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官人选?”
“埃里希.德.登.巴赫齐列夫斯基全国副总指挥。”
黎塞留点点头,人选和部队都无可挑剔,提坦斯本身是相当精锐的部队,巴赫齐列夫斯基曾指挥镇压波西米亚的骚动和西南边境上的土匪武装,是公认的治安战专家,相信在他的指挥下,很快就能平息叛乱。
“细节部分就由提坦斯自行拟定吧,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展开琐碎的讨论了,我认为应当立即联系南方的提坦斯驻军,让他们立即开始准备。”
“可那样——”
“身为王国重臣,如果靠发泄情绪和逞强就能为陛下和国家解决问题的话,泰利耶卿,你可以继续说下去。”
黎塞留冷冷的发言让泰利耶倒吸了一口凉气,陆军大臣又缩了回去,红衣主教看也不看他,现在可不是配合脑袋不够灵光之人的时候,他不打算错过解决问题的的良机。
“讨伐部队由提坦斯单独编成,陆军无需插手,联系海瑙,让他包围布达和佩斯两城,不得强攻,也不能让城外的人走出来。在讨伐军抵达前,先消耗叛乱份子的锐气。”
黎塞留一口气说完,回应他的只有沉默。的确,这是眼下最合适的提案,避免了陆军和提坦斯矛盾激化的风险,以及两支军队之间相互配合的问题,用雷厉风行的动作消弥叛乱的火种。进而震慑那些开始动摇的属地。至于陆军的面子……谁还在乎这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傻瓜的感受?王太子更是无需继续在其中纠缠,那位殿下应当集中精力对付北方战事,其它的事情不需要他去操心。
王冠领,还有叛乱分子,就交给巴赫去解决吧。
在大臣们的沉默中,和红衣主教的注视下,坐在宝座上的查理四世点点头,在草拟完毕的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没有任何润色和修饰,王冠领和其最大最繁华都会的死刑判决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凡尔赛宫,直奔遥远的南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19.燃烧的伊斯特尔河(五)
哒哒哒哒哒哒……
几十挺通用机枪和7管30mm速射炮以最高射速倾泻子弹,酷似撕布机的声响连成一片,穿甲弹、曳光弹、白磷燃烧弹、机枪弹筑起密不通风的弹丸铁幕,封锁住目标逃脱的任何可能。
不知是否已经对这个状况感到绝望,抑或完全来不及做出反应,一身黑衣的黑发少年只是站立在万千子弹弹道交错的中心,鲜红的眸子淡然的注视前方,全身上下没有任何防备。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穿戴全套的个人防护装具也没有意义吧。
就算是性能最好的防弹衣,不到10公尺的距离上挨上几发7.92mm机枪弹也会落得非死即伤的下场,更遑论30mm钨合金穿甲弹和更恐怖的白磷弹。在这些恐怖的子弹面前,防弹衣非但不能起到任何保护效果,反而会拖延死亡的时间,让受害者承受更多的痛苦和恐怖。
他是否是理解了这一点,为了求得安宁的解脱才一动也不动呢?
答案是否定。
求生本能、自杀意向、临死前的走马灯——这些概念与他是无缘的,沉静在量子神经的加速世界里,一飞秒的跨度被拉长至与一秒钟无异,各种传感器、知觉能力扩大化、敏锐化至恐怖的程度,全周天感知的风景里,子弹的种类、弹头卷起的气流漩涡、枪口火焰的形状、缠绕在弹壳上的热气、甚至刻在弹体上的膛线痕迹——所有情报无一遗漏的被掌握。
然后,他做出了动作。
瞬间,6道银色流体自背后延展,其尖端化作比头发还细的利刃,然后舞动起来了。
一秒钟之内。数千道银色闪光在空中绽放,无数光弧勾勒出的光景居然酷似一朵怒放的银色花朵,在一秒钟的时间内展现出其全部美丽,转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轰——
比子弹比声音更快速的舞蹈掀起名为“冲击波”的飓风,厚实的装甲上留下猛兽爪痕般的沟槽。用战舰主装甲构建出的封闭空间剧烈颤抖起来,过了几秒后才逐渐安定。
犹如地震、台风般的灾厄已经平息,机枪的余音还在回响,弹壳砸在地上发出悦耳的声音,一种诡异的声音在房间里响起。
沙啦啦——
银色、黄色的金属沙砾自空中飘落,飘散的铁沙覆盖在抢先一步落地的白磷弹上。如果仔细观察那些子弹,会发现每个弹体上都有一个毛孔般细小的孔,其位置刚好是引信的所在。
精准的认知、控制纳米机械虫,不断重复流动和凝固,使之成为无比锋利坚固的利刃,加以低频震动破坏穿甲弹和机枪弹的分子结合。使之化为铁沙,同时准确的贯穿混杂其中的白磷弹雷管——这正是李林的“片刃之翼”,即便是创造他的世界里,像这种高度的操作技术也不过是停留在“理论上有可能”的程度,李林此刻的运用自如,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设计概念的水平。
面对这项傲人的成就,李林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平淡的做出结论。
“似乎没有退步的样子啊。”
一直和不如自己的对手交手,难免会陷入身手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困境,太过强大的李林比一般强者更容易面临这种问题。因此,时不时的进行这种锻炼是有必要的。况且,他并不觉的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到值得被称赞的事情。不过是正确的分析了来袭的弹种、弹道、相互间干扰带来的偏差,再像操控全身细胞一样,给纳米机械虫发出脉冲信号,用最优化的形态展开主动防御而已,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热身运动罢了。再说——
手指缓缓抬起,按在左侧脸颊上。一点点像左耳划过去,移动了4、5公分之后,停了下来。
这个位置,曾经有一道伤痕存在,是一度败北的证明。
以战斗结果来说。他是那场战斗的最后胜利者,没有任何诡计花巧,以绝对的实力优势将对方击倒在地。但比现在更完美,千万吨级核弹零距离爆炸亦不能撼动分毫的防御却被一介肉身人类所突破,在他身上留下伤痕——这已经完全超出他的认知,足以视为一次失败。
不可能;
没理由;
解释不通;
没有败北和屈辱的实感,一瞬间思考回路陷入了混乱,李林第一次陷入所谓的“迷惘”,理应全知全能,对一切都毫无兴趣的他,头一次“想要知道什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