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5 章(1 / 1)

我女儿想当明星怎么办 十一月的嚣张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那电影呢?”苏清雪倒是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老爸又要拍新电影了啊!

我又可以拍戏了!那样就不用到处赶通告了!

苏夜笑道:“电影我已经想好了,闪光少女,怎么样?”

苏清雪、沈少言和朱振坚互相对视一眼,苏夜貌似从三人的眼中发现了白眼。

“……名字虽然有点烂,但其实内容还是不错的。我跟你们说啊……”

…………

闪光少女,一部听名字就知道是烂片的电影。

也不知道谁想到的这种名字。

这名字放出来,就算观众真的看到了也绝对不想点进去啊!

就跟垫底辣妹一样,哪怕是你喜欢得不行,想要安利给别人,也非常有可能在电影名刚出口的时候,就被对方扔过来一个鄙视的眼神,并伴随着某个拟声词:“切”

闪光少女,编剧是大名鼎鼎的鲍鲸鲸……好吧,知道大家也不清楚国内有几个知名编剧。

她曾经写过一个剧本叫失恋三十三天。

尽管闪光少女这个名字,以及主创团队憨批一样的宣传操作下跪以及那令人无力吐槽的海报,让这部电影在票房上失败到了极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一部被埋没的“佳作”。

也许是同类型的片子太少了,也许是同样宣传民乐,但闪光少女的手法更高明,不强行煽情,不扭捏做作。

当然也许更可能是斗琴那一段确实太燃了。

讲述民族音乐,宣传民族音乐的片子并不是没有。比如当初被大夸特夸的百鸟朝凤。

在这类影片中,导演和编剧更多地叙述着民族乐器在这个日益前进的时代里是如何正在被时代缓缓抛弃。意图令观众产生一种同情与悲愤。

看时让人难过,更令人觉得憋屈。

但闪光少女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全片从西洋乐和民乐的对抗开始。学西洋乐的瞧不起学民乐的,成为了全片的主要剧情线索。

而钢琴学长的一句“杨琴也算乐器”,成为剧情发展导火索。

民乐真的就不入流吗?

带着这种疑惑,影片以女主为主视角,通过她追学长、搞乐队、和四个二次元小姐姐成为朋友、在漫展上大放光彩等等故事,成功地将民乐与二次元结合,以此让民乐为大众所知。

更是在斗琴一节中,完美展现了华夏传统民族乐器的牛逼之处。

看完这部电影,也许你可能对二次元无感,但当唢呐响起,镇压群雄的那一刻,你不能不为其振奋,为其激动,为其落泪。

那是一种油然而生的震撼感,那是一种名为民族自豪感的东西。

过往宣传民乐的电影,大抵上逃不开时代的悲哀。然而闪光少女却用一种强烈的东西方乐器碰撞,让人在激动之余,感受到民族传承的力量!

坦诚地说,这部电影当然有夸张之处。

比如,学西洋乐的真的瞧不起学民乐的?

事实上,确实是存在这样一种隔阂的。

说起西洋乐,人们心中想到的会是富丽堂皇的演奏厅,齐整的乐团,管弦乐组。

而说起民乐……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画面是,在一片萧瑟的秋风中,落叶兀自飘零,老旧巷陌的拐角,一个戴着墨镜的老人,孤独而悲哀地拉着二泉映月……

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便让学民乐的遭受到了一种无奈的歧视。

只是这种歧视并没有电影中那么突出。

除了上面这一点,502宿舍的二刺猿四人组无疑是最夸张的。

当真正的二刺猿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定会由衷的在心中产生三个问号。

???

这尼玛是二刺猿?

这是脑子有病吧!

人手一件s服,买上几个手办,把寝室装扮成浓厚的漫画风。

自闭到不和人说话,交流全凭打字。

喜欢看个动漫,写一些缥缈的东西就要被同学欺负,不被人理解。

这就是二刺猿了吗?

太夸张了吧!

注:“二刺猿”这个写法更多是一种自嘲。

显而易见,这种夸张应该是故意的。

影片主线剧情是民乐被人不理解,认为民乐不算乐器。而支线剧情则是二刺猿。同样是不被人理解,同样是被人嘲笑,与民乐的处境何其相似!

现实中的二刺猿当然没有那么夸张,但不被人理解的状况同样也是存在的。

电影中千指大人被父亲骂不务正业那里,和狗作者当初写网文的情形差不多啊!

不过千指大人都尼玛小有名气,受万人膜拜,不知道赚多少钱了,她爸竟然还不理首发

我严重怀疑她爸可能姓马!

但即便有这些夸张、做作以及不合理的地方,闪光少女仍不失为是一部佳作。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果看一部艺术作品的时候总是纠结于它到底合不合乎现实,那实在没什么必要。

毕竟现实本来就已经够操蛋了,何必在欣赏艺术的时候还要为难自己呢?

只要你觉得好,那便足够了。

…………

“你打算在宣传民乐的同时,再把二次元拉拢过来?”听完苏夜讲述的剧情大概,沈少言立刻就洞察出了苏夜的真实意图。

苏夜笑道:“朱老师说的啊,一人之力终究成不了大事,一部电影终究也影响不到那么多人。我们在做电影的同时,把二次元啊古风啊这些小圈子里的人拉拢过来,难道不好吗?”

“爸,二次元和古风不一样!”苏清雪又一次提醒道。

“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是剧情需要。”苏夜无奈地解释。

他顿了顿,看向朱振坚:“朱老师,这部电影,你满意吗?”

“我……”朱振坚张了张嘴,然后长叹一口气,“苏导,谢谢你了!”

苏夜摇头笑道:“咱俩合作这么久了,还客气什么。而且,我本来也要拍摄一部校园题材的电影。”

“妈的!”沈少言一听苏夜这话,当即反应过来,“又宣传民乐又给京影做宣传,你这招也太绝了吧!”

苏夜哈哈大笑:“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296 很有意义

苏夜拍这部电影,那可真是叫作一箭双雕,一石二鸟,一男二女(大雾)……

首先,《闪光少女》这个剧情,非常符合民乐如今的处境,只要这部电影拍得足够高,那么民乐的宣传必然能够做得更好,也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乐喜欢民乐学习民乐。

其次,《闪光少女》的故事背景放在了学校里,完全可以当作给京影拍的庆贺电影!

这样,既宣传了民乐,又给陈美娟交了差。

不叫一石二鸟叫什么?!

只是可惜,京影没有音乐系。

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反正陈美娟并不要求命题作文,拍出来的戏也不是一定要和京影有关系。

再怎么说,苏夜这部戏还是和京影稍稍有点关系的,因为苏夜肯定会借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