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1 / 1)

我在古代搞科研 晴空之下 296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98章

  东林场在岐江城的东郊, 原本是位于炉桥岭中一块相对平坦的荒地。

  前前朝的时候,东林场曾被作为末代皇帝南巡的猎场,结果还没等皇帝驾临, 业朝便取而代之,这事也没人提了, 久而久之, 好好的一块土地撂了荒。

  当然,撂荒是陆家有意为之。

  前前朝的皇室对于天下的控制极其严苛, 之后接手的业朝反而放松了许多。从一开始便与大世家妥协的业朝太祖, 虽然在上位之后有心想要收拢世家手中的权力, 可这个愿望到临终都没能实现,最终含恨闭眼。

  东林场这块荒地,是陆家一早就看好的, 依山傍水,地形隐蔽。陆氏族人一早便在东林场开凿了运河,有水路可直接连通南江口, 易守难攻。

  陆家将此作为匠坊集中区,经过几代人的悉心经营, 现在已然有了近千人的规模。

  刀剑、甲胄、战车、工程机械, 甚至船坞,东林场中一应俱全。

  陆家的船坞一明一暗, 在东林场和南江口都设了几座。只是核心部件的打造都是在东林场,造好了之后才拉去南江口组装, 确保陆氏造船的秘术不会外露。

  这其中, 最显眼的还是冶铁坊。

  如果还有幸存的薛家人能进入东林场,便会发现,这里冶炼精铁的流程与阊洲和衡寿并无差别。只是南郡的铁框质量不好, 造不出龙泉剑坊那种质地的钢料,不过论规模,陆氏的铁坊比阊洲龙泉坊还要大上一些,以量取胜是足够了。

  今日的东林场依旧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家主指定防止新火炮,还送来了一架已经被扭曲变形的实物,着令东林场的匠人们尽快拿出成品。

  这些匠人都是陆家豢养的,拿着比外面高许多的薪俸,干起活来自然也比外人用心。火炮的设计再巧妙,落到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手中,被摸清摸透不过是迟早的事,更别说一群匠人不分日夜地谈论,试制,很快就破解了火炮的秘密。

  “只是,不知这炮口喷出去是何物?可有样品?”

  匠头小心地问督造。

  炮身他们都依样画葫芦造出个一模一样的,只是这里面装了机关火线,像是还有其他的部件,众匠人没见过真正的火炮发射,实在想不出其中的奥妙。

  督造也不懂。

  但他深知家主对于此炮的重视,一听匠头说已经仿造出炮身,马上忙不迭去府中送信。

  再回来的时候,他带了一个少了一只胳膊的船手。

  “是一个黑色的铁球!”

  说这话的时候,那府兵的脸上有掩饰不住的惊惶,仿佛想到了什么极其恐怖的场面,身体都开始不由自主地发抖。

  “黑……黑的铁球……力气特别大,能把甲板都砸出一个大窟窿……”

  “黑色的铁球?”

  匠头摸了摸胡子。

  “可是实心的?”

  “不晓得。”

  船手一个劲的摇头。

  他知道这些匠人是要造炮,也不敢随口乱说,生怕坏了家主的大事。

  “不该是实心的。”

  另外一个老匠人开口道。

  “若是实心的,要如何把个铁球抛出炮口?纯铁烧出来的分量可是不轻呢。”

  “我看着炮身里的机关,怕是需要些辅助。”

  听他这样说,那船手想了想,略有些不确定道。

  “倒是见过那人用手扯绳子,似乎是什么机关。”

  “然后那炮口就喷火了,把个铁球吐到半空中,飞得特别快!”

  “火?”

  匠头皱了皱眉。

  “可是用了火油?”

  一说起火,他第一个想到的就便是那神奇的黑色臭水。

  虽然味道不好闻,但填装在陶罐中,打仗能起到奇效。

  “火油?”

  旁边那个老匠人想了想。

  “真能是火油?边军也有火油?”

  “为何没有?”

  匠头回道。

  “这火油原本就是从北面运过来的,雍西关不就在北边,说不得也用这玩意。”

  说来说去,暂时也找不到更合理的可能性,索性就把火油添加进入炮口,又铸了一个铁球做试验。

  搞不清楚火绳的原理,众匠人便先将点燃的木片扔进炮身的火油中,然后再将铁球炮弹填装回炮口。

  因为船手说的可怖,众人都担心被喷薄而出的铁丸砸到,扔进去就开始四散奔逃。

  结果,等了许久,什么都没发生。

  火油烧的虽然厉害,都也只是从炮口冒出滚滚黑烟,铁丸就乖乖躺在宽大的炮身中,动也不动。

  众匠人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有人联想到火绳的机关,觉得墨宗不会造出没意义的玩意,这东西一定有用。

  “不然……咱们填进去些火雷粉试试?”

  其中一个匠人建议道。

  火雷粉也是从北边过来的神物,据说点燃时可以发出巨大的声响。只是这火雷粉要明火才能燃烧,可是难倒了一群匠人。

  最后,还是匠头拍了板,决定在铁球中填装入浸透火油的灯绳,点着然后再放回炮膛中,以火油的明火引燃火雷粉。

  这个设想不可谓不大胆,但过于天马行空,丝毫没有顾念生产者的安全性。

  当第一发炮弹落入炮膛底部,还没等几名匠人跑远,一声巨大的闷雷就响彻东林场。正在干活的匠人们都被吓得停下手中的工作,伏在地上瑟瑟发投,眼睁睁地看着铁铸的炮身分崩离析,化成无数的碎片。

  更糟的是,这炮身炸的位置不好,好巧不巧被抛到一处造甲坊中。

  那密集的铁块从天而降,几个甲匠可是遭受无妄之灾,被飞射的碎片打得头破血流。

  一时间,哀嚎声,求救声,尖叫声,响彻东林场。

  好在火雷粉本身的力道也不大,也只是把硬脆的铸铁的炮身炸开了一部分而已,没有真的造成匠人死亡。

  可是这个一闹,可是把众人吓得魂飞魄散。终日埋头做活的人哪见过这样的场面,当天晚上就有许多人惊吓过度发起了高热,躺在榻上起不了身。

  匠坊停工是大事,消息传到岐江城,陆涛气得踢翻了桌案,立刻动身前去查看情况。

  等他赶到东林场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片狼藉的景象。

  几个经验丰富的匠人多少都挂了彩,许多年轻的学徒正在打扫飞溅到四处的残片,一门少了一半的火炮倒在地上,炮身布满裂痕。

  “这是怎么回事?”

  陆涛沉着脸,冷声问一旁的督造。

  督造出身陆家旁支,对这位家主的性情自然是了解的,连忙把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不是匠人们不用心,是真的没搞清里面的玄机,这墨宗的秘技可不容易破解。

  “你是说,不清楚对方打火的秘法?”

  陆涛皱眉问道。

  “火雷粉可是不得用?”

  “倒是有那么点意思了,只是火雷粉的力道不够大,不能把铁球推出炮膛,这才炸了炮身。”

  “那便多加些进去。”

  陆涛的视线在众人脸上环扫。

  “陆家供养你们这许多年,从未亏待过半分。你们造不出陌刀有情可原,如今炒钢之法和火雷粉的制法都在我们手中,火炮也得来了样品,你们总不可能比关外那群讨饭的还要愚笨吧?!”

  “墨宗能做到的,你们凭什么做不到?”

  陆涛相貌文雅谦和,语速不徐不缓,总是给人一种温和宽容的错觉。

  可是这一次,虽然还是同样的语速和语调,但声音和表情都冰冷无比,直让在场的督造和匠头心惊肉跳。

  这是给他们下死命令了。

  陆涛在南郡说一不二,他决定好的事,陆家的族人都不敢质疑,更别说这群被豢养的匠人了。

  即便是经历了之前可怕的炸膛事件,东林场的火炮仿制还是一刻不停的进行了下去。

  有聪明的匠人想到了更改火雷粉的配比。

  火雷粉是陆家于火雷圣巫手中拿到的配方,造出来的成品声音很大,但爆炸威力却十分一般。东林场的匠人们商量了几天,觉得最可能的原因还是火雷粉的力气不够,也许胡人在配方中添加了一些消减力道的东西,还得想办法修改配方。

  他们想得倒是容易,改黑火药怎么可能那样简单,稍不留神就要步了六代矩子的后尘。东林场的匠人们哪里比得了常山,常山受墨宗传承,至少还知道要窝进山里造天火雷,东林场的匠人们没有基本的化学常识,该配方全靠经验和想象,发生事故几乎是必然的。

  之后的几天,岐江城中几乎日日能够听到闷响。

  有时候是乍然出现的一声,有时候接连好几声,有时候还能看到东林场的方向冒起滚滚浓烟。

  每每发生这样的事,城中便会有门前都挂起的白幡,这些大都是为陆家服务的匠人们,聚居在岐江城外东区,也被叫做“匠坊区”。

  匠坊区曾经是受人欣羡的地方,这里的匠人接受陆家的豢养,衣食无忧,生活安稳富庶,地位比普通平民要高出不少。

  可是从那日起,匠坊区却几乎日日都传来哭泣声,人人连带哀色,神情惶恐。

  但东林场的闷雷依旧没有停下,陆涛的情绪也越发暴躁。

  “怎可能找不出?明明成品就在眼前!”

  他发狠道,总觉得是手下的匠人不用心,不然怎么能比不上墨宗的那群杂流,这炮看着也没甚难的!

  他不停地催促着工程进度,但不管他怎么严令斥责,东林场的火炮始终难产,不是火粉炸就是炮身炸,每一次试炮都是鬼门关,总有匠人伤亡。

  渐渐地,匠人们的尸体不再运回城中,而是就地焚烧掩埋,送进城中的,只有一块小小的灵位。

  匠坊区一片缟素,曾经意气风发的妇人们也都失去了精气神,行尸走肉一般过活。

  家中失去了顶梁柱,陆家却未必再继续养着她们,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

  岐江城一片凄风苦雨中,白鹭口却群情振奋。

  按照宁矩子的安排,第一艘安装了蒸汽机的大船即将下水,众船匠都摩拳擦掌,等待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自己就能走的船,神奇着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