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7 章(1 / 1)

这样的星球不放手,还想着将之恢复为可以居住的星球……

持有这种想法的家伙真的还有理性可言吗?

“你对理性的定义是什么?”

耳畔响起冷漠的反问,不等罗兰给出答案,对方继续说到:

“想让自己活下去,活得更好,这是不理性的吗?”

“这——”

“所有一切皆是人类自己基于理性判断的选择。你可以称之为自私、独善、利己主义,但那的确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作为世界的一员,作为个体独立的生命,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生存下去,接着是如何延续种族血脉,让种族繁荣。正是凭着这样的生存本能,生命才能持续繁衍,生生不息。也正是基于“一切以生存和种族繁荣为最高目标”的思考方式,智慧生命得以建立文明,不断向更高的境界攀登。

追求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本身就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也的的确确是源自善意的追求。

但这种思考并不是万能的。

“矫枉过正。”

酷似李林之人一挥手,濒临末日的世界消失了,出现在罗兰眼前的,是灯红酒绿的不夜城,是耸立在圆桶型空间内侧的无数摩天大楼,还有庞大的人流。

“被迫离开母星,被放逐到宇宙生活的人类靠着高度发达的技术度过了生存危机,从拉格朗日点到太阳系其它行星周遭都建立了人类的生存据点。在获得繁荣安全的同时,他们开始反思之前的灾难。除了反思肆无忌惮的滥用各种超级武器和不计代价升级战争,他们得出的另一个最重要的结论便是‘将生存和进化交托给自然,人类是会灭亡的’、‘为了确保人类的生存和永续发展,有必要掌握控制自然、驯化自然的力量’。”

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人类建立文明发展技术的原动力就是为了从残酷的自然中保护自己,在适宜生存的地面尚且如此,面对更加残酷且莫测的宇宙深空,人们只有掌握更多的力量和手段才能回避不知何时以何种形式降临的下一次生存危机。

于情于理,这没有错误。

如之前所说。矫枉必然过正,矫枉必须过正,否则就不能和过去的错误彻底告别,这是人之常情。

因为对之前的错误过度执著,以至于走上另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也是常有的事情。

失去了立足之地就要想办法建造新的立足之地,被自然的反扑逼到了绝境就要设法驯服自然,让自然以符合人类意志的形式存在。

不能驯服自然就没办法生存下去——这不仅仅是政府高层的意见,也是经历过惨烈战争和战后苦难的民众的一致意见。

“为了恢复母星,同时也是为了今后拓展生存领域,将宇宙中其它星球改造成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积累经验。‘地球再生计划’被顺利通过,其第一步就是制造出能在极端条件下仅靠简单防护措施就能生存、工作的人造生命,由他们取代人类和机器人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母星的再生。”

“等等。既然已经能实现高度的自动化,使用机器来从事复兴工作不就好了?根本没必要特地制造人造生命吧?”

“硫酸雨和不稳定的大气环境会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不管采取多少防护措施,总归还是需要维修保养。如果增加部署后勤维护机械和配套设施,必然需要增加投入,考虑到整个计划的漫长周期,这势必会变成财政黑洞。巨额投入会引发增税,民众因此不满,进而引发对政府的反感与不信任,没有任何政客可以承受这种后果。撇开政治算计不谈,从整体发展战略和大众感情来讲,这也是难以承受的。”

“所以制造人造生命体,由他们替代人类和机器来干活?”

“这是最佳解决方案。”

面对罗兰的质问,记忆管理者平静的回答到:

“政府节省了成本,民众不用面对承担义务和增税,相关制造商获得了订单。没有人为此困扰。”

“那可是活生生的生命!居然说没有人会因此困扰?!”

“没有选票,没有户籍,没有市民权,没有亲朋好友。只是拥有人类外形的处理终端,是工作机器的重要零件。从法律层面来讲,地球上没有生命,负责复兴工程的都是无人机。”

人造生命体不是人类,他们只是有着人类外形的人工智能,死了不需要支付抚恤金,也不用承担社会舆论压力。没有任何问题。

——不对。

罗兰的心中翻涌着焦躁的警报。

每个环节所做的都是正确的选择,每个选择背后都有无可奈何且无懈可击的理由。

但不知为何,罗兰心中就是有一个警报器被拉响一样的声音在反复尖叫。

这不对劲,这不正常。

具体哪里不对劲,他却又说不上来。

看穿了抑或无视了罗兰的迷茫,记忆管理者再次开口。

“以上是前景序幕,直到这里为止还算是正常范围之内。准备好,接下来,愚蠢而又遭受诅咒的最初一幕即将开始。”

18.黄金的终焉(三十五)

边长五公尺的正方形空间,六个面全都铺满了吸收冲击的缓冲材料,里面除了一个蹲坑没有任何生活设施,就连水龙头都没有。只有头顶的光源以及右上角一道用栅栏网隔开的通风口。几台观察装置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观察着蹲在角落里的瘦小身影。

因为那张比自己想像得更为年幼的脸庞而咽下了一口气。从未想过那张脸庞会和“纤细”、“脆弱”、“稚嫩”之类的词汇挂钩,目睹前所未见的场景——还是数万之多——罗兰既不兴奋也不稀奇,只是沉默着走过一间间房间,偶尔将视线移向房间里的“素体”。

在一间房间前,带路的记忆管理者停下了脚步,罗兰凑到门前,贴上了观察孔。

——被盯上了。

透过观察孔与红色瞳孔对上的瞬间,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到罗兰身上。

没有后来那种洞悉一切的敏锐和睥睨万物的压迫感,也没有标志性的微笑,但那种从遥远的彼岸看过来,又像是映照自己影子的镜子一般的微妙感觉完全一致。

哪怕知道那双眼睛并没有看着自己,眼前甚至不是真实的人,只是遥远的回忆。罗兰还是忍不住向男孩投去复杂的眼神。

“决定量产人造生命体来承担地球再生工程后,最主要的课题有两个。其一是让人工生命体符合性能和成本需求;其二是未雨绸缪,为‘万一’之时做准备。”

“万一……叛乱吗?”

“没错。”

记忆管理者面无表情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