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1)

当妻子重生后 铭净 350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1章

  这事, 越早查出来越好,好在发现得及时,也能尽快遏制, 张钰青不停地安慰钱英。

  临走前,陈北生和马华翔说:“马叔, 我想起了公安局那边有个王志, 是我们副厂长的一个侄子, 您注意一下他。”

  “你们的副厂长, 是王常福?”马华翔蹙眉,“我们最近一直在调查他的事!”

  陈北生:“我也在查他,我师父坐牢, 和他脱不了干系!”

  马华翔叮嘱:“当心点,这是个老奸巨猾的狐狸, 别着了他的道。”

  快到工作时间,马华翔坐车去上班, 很镇定, 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走进了公安局。

  ……

  张钰青在钱英的万分感谢中, 领着孩子回了乡下,过没两天,“一帆风顺”四个表哥, 除了一哥在开火车, 不能来,其他三个都精神旺盛地跑来, 准备帮她干活!

  得知今年不种冬小麦, 三个表哥就拿着新买的地笼准备下海。

  而那些地笼是可以捕虾的,旗峰岛的虾好吃, 甜甜的,口感鲜糯,只是一般很少有渔民会去捕捞。

  浅海附近,岩礁多的地方,虾也多,但太小,值不了几个钱。它们喜在岩礁缝隙、石洞或珊瑚窟窿内活动。现在城里人,主要还是想用钱买肉吃,吃虾的,可能也会有,不过很少。

  所以收虾的贩子不是特别多,但能捞到“中国龙虾”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一只大的有七八两重,太稀少的缘故,能卖出一块钱的高价!

  张钰青瞧见两个哥哥去烧锅炉后,变瘦不少,顺子哥脸变得黑红,风哥脖子那里是青紫色,一问才知道,是被倒下来的铁架子砸到了脖子,明明很疼,两个表哥却笑得很灿烂。

  “要带他俩到旗峰岛放地笼?不行不行,你们粗心,孩子掉水里,都不一定知道。”

  “放心,一定给你安全送回来,听说小娃第一次去,运气会很好,多放几个地笼,万一能捕到龙虾,咱们回来就加餐!”

  陈小南眼巴巴瞅着:“对,赚钱钱。”

  陈小起可怜兮兮看她:“钰青阿姨……”

  张钰青拿两个孩子没辙,孩子现在对赚钱有瘾。

  “那别光顾着放地笼,也要注意一下船上的娃儿,早去早回。”

  两个孩子开心得转圈圈:“谢谢钰青阿姨!”

  四个人,带了十多条地笼,围在旗峰岛附近海域捕龙虾,这边放几个,那边放几个,两个孩子瞎指挥,就出来玩一玩,压根没有抱希望。

  杨顺以前不是没放过地笼,那大龙虾很难找,基本都是一些小海虾。

  小海虾多到吃不完,晒干倒是可以保存起来慢慢吃,可是天天吃也就那个味儿。

  ……

  此时。

  张钰青在家里做玉米饼子,杨帆没跟弟弟们去放地笼,在盯着玉米饼子,他好这一口,特别喜欢吃宣软香喷喷的饼子。

  杨帆吃了一个饼子,竖起拇指夸赞,“好吃!”

  顿了顿又道:“多做一些,你舅妈也喜欢吃,上次你送给我家的那一百斤玉米面,全被我妈做成了饼子,一家子半个月全部搞定!”

  “吃这么快?”张钰青非常惊讶。

  那可是一百斤啊!

  可是想到四个将近一米九的大小伙,还有很能吃的舅舅,于是又变得了然。

  “行,回去的时候,再带一些玉米面走,我再给你多做十斤饼子,让你带回家!”

  张钰青一下午,在厨房忙活着,她喜欢给家人做吃的,整个屋子都是玉米面的清香,喷香的饼子,通过烟囱,把味道散出去,外面的娃在流口水,小阿德和小阿顺跑进来,没过多久,嘴里各叼着一个饼子笑呵呵离开。

  玉米面调得很稀,但饼子却很有筋道。

  “真香,放了糖对吧?”

  “放了一点。”

  “难怪口感香甜又绵软。”

  吃完了饼子,杨帆坐在灶边上控火,木炭余温就行,所以要把燃烧的柴火夹出来。

  他欲言又止,过了片刻,还是问道:“钰青,你以后,不继续当老师了吗?”

  “嗯。”张钰青想到自己在城里做临时教师的那几个月,每个月才拿十五块钱,就一阵后怕。根本养不活自己,也不包吃住,要从那十五块钱里面,租二块五一个月的房子。

  还要买米、买菜,当时在城里,看着那十五块钱的工资,都不知道如何开口向老父亲要钱。

  其实,一开始被教育局分配到乡下,如果坚持久一点的话,在那个老山村也能习惯,就是日子苦一点。

  “那你准备一直当小保姆?我先声明,我没有瞧不起小保姆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你是个有文化的人,不教书,可惜了!”

  张钰青一边摊饼子,一边认真想了想:“其实,我更想有个家!”

  说到这里,她低下头,自嘲地笑了笑。

  杨帆心里瞬间被触动,被针扎的难受。

  想到那两个孩子,忽然之间明白了表妹为什么宁愿做个小保姆,她真的太孤独,太缺少人陪伴。

  “那要不这样?我们单位有个不错的年轻人,我给你们做个介绍?”

  “我身体不好,结不了婚。”把饼子放篮子里,再用湿棉布盖好。

  杨帆站起来:“是因为你病了一个月,担心有人会说你的闲话?”

  “不是。”张钰青低下头,又调稀了一大盆玉米面,“我以前下冷水太多,冬天出去捕鱼,那时候,也没母亲教我如何保护身体。你也知道,我妈死得早,然后医生说,我伤了身体,很难怀孕。”

  张钰青说完,冲杨帆苦笑。

  杨帆瞳孔在缩紧,唇部蠕动,能听到他很轻的声音:“怎么会这样?你那时候捕鱼,天天下水吗?”

  “有啊,冬天鱼太多,提不起网,很多次直接从船上侧翻下去,掉进海里常有的事,冻得全身发麻!”

  “唉……”杨帆一把捂住脸,懊恼摇头,“怪我妈,怎么就没提醒你一声!”

  “不怪舅妈,她也不知道我天天捕鱼。那时候,我家住在破破烂烂的房子,台风天一来,后屋垮了半边,整栋房子变成危房。当时,只想帮我父亲一把,他太累太辛苦,又有风湿,到了冬天就难受,我才卯足了劲捕鱼赚钱,想争取早点盖栋新房子!”

  杨帆越听越心酸,喉头堵塞,一阵阵刺痛,十分不舒服。

  看到表妹这么平静讲述着过去的那些艰难日子,忍不住想哭,扭过头去,摸了一把自己的脸。

  他替表妹惋惜。

  她还这么年轻,怎么会变成这样!

  “别急,先去好好治疗,治疗好了,说不定可以结婚!”

  张钰青点点头,笑容中带着一抹坚强:“我现在每天都在吃中药!”

  杨帆:“是镇上卫生院的老中医给开的药么?他很厉害,我妈腰痛,也是被他治好的,那个老中医给你开了药,说明还有希望,没关系,你还年轻,晚点结婚也行!”

  “嗯……”张钰青用力点头。

  她心里,一直怀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所以就算中药难以下咽,每天也雷打不动的按时吃。

  ……

  屋外传来陈小南和陈小起欢快的笑声,紧接着,是杨风和杨顺的声音。

  那咚咚跑步声,没过多久穿过堂屋飘进了厨房。

  陈小南抬头挺胸,肉肉小手骄傲指着后面那个桶:“大龙虾,好大的龙虾!”

  张钰青好奇地看了看,吓一大跳,竟然有一桶。

  这种又叫“中国龙虾”,橄榄色,很多那种小麻点,个头大。

  “去哪抓的?”

  “我们就去那个旗峰岛礁石区域附近,竟真有收获,那边的龙虾,好多,我怀疑可能是今年的气温比较低,也没热多久,所以龙虾多,一个地笼下去,十多只呢,一只差不多八两重,这里差不多有二十斤的龙虾!”

  张钰青太开心,喜不自胜。

  擦了擦手,这种虾,主产于国内,但像他们这种地方,很少能抓到。一般抓到小的,会把它重新扔回海里不吃,但大的就不一样,不光能卖个好价钱,就算自己吃,那肉也多,肉质鲜美,很嫩的。

  不管是蒜蓉龙虾,或是清蒸龙虾,味道都特别好!

  “地笼还有没有放在那里?”杨帆问两个弟弟。

  杨顺道:“十二个地笼,全扔到了附近的海域!”

  听弟弟这么说,杨帆点点头:“行,等晚上退潮的时候,我们再去捞地笼!”

  “二哥,你咋比我们还积极,明天不要上班,晚上不睡觉啦?”

  杨帆想了想说:“钰青,今晚在你这里住一晚,不会太麻烦吧?”

  “当然不会,随便住,我家房间多,空在这里也是浪费,不过帆哥,你咋对龙虾感兴趣,你是准备拿出去卖吗?”

  “不是卖,是拿去送人。”杨帆解释。

  张钰青表示理解,这位表哥一直挺会来事,所以才能在短短六年时间,爬上了百货商店主任职位。像她这种不会来事的,可能在百货商店做一辈子,也就是一个普通站柜台的职员。

  “这些龙虾,不吃了吧?“”

  “吃,咱们把这些龙虾全吃了,如果吃不完,把它赶紧煮熟,否则龙虾死了后,肉化成水,会变成空壳!”海边上的人,从不吃死了超过半天的海鲜。

  张钰青撸起袖子,负责做蒸龙虾,炒龙虾,盐焗龙虾,生腌龙虾。

  孩子们就跟过年似的:“吃龙虾,吃龙虾,好棒!”

  以前陈小起在国营饭店里面吃过大龙虾,记得好好吃。可惜那个饭店,才一只龙虾,只有一点点肉,全被她和弟弟给吃光,叔叔一口都没舍得吃,直到现在陈小起还记得虾肉真嫩,好香!

  看到孩子笑,张钰青也跟着笑,能让他们吃好就行!

  今天,乡亲们得知张钰青家里来了客人,就都没有来看电视,小孩子也被家人压着,没来蹭饭,毕竟人家屋里来了这么多客人,再来蹭饭,太没礼貌。

  “好吃,这龙虾肉竟有一股甘甜的味道。”

  “好细嫩的肉,一口下去,满足了呜呜!”

  “确实不错,蘸点酱汁,蒜瓣一样的肉,特别香甜!”

  没敢给孩子吃太多的虾肉,张钰青让他们吃了一些鸡蛋羹,吃了一点炒红薯藤的嫩尖,孩子们只能望着虾肉,小大人一样的叹气。

  ……

  晚上睡觉,张钰青听到隔壁开门声。

  张钰青迷迷糊糊的看了一眼隔壁小床上的孩子们,陈小南在打小呼噜,四仰八叉,肚皮一鼓一鼓的。

  陈小起睡得文静,蜷在床边,一动不动。

  想到几个表哥大概去找笼,她也没管,翻了个身继续睡。

  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张钰青被惊醒。床头柜的手表显示四点半,外面公鸡在打鸣,惊醒了寂静的村庄。

  三个高壮的表哥提着六个大木桶,昂首挺胸走回来。笑得眼睛放光,一晚上没睡,却精神奕奕。

  张钰青看着他们眼睛下面的黑眼圈:“去补个觉,等下还得上班呢!”

  “不补觉,这些龙虾,是我的精神粮食,我睡不着!”

  “这么多?”每个桶都是满满的,张钰青惊呼,“你们去打劫了龙虾的老巢?”

  “我猜大概是吧!”杨帆也很开心。

  张钰青急忙去外面找麦秆过来,一只只给龙虾绑上大钳子,防止他们打架把钳子给夹掉。

  这龙虾一堆堆的,简直晃眼睛,小心脏都怦怦跳个不停。

  杨顺:“表妹,先不要告诉你们村里的人,我今天晚上还过来!”

  “你们晚上出海,白天上班,身体扛得住?”张钰青担忧地看着他。

  杨顺一脸自信:“扛得住,放心吧,我给钱,让人帮我顶几天班,白天补个觉,晚上再过来……你知道在城里,大龙虾多少钱一只吗?两块一只都买不到!”

  最近走私犯变多,舍得吃的人也变多。

  “这个东西,国营大饭店特别想要收购!”杨帆倒是没说再来,他对挣这个钱,没什么想法。

  只是警告的瞪两个弟弟一眼:“适可而止,不要做得太过分,这工作该干的,还是得去干,不要一天到晚想着花钱买别人来干活,让父亲知道,又会打你们两个!”

  “噢!”杨顺提着大桶,咧嘴笑得像个傻子。

  杨风不以为然:“二哥,你那工作是铁饭碗,好好端着就行,我们一个看锅炉的,干不干无所谓!”

  张钰青倒是想让两位表哥能多一些赚钱的机会,而且最近,村里吃绝户的二流子,也有点蠢蠢欲动,总在旁敲侧击,打她房子的注意。

  正好,能让两个将近一米九的表哥来镇镇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