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1 / 1)

诸天一页 天帝大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身子,现在正在国师的教导下修身养性。

“陛下要是想学的话,我可以教陛下。”

叶知秋收剑笑道。

少年皇帝是很有决心的,这么早就起来修行了,真是难能可贵。

“国师愿意教,那真是朕的荣幸,传旨,把宫里几百年的灵草灵药给国师几十株,还有那些珍奇古玩也一并送到国师府中去,就当是朕的拜师之礼了!”

少年皇帝一开口,叶知秋就成了千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富翁。

大明收藏的珍奇古玩哦,那怕是大宋乃至大唐时期的古玩了,否则也不会被称之为古玩,这样的固网放到现代界去卖,还不是可以卖出高价?

叶知秋又变富裕了。

“多谢陛下。”

叶知秋觉得跟随皇帝真是一种美好的投资,他过往几个世界,那日子过得叫一个寒酸,哪怕是成了武当的掌门,其实物质生活还是一般的,不像现在,家财亿万,权倾朝野,小日子过得比现代界还要好一些了。

当然,这个世界是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洗澡的倒是有,不过不是太方便,至于飞机轮船火箭汽车也没有……

“那好,朕现在就要学。”

少年皇帝见猎心喜,立刻就决定学剑。

叶知秋点了点头,开始教少年皇帝学剑。

如今大明的上朝被少年皇帝改了,两天上朝一次,不然天天都要见那些腐儒,烦都烦死了。

今日正好是个休息的日子,皇帝不用去上朝,但是官员还是要办公的……

“启禀大人,那个说放了宁王再让皇帝抓了宁王的太监果然有问题,他应该就是宁王的人,这几日上跳下窜,似乎是要搞事情。”

当叶知秋陪同皇帝练完剑之后,霍哲紧急来求见叶知秋,说了这么一番话。

“盯好了,势必要一网打尽。”

叶知秋想了想说道。

“是,大人!”

“历史上少年皇帝落水,真的杀死宁王的手下搞的鬼么?”

叶知秋并不知道历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只知道史书上写,皇帝在宁王叛乱平定后不久便因为失足落水而死。

很是可惜。

“看一看究竟是谁要搞事情?”

叶知秋对少年皇帝的观感还是很好的,不想看着少年皇帝就这么挂了。

于是当有一天少年皇帝从豹园里出来准备散会步而他身后两个太监准备将少年皇帝推进湖中时,两枚棋子打退了两个太监,随即叶知秋的身影出现在两个太监面前,将他们打晕了过去。

“看他们齿间有没有藏毒,不能让他们自杀,查,一个也不要放过。”

叶知秋看的电视剧很多,知道有些死士总会在齿间藏毒,一旦事情败露就会自杀,叶知秋是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的。

他的手下打开两个太监牙齿,果然不出叶知秋所料,齿间藏毒。

“若是审不出背后凶手,你自己看着办吧。”

叶知秋丢下了一句话,向皇帝解释事情去了。

“是,大人。”

被叶知秋丢下一句话的霍哲感觉有些苦逼,随即变得苦大仇深,这些该死的太监,不好好过自己的日子,非要刺杀皇帝!

这一件事闹得很大,但是查出来的结果却比较小,两个太监在严刑逼供下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是宁王府的内应,见着宁王被杀想为自己的主人报仇,而至于其他的同党,也只是几个小太监而已。

“可笑,可笑!朕若是死于这几个小太监之手,就算是到了九泉之下怕也是难以见列祖列宗。”

少年皇帝听闻杀自己的是被他已经杀了的宁王的部下,反而不怎么生气了,在豹房里犹自自嘲。

“不过他们敢杀朕,那是不能活的。”

少年皇帝话音一转,几个太监的命运便已经被安排了。“朕的命,现在还是很重要的,而且不止是现在,未来也是很重要的。朕还要中兴大明江山,还要御驾亲征,打下大大的疆土,朕的江山北地,还有鞑靼这样的势力等着朕征服,朕要是现在死了,那些人岂不是高兴坏了?”

“……”

叶知秋觉得皇帝说的有理。“陛下说的是!”

第八十九章出征

叶知秋向来觉得帮人帮到底,送佛上西天,因此在他领悟了夺命十四剑之后,他便还是在皇宫里呆着。

一则继续随心意修剑,二则他镇守皇宫,维护皇帝安危。

与少年皇帝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叶知秋也可以看出少年皇帝真是一个不怎么摆架子的人,而且极不重视规矩,最讨厌儒家的繁文缛节,论其心性倒是可以和叶知秋做朋友。

叶知秋倒真有几分和少年皇帝做朋友的想法,大概是少年皇帝继承皇位继承的太顺利,平时交流叶知秋都感觉不到少年皇帝的那种龙威,因此与少年皇帝平等相交,而这更让少年皇帝欢喜,只觉得国师就是自己的知己,越发的信任叶国师,平日里的赏赐很多,而过节时的赏赐更多了!

二人虽为君臣,实则为友人。

这是难能可贵的。

及至一年时间已过,叶知秋献上的土豆玉米获得大丰收,更是令少年皇帝欣喜不已,亲去太庙祷告上天,说了些天佑大明之类的话,便令手下官员继续认真种植土豆玉米,等到可以推广开来就大力推广,为大明百姓增福!

“大明这一年的收入不错,风调雨顺,真是天佑大明啊。”

叶知秋奉旨去见少年皇帝,去的时候少年皇帝在和王阳明说着什么。

王阳明如今依旧是大明太师,这一年的时间里已经确立了他在朝中的地位,而且王阳明的办事很让少年皇帝放心,如今俨然是朝廷的第二红人,至于第一号红人,当然是与少年皇帝年纪相差无多的叶知秋叶国师了。

“国师来了,坐。”

少年皇帝见着叶知秋到来,立马赐座。

“谢陛下。”

叶知秋说了句,便坐下了。

“国师,太师,今年大明各处风调雨顺,百姓收成不错,朕有意乘势进军,收拾鞑靼,两位大人有何意见?”

叶知秋和王阳明对视一眼,各有想法。

叶知秋是同意进军的,而王阳明本身不反对,但是就这么因为大明风调雨顺了就去打别人是不是有些太随性。

“陛下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的心情臣可以理解,只是战事要开,不是小事,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陛下要死要给鞑靼一个教训,不知道粮草军械可曾安排妥当,我大明的士卒备战情况又如何?还有鞑靼如今的情况如何?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些我们都不太清楚。”

王阳明想了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皇帝想打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打赢,只是如今看起来,似乎还没有必胜的把握。

“陛下想收拾鞑靼,那就收拾鞑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