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8 章(1 / 1)

覆盖的人形。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待在原地,等待最后一刻到来。

近乎停滞的时间感突然重新流动,

某种东西流进了近似死亡的黑暗中,触碰到了密涅瓦被封闭停滞的意识。

靠着对罗兰的思念勉强保持住一丝清醒的密涅瓦注意到突然降临的变化。

(什么……?)

未知的存在让密涅瓦感到恐惧。

人类会本能的恐惧一切未知存在。

可是。

在一切的情报刺激都断绝了的现在——密涅瓦对意识坠入虚无后被消灭的恐惧凌驾了对未知的恐惧。

她接受了向自我意识靠近的某种存在。

就在触碰的瞬间——

(……!)

无尽的黑暗之中炸裂出一道光芒,照亮了密涅瓦的意识。庞大的情报奔流顺着光芒涌入、填满几乎要被虚无吞没的意识,自空洞至浓密的落差——由一种极端急遽转为另一种极端所产生的情报压力,强烈撼动着意识,使密涅瓦瞬间陷入了恐慌状态。

(……这……这是…………)

信息的洪流化作旋涡,在旋涡中沉浮的密涅瓦一时间甚至无法理解那究竟是什么。

不过不久之后,随波逐流的意识慢慢固定下来,得以喘息的她总算能分析和理解到自己接受了什么东西。

那是记忆。

并非密涅瓦的记忆,而是某个从第三者的视角所见证的记忆。

他人的记忆毫无顾忌、不容分说地渗透进自己的意识,连带的感官刺激一并贯穿心灵,逐渐渗透进正从麻痹中恢复的感觉。

那是——

(……!)

从世界诞生的刹那,人类诞生的瞬间再到毁灭的尽头,直至诅咒诞生为止——用长达数十亿年时光剪影拼凑而成的,另一个世界的神与人类的记录。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密涅瓦大叫。

恐惧和混乱无法转化成现实物理的惨叫,只有意识的一部份不断震荡而已。

密涅瓦并不害怕。

只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迫面对真实——强烈的情报冲击让她不禁想要放声惨叫。

立足于自我意志之上的记忆,自然也充满了主观和偏颇;不过那些偏颇——那些蕴含了感情的偏颇却是真实的感受和记录。

“异世界的神”是怀着什么想法创造出世界和人类的。

“异世界的神”是怀着什么想法决定毁灭世界和设下诅咒的。

孤独,期待,愤怒,绝望,失望,不安,悲哀,慈爱。

包含了诸多感情的……悲剧始末。

密涅瓦知道了。

迄今为止从未曾被人触及的真实。

##########

遍及全世界的诅咒,其本体是高维指令集合。

高维存在被拉低至低维世界时,其对世界的观测即是对世界的定义,具体落实重新定义的则是指令集合,即“诅咒”。

为了彻底改写世界,指令集合必须深入世界的一切进行改写作业,这种深入也包括人类的意识。

尽管只是附带效果,但此时此刻,全世界所有知性生命的意识确实实现了同步连接,面对顺着诅咒网络涌来的情报洪流,谁都没有拒绝的权力。

不管希望与否,情报流进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接受了这些记忆的人们陆续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反应。

有人只是单纯地感到困惑。

(……咦……咦……这个……这是………………)

薇妮娅就感到很困惑。

神也好,李林也好,在她印象中一直都是无比残酷、傲慢、强大的存在,从来都是居高临下睥睨众生,所有人只有在他们面前匍匐爬行的份。

如今她在记忆中看到的“神”却极为纤细又脆弱。

就算拥有接近万能,还是会如同人类一样会产生感受和受到伤害。

实际感受到“神”和人一样拥有“心”,这让她感到十分困惑。

也有人只是单纯地感到愤怒。

(什……什么……这是……这是什么……?)

例如法芙娜就感到很愤怒。

她觉得自己被骗了。

她一直以为李林是挂着神意代行者名头折磨世界的怪物,可这份记忆中呈现出来的哪是什么怪物?把他变成怪物的,让神明留下诅咒的——就是人类。

有人对此感到羞愧。

有人感到事不关己。

有人因为过于无奈而露出了苦笑。

每个人各有不同的接受方法。

不过——

通过诅咒网络,真相被传达至所有人。

的确,事实只有一个。

“神怀着怨恨与人类同归于尽,留下了毁灭世界的诅咒。”

这是没有任何偏颇的事实。

随观察者的角度不同,这个事实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解读,从一般人的观点阐述的事实,从政治家的观点阐述的事实,从当事人自身阐述的事实,这些必定是全然迥异的东西,就算其中不带任何虚伪与欺瞒,只要立场与思维不同,同一个事实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所以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个真实。

集合了诸多“真实”,并且退一步观察,人才能真正地作为一个冷静的第三者作出判断。这时候的判断才是客观的。

那么……被展示的真实促使人们的认知产生了什么变化呢?

光芒断断续续地顺着诅咒网络逆流。

成千上万的萤光凭空出现,一边于暗夜中飞舞,一边朝同一个场所集中过去。

朝联系所有诅咒的源头——

朝罗兰和李林所在的那片天空飞去。

18.黄金的终焉(四十七)

什么是救赎?救赎的形式应该是怎么样?

这个问题不止一次摆在罗兰面前,从知道全部真相的那一刻开始,更是不断思索、探寻答案。

每个人对救赎的定义都不一样,关爱、尊重、平等、理解、沟通、死亡——这些都可以是救赎的形式,也可以是救赎的终点。总体来说救赎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方法,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能根据具体的对象和情况做相应的定义。

救赎一个人尚且困难无比,救赎一个世界,一个已死的亡灵与其容器,人们又该如何是好?

罗兰的答案是相互救赎的同时也救赎自我。

除了扣动扳机,我们还能有其它选择——这个命题是否成立,不应该由一两个人的一两次辩论来决定。那应该是所有人一同面对,一同思考,一同做出选择。

罗兰缓缓吐出一口气。

“……”

这是一场豪赌。

“所有的真实”——将不为人知的密辛不做任何修改遮掩,直接对所有知性生命播放。就连罗兰也不知道人们看了那些事情后会作何反应。他并非全知全能,无法推测出每一个人的反应,也没法代表自己之外的人的心情。

他只能怀抱期待和不安,等待世界的回答、生命的回答。

一群群光粒从世界各地传回来。

那是从人们的意识中抽取出来的反应。

——如果这里头只有恶意。

那一切就真的无可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