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7 章(1 / 1)

方外:消失的八门 徐公子胜治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自己的推演,或者说丁齐以方外秘法修为为根基,又单独创立了一门畅乘福地秘法。

丁齐版的畅乘福地秘法,假托陈安谷得自老族长的传授,在这奇异的元神世界中演化而成,还包含了风门心盘术。在江湖八门秘术中,丁齐研究最多、修炼境界最高的就是心盘术,比其他七门秘术都更有心得,如今不谈方外秘法,他也算心盘大成了。

两个半月之后,陈安谷也终于练成秘法,已能凭借控界之宝开启门户。跟随老族长学习了十年也没有练成,丁齐用两个多月就教会了陈安谷?那十年功夫其实也不算白费,至少是打下了根基,经丁齐的点拨陈安谷终于开窍。

既然陈安谷已经可以开启天地秘境的门户,事情好像又有了新的转机,那就是族人不必再迁居,还像以前那样维持下去,陈安谷继续扮演老族长曾扮演的角色。当然了,他也能以此为契机,做出另一种选择,把族人们都带出去另辟家园。

陈安谷便向丁齐请教,自己应该怎么办,迁居之事是否可以缓行?丁齐答道:“你并没有改变此地的现状,能够修成秘法,只是让你可以做出选择。假如我没有来,你也没有修成秘法,连这个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你还想成为另一位老族长吗,然后让后人面临同样的困境?就算你想这么做,我再问一句,你知道上哪儿去背盐吗?外面的物资并不是随地乱拣的,你一个人拿什么去交换呢?”

陈安谷:“我不是这个意思。但我担心在这种情况下,族人们就不肯迁居了,这段时间我好不容易才说动了一些人肯跟我走。”

丁齐笑了,反问道:“为什么要告诉他们呢?”

陈安谷一怔:“难道不应该实话实说吗?”

丁齐:“我传授你秘法,只是不想畅乘福地传承断绝,而不是阻止族人做出应该做的选择。你可不对族人们撒谎,但也没必要什么都说出来。”

陈安谷想了想,终于点头默认了丁齐的建议。这段时间他确实说动了此地一多半的人迁居出去,因为他如实告诉了大家眼下真正的处境,而丁先生只愿意等他们三个月,再不出去恐怕就会永远困死在这个地方了。

很多人也跑来向丁齐请教外面的情况,说句实话,北宋时期外面一带的详情,丁齐也不是太清楚,只能回答自己所知的东西,告诉他们外面是怎样一个世界。

丁齐发现家家户户都已经在收拾东西了,包括那些声称不愿意走的人,其实也在暗中打点行装。时间很快就到了三个月,村庄里的存盐终于吃完了。

人为什么要吃盐,丁齐在闲聊时也请教过谭涵川。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陆地上生存的其他野生动物是不需要额外吃那么多盐的,它们也没地方买盐去。老谭的回答也很有趣,据说这是一个进化史上的谜题。

首先第一个因素,居然是人不长毛!与其他陆生恒温动物最显著的区别,人的体表没有那么一层厚厚的保温毛发,皮下脂肪层也不够厚实,而且皮肤非常脆弱细嫩,遍布毛细血管,汗腺非常发达。这就导致了人类有其他动物无可比拟的优势——散热非常快。

那么在寒冷的环境下怎么办?穿衣服啊!学会穿衣服御寒也是智慧诞生的标志,假如没有智慧又不长毛,人这个物种早就灭绝了。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脱去毛发的?应该就是学会有意识地主动补充盐分时,伴随着智慧出现、穿上衣服。

除了皮肤系统,人类还有两个系统与其他动物有显著的区别。其一是包含大脑在内的神经系统,其总重量占体重的比例非常高,进行复杂思维活动消耗的热量也非常大。其二是包含肠胃在内的消化系统,其总重量占体重的比例非常低,因此需要高频率地不断进食来保持体力。

有些动物一次吃饱之后,体内储存的食物能达到甚至超过总体重的一半,然后很长时间都可以不再吃东西,搁窝里趴着就行。而人类是绝对做不到的,没听说过饿肚子时一百多斤的人,一顿能吃下好几十斤的饭。

看似是生存方面的劣势,但是换一个角度又成了极大的优势。人的耐力非常好,能够长时间持续保持一定强度的运动,可以连续的劳作,或者说在稳定的功率下持续的输出。

如果单纯看力量,人肯定比不过牛;看速度,人也比不过马。但是在集体狩猎的时候,人们不停地追赶围捕,最终能累死绝大多数猎物。当然了,现代都市中的宅男们,已经不会也没必要再发挥这种生理优势了,但同样会继续摄入与消耗热量干别的。

正因为人体的散热功能非常好,消化体统负担小,在连续运动时不至于导致体温过高。比如一群人拿着长矛去追一群鹿,鹿群的速度很快就能把人甩开,但是它们跑完一段距离就要停下来休息,猎人们就会慢慢追上来,最终能把这一群鹿活活耗死。

很多动物吃饱了之后跑不快,饿着肚子又跑不远。没有人工饲养并精心照料的野生马匹,在这种连续追赶的耐力比拼中,也远远不是人的对手。

更重要的是,人可以日复一日的持续劳作,而且这种劳作是相对高强度的,是在大脑有意识的指挥下劳作,生产效率无可比拟,这也是发展出文明社会的基础。人类体力劳动的本身,就伴随着脑力劳动的过程。

想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不断地补充食物和水分之外,人还要维持电解质平衡,摄入大量的盐分。天然食物环境中的电解质摄入量,是满足不了这种要求的。假如盐分摄入不够,仅仅有其他的食物,人就会失去这种耐力优势,做各种事效率都急剧下降。

有一件真人真事。在解放后的抗美援朝期间,一位潜伏大陆的中统少将,接到台湾方面传达的重要命令,就是想办法一定要破坏重庆榨菜厂!因为在当时,榨菜是运往前线极重要的军需物资。

老谭当初的总结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效率最高的动物,但得额外摄入大量的盐分,这是进化使然。至于人为什么会进化成这样,谭涵川也解释不了,反正就变成这个样子了。接着再讨论下去,恐怕又成了丁齐等人曾思考过的另一个问题,进化本身是否有意识?

总之畅乘福地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