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5 章(1 / 1)

大明星的贴身保镖 肥茄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休息室,朝会议室走去。

她决绝的背影,她瘦弱的娇躯,令宋培公心疼极了。

也莫名对唐欢产生了恨意。

这个该死的无耻混蛋,为什么要祸害自己的女儿?

下半场会议正如唐欢所预料的那样。基本都是老调重弹的内容。

唐小婉听得瞌睡连天。就连那帮公子哥,似乎也提不起精神来。全场梦游,十分清冷。

上半场被宋培公打脸的梁吉成,也老实下来。全场没有发言,更没有表态什么。

别人提出观点,他也只是点头附和。

宋培公颇为不满。

要按此下去,这场会议就等于白开了。

回头还指不定会被韩部长如何奚落。

要知道,这机会可不是平白无故得到的。而是他费了一些资源争取到的。否则,就落到老韩手中了。

作为商务部老大。韩经国在这方面肯定更有优势,也更有经验。

宋培公短暂的沉凝之后,他抬眸扫视了唐小婉一眼,问道:“小婉。你也算是从小耳目濡染了。应该很有发言权。”

略一停顿,宋培公抿唇道:“也别光顾着喝茶。说说你的想法。”

老管家被迫退休,享受副国级待遇。

在四九城影响力极大。这些年的从政经历,也让老管家在这方面很有话语权。

作为女儿,唐小婉能没吸取一些经验吗?

宋培公想听听这小丫头的想法。

唐小婉没想到宋培公会主动点自己的名。略一沉凝之后,她微微一笑道:“宋部长。其实我很赞成唐老板的提议。咱们现在的企业,太固守成规了。原罪这些题外话暂且不提。我想,华夏民族企业的确到了不破不立的关键时刻。”

唐小婉这番话一出口。

现场气氛微妙。

就连宋培公,也是陷入了沉思。

而其他公子哥在吸取了梁吉成的教训之后,更是没有再跳出来反驳什么。

毕竟,唐小婉在商界上,或许不如这些顶级豪门有分量。

可她背后,却有个一只脚踏入副国级的大佬父亲。

退休是退休了。

可官场能量,这些年培养的门生。又哪会轻易消亡?

民不与官斗。商当然也不会自讨没趣。

尤其是老管家这种曾经的官场大亨。就连宋培公都得给几分薄面,何况那些商人世家?

会议最终以一种极为尴尬的气氛结束。

宋培公什么有用的提议都没有收获到。反而是被唐欢和唐小婉这对便宜兄妹的提议,搞的有点焦头烂额。

不破不立?

革新民族企业?

甚至于——彻底改变华夏民族企业的经营模式?做世界的,民族的,无国界的?

宋培公的格局已经足够开阔了。

甚至可以说,作为少壮派领袖,宋培公的眼界领跑了很多同僚。

可面对唐欢如此大胆的提议,宋培公仍然有些接受不了。

事实上,他也并非这方面的专家。

真要说起适合主持这场会议的,还得是主管商务的韩部长。

有些遗憾的离开燕京饭店,宋培公还在回单位的途中。就接到了宿敌韩经国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韩经国还算平和。可述说的内容,却让宋培公颇为不快。

“宋财长,咱们这民族企业的会议开展得怎么样了?”韩经国听起来颇为关心。

可言语中,却透着一抹揶揄。

是的。

从宋培公走出燕京饭店,韩经国就知晓了全盘会议过程。

他更加清楚唐欢提出了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建议。

而这个建议,却并没有获得宋培公的认可。

而除此之外,其他那些纨绔公子,却没有给出任何有建设性的东西。

这也不难理解。

这帮公子哥本就是既得利益者。一切都按部就班,才能利益最大化。

革新?

这可是在大佬们嘴里抢肉吃。谁会答应?

偏偏唐欢这个嫩头青提出了极具冲理性的建议。自然会遭到全方位的反对。

这一切,也全都在韩部长的掌握之中。

“老宋啊。”韩经国并没等来宋培公的回答,继而说道:“你女儿争不过我女儿。就连你,也不如我更了解唐欢。”

“你就算拿到这次的主动权又如何?你有能力开展这个议题吗?你敢作出大胆的革新和尝试吗?”

韩部长掷地有声,毫不客气地说道:“你一个算账管钱的,非要来我的领域横插一脚。你要能顺心如意,我韩经国这三个字倒过来写。”

~~

第九百六十一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

第九道:“唐欢的格局眼界,远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高。”

贾青虽是国企官员。可她出身于名校,学的就是经济。在入仕之前,更是帮地方政府制定过好几个经济项目。最终也都大获成功。

也正因为此,老爷子才将她领入政坛,希望她有所作为。

可这些年,贾青非但没学以致用。反而成了一个官场老油条。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做的,绝对不做。成了彻头彻尾的投机者。

就连宋培公,都多次提醒她。劝她不要太执着于钻营。拿出点实际贡献,做点实事。比钻营有用得多。

可即便如此,贾青在商界的嗅觉,依旧异常敏锐。她很清楚,唐欢提出的这个观点,对华夏商界而言,简直就是不破不立的革新!

一旦成功,那将会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也能从本质上重铸华夏金融圈。

“你认为他的提议很好?”宋培公抿唇问道。

“不仅是好。而且很有历史意义。”贾青唏嘘道。“这小子真要是这么想,而且这么去做。一旦将来成功了。还真将成为华夏商界的历史性人物。名垂青史都不稀奇。”

“那有操作空间吗?”宋培公追问道。

一开始听到唐欢的提议,宋培公也认为很有开创性。但实际情况却不太允许唐欢去这么做。

说白了,就是有点假大空的嫌疑。

这种想法,商界每天都有无数个。甚至有大佬为这些空想付出了代价,买了单。但结果,全部血本无归。

宋培公相对偏稳。

他既没有公开否决唐欢的建议,也没有给予肯定。

这从他对唐欢乃至于梁吉成的态度,就表现出来了。

此刻,他很希望贾青能给他一点建议。

“有没有可行性,看两个关键点。”贾青意味深长道。“其一,上面肯不肯给予政治倾斜。其二,唐欢究竟是随口一提,还是他有完善的方案。”

“如果两者都齐全的话——”贾青慢条斯理道。“那就有操作空间。”

“但代价,会很惨烈。”宋培公皱眉道。“一旦上面点头了。势必会引起多方反对。包括那些既得利益的豪门。他们岂能容忍自身利益受到伤害?到那时,唐欢将成为众矢之的。道路之险阻,凶险万分。”

听起来有些邪乎。

可事实上,那些豪门绝大多数的产业,都在国内。尤其是那些老牌豪门。产业结构早就定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