,不哭闹,母亲和外婆吵吵嚷嚷,他根本不怕,一双亮亮的眼珠子,咕噜噜乱看,瞧见张钰青提着一个大布兜迟疑走过来,他就咽了咽口水,突然伸出一双肉胳膊:“姨,抱抱。”

  几双眼睛同时看向张钰青。

  张钰青挎着布袋子,尴尬笑了笑。

  陈北娟仔细打量张钰青,乌黑长直发,精致鹅蛋脸,穿着红色风衣,红色紧身裤,脚下是一双长筒红皮靴,深红色不显突兀,相反,特别衬雪白肤色。

  下一刻,孩子转手递过来,陈北娟霸气道:“来,让你未来舅妈抱你,别影响我和你外婆吵架——”

  张钰青慌忙抱住孩子,小嘴弯成了O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