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8 章(1 / 1)

我成了一条锦鲤 丹尼尔秦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动画片也是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觉得人太便宜了,就使劲儿用。配音就配音,还要理解剧情,还有讨论风格,还要一起创作台词,还要一轮一轮地重新配,甚至配了再做后期,做完之后发现不完全合适,又要重新配音。

折腾啊。

他看着王玮,都觉得折腾,关键是这折腾要是能折腾一个《药神》出来,或者折腾个戛纳出来,也就算了。一个国产动画,搞这费劲,不知道是不是脑子宅坏了。

“你管他呢。”谭子阳帮王玮说话。

“我是懒得管他,这都快大四了,下学期一来就是毕业大戏了,再一转眼咱都毕业了,没有学校这个乌龟壳可以躲了。你到社会上去,人家不会因为你是中戏就高看你一眼了,不趁着最后这点时间赶紧捞一点资本,以后怎么办,怎么跟别人争?真就死心塌地混着?”

倒也是真话。

“行了,知道你是为我好,”王玮眼睛也没从电脑上移开“大不了我就回去接我爸的公司呗,反正最近环保要求高,我爸公司忙的要死,跟我说好几遍了。”

“……”

周鑫翻了个白眼。

“要不咱俩凑一对算了,傍个富二代。”

“我可不——不朝自己室友下手。”

王玮顿了一下,整个宿舍突然的陷入一种僵硬的气氛里。

未尽之言里,大概是“我可不捡破烂儿”之类的吧,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周鑫到底是为他好,虽然也有一点为自己辩解的意味,但真心还是有几分的,结果被这么直球一怼,算是提早把三年同室情谊送到悬崖边了。

谭子阳靠回枕头上,希望铭儿能拿奖吧。

看见铭儿一步一步走的越来越远,越来越高,还是让他觉得娱乐圈也不是那么不堪的——虽然他自己走起来是挺辛苦,挺费劲的。

……

远在戛纳的季铭,不知道自己宿舍刚刚发生的事情。

他现在手上还有最后一本刊物,是戛纳的本土权威刊物——《电影手册》,它应该也是电影专业最权威的全球刊物之一了,曾经从它的编辑部走出来数位国宝级的法国传奇导演,比如本届入围的让·吕克·戈达尔。

电影手册的评价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欧洲电影人的主流观点。

季铭不通法语,这是当地中文翻译翻过之后的文本,字数不太多。

“本届电影节进入第六天,尽管未有看见足堪被评为经典的参赛作品,但目前为止,已经涌现了几部颇为不凡的作品。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两部竞赛片。相对于大家熟悉的贾章柯,和他镜头里的中国小城镇景象,女导演文晏带来的《遇仙降》,似乎是一个更大的惊喜——我们可以从一部电影里看到闪光点,远比可以从其中挑出不足来更重要……其中一个叫人惊喜的闪光点,便来自男主角,中国电影演员季铭,这位年仅21岁的青年演员,使用了多变而契合的表演方式,将人物的内心在电影一碧如洗的天空上,描摹出静谧的、虚幻的,挣扎的,狂放的,探究的,释然的,观察着的各种不同的样子,像是在剧情里嵌入了一个万花筒。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最值得品味再三的表演。”

呼~~

这评价,实在让他蠢蠢欲动啊。

季铭闭着眼,平息了一下振奋,然后释然。

《遇仙降》的热度在国内还在持续,但在戛纳已经大部分被取代——安德里的《幸福的拉扎罗》,李沧东的《燃烧》接连上映。前者自然主义的恬静画风好评无数,魔幻现实主义的处理也独具匠心,刚刚结束首映,就有人认为它是金棕榈的最有力竞争者之一。而《燃烧》首映次日,38的场刊历史最高评分,更点燃了整个戛纳,李沧东极速火热起来,最佳导演的呼声,前所未有的剧烈。而它的男主演,棒国演员刘亚任,也成为火热的影帝获选人之一。

戛纳,进入了空气里都在炸火星的时间。

第0347章 电影节尾声

“是不是现在才有了来到戛纳的真实感?”

徐铮跟季铭,一大一小,顶着烈日,吹着地中海上吹来的浪漫之风——噫~季铭想着如果是跟初晴来这里旅游,倒是个不错的消遣,可惜边上是个中年油腻圆滚滚男。

随着好莱坞明星地退去,戛纳变得相对冷情了一些。前几年,每一天都有海滩派对通宵达旦,来自某些电影剧组,来自赞助商,来自某位顶级电影人……你根本分不清这里是电影的圣地,还是好莱坞奢华的销金窟——必须要说的是,戛纳掌门人福茂本身是乐于见到好莱坞加盟的,可惜因为奥斯卡的魅力更强大,所以为了备战奥斯卡,他们的节奏跟戛纳有所矛盾。

当然,戛纳依然具有吸引力。

比如现在正在举办的中国日活动,很多中国电影会选择来戛纳转一转。小成本的文艺片,可能是希望重走贾章柯的成功之路,或者至少遇到几个买家,可以把电影成本平齐,以继续把艰难的电影之路走下去。但很多意在大陆票房的电影,就难免叫人小声窃窃,恐怕是为了拿通稿去宣传用的——但说实话买账的人越来越少了。

地主家的傻儿子也是会长成小地主的。

“人还挺多的。”

“这里的人很热情,对电影。”

季铭顶着大墨镜,扫了一眼,中国日的活动非常丰富,不仅有室内的论坛交流,室外也有很多派对、红毯、沙拉自助餐、酒会,有时候甚至都没有什么主题,聊你们想聊的,说你们想说的,如果能谈谈对中国电影的看法,也不必是多阿谀的赞美,都可以——从事华语电影国际发行的王胜,他们公司今天就有一个派对活动,邀请了季铭和文晏,尤其是季铭,这位新晋红毯大帅哥,在电影节的人气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戛纳的热闹来自于极少数的电影明星,包括演员、导演、知名制片、投资人等等,更来自于全世界各地的游客、电影爱好者,以及很多年轻的“朝圣者”,他们也许是学生,也许还在等待机遇降临,穿着并不昂贵但足够吸引人的长裙、潮衣,来到这里,希图被人慧眼识真金,或者更直白地说,有些人只希望能遇到出的起价的大佬。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蹭红毯的中国小明星、网红,已经算是跟电影关系密切的了。

“哎徐老板,你如果去跟她们说,你是中国日开幕片《药神》的投资方、制片、主演,啊,会不会——”

虽然看不见季铭的眼睛,但是徐铮见他扯得老高的嘴角,还有贱吧嗖嗖的语气,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肯定没有你受欢迎。”

“那你就搞错了,我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