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一上来就说“我们知道你们准备造反,大家结盟吧”之类的话。当中是谁在穿针引线,简直再明白不过了。
就连目的,也是一清二楚。
“奥斯托利亚和王冠领的保密意识一直不怎么好,眼下还只是上层少数人从阿尔比昂那里知道关于我们的只言片语。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息泄露到黎塞留那边也只是个时间问题。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光景吧,正好是我们和沃尔辛厄姆约定好的时间,用这样的方式确保我们不会背约,会按照时间表起事。哎呀呀,大家都是蛮拼的。”
沃尔辛厄姆和大多数同时代人还不会想到亚尔夫海姆那复杂无比的战略,在这个地缘战略还没有形成具体的学说和法则的世界里,人们唯有凭借经验行动。阿尔比昂同样如此。
打到了强大的敌人,却培养出新的更强的敌人就危险了;
对付潜在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之扼杀在萌芽状态,即便做不到这一点,也要给他们下绊子,不能让他们舒舒服服把战果吞下去;
伊丽莎白女王和沃尔辛厄姆是这样想的,他们也确实采取了行动,并将这种行动限制在不会过分刺激财团的程度。光这一点就值得陈赞了,没必要对他们太过苛求,非把他们和开挂作弊的亚尔夫海姆放到一起比较。
“总之先应付着吧,等黄色计划完成之后,他们就知道该怎么站队了。在这之前,别把他们太当回事,也不要太冷落他们。”
“明白了。”
“接下来……是公国的特使吧?,希望他能带给我们好消息。”
奥尔洛夫特使确实带来了好消息,好得让偷听的布伦希尔都吓了那么一跳。
“您是说,公国要授予我爵位?”
“是的,针对阁下和财团在战争中做出的杰出贡献,伟大的尼古拉陛下决定授予您领地和爵位。”
奥尔洛夫伯爵露出无可挑剔的虚伪笑容,将一纸诏书递给李林,眼角的余光偷瞄盛满宝石的水晶海碗。
闪闪发亮的宝石撩拨着特使的嫉妒之心,尽管他对工作、女人、权势之外的事物都保持着不同程度的漠不关心的态度。但现在他还是忍不住嫉妒李林——这个太过有钱,而且一下就获得与他同等爵位的家伙。而且如果不是维特大长老的反对,李林可能直接受封奥斯维辛公爵,而不是如今的比克瑙伯爵。
金钱、权力、前途——没有谁能在这些面前还能冷静思考,无论多么豁达,面对一介年轻奸商轻松攫取到这一切时,也很难不产生负面情绪。
——这小子的运气未免太好了!
奥尔洛夫伯爵愤愤不平时,他嫉妒的对象正摆出混杂了受宠若惊和强行压抑狂喜的复杂表情,将他丝毫不受封爵影响的心情伪装起来,麻痹着对手。
王侯将相。这些尊崇的头衔对李林意义不大,充其量会对他的计划产生一些影响。不过这些听上去莫名有集中营司令即视感的头衔,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情报进行分析判断。
所以——
“沙皇陛下的垂怜令在下感动不已,不知有什么是在下能效劳的呢?”
小心翼翼地收起诏书,透过感激涕零的面具,李林紧盯奥尔洛夫。(未完待续。。)
25.皇纪四千六百年(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论新登基的尼古拉二世陛下在想什么,这位公认不怎么成才的新沙皇绝不是心血来潮给一介外国商人封爵的主。就算新沙皇中二病发作,维特大长老也不会跟着一起犯二。
加官进爵一般是犒赏有功之人,有时候也当成生意——名为“卖官鬻爵”的生意。
既然是生意,对方又报出了“伯爵”的价码——尽管有名无实,作为一个正统国家受封的爵位还是有一定分量——接下来就该听听公国想从财团这里获得多少了。
钱?技术?情报?还是和阿尔比昂一样,要这边快点武装独立斗争,好给公国减轻压力?
“相信总裁……伯爵阁下也知道,最近国内……呃,出了一点状况。”
一点状况?
暗室里的布伦希尔差点笑出声来。贵族和平民都在积极的制造或准备制造暗杀和暴动,军队为镇压动乱四处奔波,这叫出了一点状况?那什么叫形式严峻?
“当然,伯爵,我非常清楚,想要在公国进行改革,总会引发这样那样的问题。”
李林一本正经的回答,丝毫没有揶揄的意思。
他要表达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在毛熊那边,温和改良派向来是没活路的,不是自误就是误国。高贵如沙皇,想要解放农奴都会被手下用枕头闷死,其它小鱼小虾就更不用说了。如今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背负着巨额战争债务。还有“志愿军”在卡斯蒂利亚不断烧钱的背景下,要搞工业化,解放农奴什么的,当然会引起社会动荡,还是不小的社会动荡。
10个月内,公国全境爆发2700次起义,农民造反,工厂罢工,神学院学生罢课,贵族抗议。农村村社也纷纷表示要求推翻新政。沙皇**政府对此的回应是武力镇压。被镇压的群体则报之以恐怖袭击和暗杀。根据统计,平均每月被暗杀的官员多达100多人。这边厢同样不甘示弱,组建大量流动军事法庭以暴制暴。处决暗杀者速度之快,往往被害者尚未下葬。暗杀者全家老小已经躺在坟墓里了。
伴随社会动荡的是粮食短缺。由于欠下财团巨额贷款。国库空虚。公国除让渡各种权力作抵押外,还用矿产、木料、粮食,以易货贸易的形式偿还贷款。这一做法的后果是粮食严重短缺。首都圣彼得堡仅能得到计划供应粮的14%,上个月京城里的面粉储备已只能应付10天的需要,当局不得不实施实物配给制。本月8日,圣彼得堡的维堡区,一家面包店传出谣言“列巴没有了!”陷入绝望和恐慌的妇女骚动起来,她们砸开大门和橱窗,冲入店内疯狂地抢夺一切可以果腹的东西。
从里加战役开始以来,公国民众仅仅是依靠爱国心和习惯忍受着艰苦的生活,面包店前的骚乱成了溅入弹药库的火星。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几个大妈的一时冲动转眼成了数千人规模的暴动。愤怒的主妇高呼:“打倒饥饿!给我面包!”,朝冬宫前进,很快更多市民加入了队伍。暴民们一边高呼口号,一边冲入商店或有钱人家中洗劫。最后出动了哥萨克骑兵团,用马刀才把把群氓暴动弹压下去。
首都都成了这幅德行,其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