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水的方式,最为擅长的是道家的万川秋水与心如止水,而叶知秋会的不仅有操纵人体内水的功法,还有诸如潇湘泪雨之类阴阳家的功法。
“剑气也可以化为雨,是所谓剑雨,当虚空中下起雨的时候,那不一定是日常见的雨,也可以是穿心杀人的雨。”
“但哪怕是剑雨,还是你会的万川秋水,其实都是普普通通的水,传闻之中,世间有几大真水,那才是真正厉害的水。”
“有哪几大?”
“我听闻世间有十大真水,分别是天一真水,玄冥真水,一元重水,无形真水,三光神水,清灵净水,血河真水,命泉灵水,忘情真水,宙光神水。每种真水各有妙用,可谓集天地水法之大成。天一真水号称万水之源,一滴可化一片湖泊。所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一真水修至大成可成先天真一神水,此水可称之为万水之母,天下之水莫不从此而生。”
“我不知道。”
晓梦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好像有些无知。
“玄冥真水其性至阴至寒,其色玄黑。此水以水制水,驾驭诸般雨雪霜冰不在话下,一滴水能冻结十里之地,若化作瓢泼大雨,冰封千里不在话下。”
“还是没听过。”
“一元重水每一滴极重,千万滴汇聚在一起,其重不下山岳。此水虽重,却浮力最大,传闻天上的银河就是此水汇聚,亿万一元重水汇聚,能浮起星辰。”
“那无形真水呢?”
晓梦觉得大开眼界,这一刻她也忍不住发问起来。
“无形真水号称万水之贼,因其无形无质,不可见,不可触,不可嗅,故称之为无形真水。无形真水乃是炼制无形法宝的绝佳宝材,炼制出来的法宝无形无相。这无形真水还有一桩妙用,可令一切无形之物显现形象,不拘是隐身术还是无形剑遁,亦或着无相天魔,只要沾到真水,都能令其现形。”
“三光真水,乃是集日月星光汇聚而成,有滋养生灵,蕴养灵根之无上妙用。”
“清灵净水乃是九天清灵之气,内蕴清圣之气,最克制妖邪魔法。能荡涤诸般尘垢,洗涤身内后天污浊。”
“血河真水乃至邪至秽之水,诞生于地底血河中,最善污人法宝元神,只要沾到一滴,普通法宝立刻失了灵气,变成废铁。人若沾染,形销骨烂,元神腐朽。”
“命泉灵水有活死人肉白骨之功效,凡人服之可长生不老,寿达万年。命泉灵水乃是以地乳精华与天露精华交融而成,大能参悟生命造化亦能炼成命泉灵水。”
“忘情真水亦称为孟婆汤,迷魂汤,忘情水,忘川水,黄泉水等等诸多别称。凡尘俗世传说中,奈何桥畔给人喝的孟婆汤就是这忘情水。一杯忘情水,可以灭人魂魄,使人忘却前生,也可以让人超凡入圣。”
“宙光真水,似水非水,乃是从无始无终的时光长河中流淌而出,此水蕴含有时光之力,若人不甚沾染,都要在无尽光阴流逝之下化为腐朽。”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我觉得这些东西在这个世界都没怎么见过。”
晓梦越听越觉得匪夷所思,甚至都有种被打击的样子。
在这十大真水面前,她觉得她现在修行的水法好像是垃圾。
而且,她阅读天宗典籍无数,都没怎么听过世上有这十种神水。
“没听过的,不一定不存在,那要看机缘够了才行。”
叶知秋自是不会告诉这十大神水他是从一本网络小说名为重生绿袍中看到的,但是一元重水他是真见过了,说不定其他的九大神水也是存在的,所以他拿出来说一说也是可以的。
君不见现在的晓梦大师已经没了大师的样,又变成了十八岁年纪该有的样子。
思考,仰望,眼中有星星的那种。
“现在的你,看起来像个人了。”
第两百九十四章 齐鲁三杰
叶知秋以网络上找来的知识,成功镇住了晓梦,让这个十八岁大小的大师知道自己的修行其实还差的很远,距离水之一道连入门都没有入。
掌握了上善若水、万川秋水其实只是水之一道的开始,都不算入门级别,那就不要再摆道家天宗掌门的架子了。
晓梦得到了这个讯息,于是开始了说笑,当然似乎是从小在道家天宗长大的缘故,她对于生与死,看的还是比较淡。
按照道德经的说法便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生与死都是自然的变化,死个东西什么的都不算事。
叶知秋觉得这种思想不对,其他的东西死不死他也懒得管,自己一定是要活着的。
“你太看重生,便领悟不到死的意境。”
晓梦轻灵的声音响起,却是嘲讽了叶知秋一下。
“等到以后我分出一个不怕死的分身,那个时候分身应该会告诉我什么叫做死的意境,现在嘛,是不行的。”
叶知秋回道。
“真不知道你这样怕死的是如何修行到现在这个境界的?”
“当然是对生命的渴望。”
“”
一路之上,叶知秋与这位天宗掌门就许多道法进行了交流,对于生与死的观念也进行了交流,晓梦不畏惧生死,所以领悟了生死之间的一些东西,而叶知秋因为对生的渴望,所以领悟了许多其他的手段。
大家各有各的路,但都是往道之深处走。
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时光倏忽而逝,大队人马行进到了桑海之城。
桑海之城,齐鲁之地,这里本就是圣人孔子的故乡,而这里也是儒家的地界,儒家最高学府小圣贤庄便坐落于桑海之城,如今的大秦丞相李斯便是学成于小圣贤庄,当年他拜荀子为师,与他同门的还有早已经死去的韩非。
韩非站在了韩国的立场上,而李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因此当大秦统一了天下之后,小圣贤庄还是拥有极高的地位。
扶苏这一次来桑海之城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去小圣贤庄看看,见见儒家的掌门人伏念,见见那位圣人荀子
“恭迎公子驾临。”
当公子扶苏的车架到达小圣贤庄门口时,齐鲁三杰和他们的师叔荀子早已经在那里等待着了,伏念看起来是个严肃的人,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没有丝毫差错。
这是一个尊于礼的人。
叶知秋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尊于礼,有好处,也有坏处。有的人尊于礼而成君子,言行一致,尊礼守法,也有的尊于礼而成腐儒,一成不变,因循守旧,是老顽固。
究竟是好是坏,似乎因人因事而定,不能一妄概之。
儒家掌门伏念之后,是一个身着青衣神态淡然的男子,名为颜路,仿佛世间没有任何事情能使他动容半分。
叶知秋看着这个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