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06 章(1 / 1)

能肩负起变革世界,打造永久和平新秩序的重担,并且以最小代价和牺牲(相对于漫长的战争和对峙,抑或世界大战而言,因为帝国崛起所流的血确实已经算少了)。如今更是距离全面实现只差最后一阶段。

如果没有李林,世界会变成怎样?会如有些人所愿,变得更加美好吗?

或许存在那样的可能性,没有李林出现的世界或许会变得相对平静一些,激烈的技术变革、社会变革、国际地缘政治变革不会出现,帝国所带来的负面产物永远不会出现。像罗兰一家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能平安度日也说不定。

可那样一来世界也将继续维持那种死气沉沉的格局,在极度压抑的大环境中,变革的冲动和契机会一点点酝酿、积累,如同板块移动积累压力的过程,终有一日,巨大的压力将撕裂地壳,化作地震、火山、海啸,席卷整个世界。又有谁能保证,在那样混乱、激荡的变革中,被牺牲的、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就一定会少于帝国崛起过程中的牺牲人数呢?

没办法保证,任何人都不能做出这样的保证,即便是将全世界所有的智者贤达召集在一起,将这个课题抛给他们,穷尽其一生的时间。他们也不可能得出比李林更好更完美的解答。面对不确定的混沌,李林基于现实考量所作出的解答或许不被人喜欢,但没人能否定那是唯一的最优解。

可即便如此,红发女子依然会忍不住冒出一个大不敬的问题。

李林是理性的,是睿智的,是完美的。可他也是极度恐怖,令人畏惧的。用一般人的标准来评价,他的理性完全是疯狂的另一种面貌罢了。如果要将那种“彻底理性”视为疯狂,那么疯狂的到底是李林自身,还是孕育出他的独特品质并加以倚仗的世界呢?

费力地咽了口唾沫,将危险的想法和发自心底的恐惧吞咽下去,红发女子调整了一下情绪,再次开口问到:

“接下来怎么办?要到此为止吗?”

“当然不可能。”

因为连受挫都称不上的作战结果就收手?这已经脱离谨慎的范畴,接近于胆小了。

“为了保持帝国的正派人形象,我们在公国的秘密绝对不能见光。不过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终止并转移那些设施,这需要时间和过程。很多新设施刚刚完成选址勘探工作,进度快一点的也才刚进入施工阶段。,贸然启动转移程序必然会引发极大的混乱,这反而会增加曝光的风险。”

“哦?”

红发女子挑起一侧眉毛,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容。

“我还以为你一定会连人带设施全部夷为平地,把所有证据全部烧光,连一块砖都不剩。”

“那样的预案也是有的。”

“……”

“有好几处设施安装有自爆系统,一旦确认暴动、大逃亡、遭遇优势武装力量突袭等可能导致设施曝光的事态,且现场管理人员无法予以应对处理时,自爆系统就会启动。没有任何人或证据能离开那些地方,那些地方曾经发生了什么将永远都是一个迷。”

任何人听到这个设计都会吐槽“有必要做到这种程度吗?”、“是偏执狂吗?”。可如果有人能翻阅李林刚刚签字批示的文件,他会发现一些经过文字消毒后阅读起来依然让人毛骨悚然的东西。

最上面的是几张抬头印着帝国铁路公司的列车时刻表,所有车次都有具体的出发和到达时间,精确到分钟。仔细比较车次的往返站点和时间,会发现这些列车都先是从帝国各地集中到几个中转站,接着进入公国,再分散到各个人烟罕至的所在,然后沿原路返回。

所有列车离开帝国时都不提车厢装载什么样的货物,回来时车厢里满载各式各样的商品,其中除了各种农产品,还有很多公国的技术所无法生产的东西。

唯一能让人隐约猜想到列车上运了什么的,是一份东部铁路管理层发给亚尔夫海姆总部的电报。

电报抬头是“关于近期运送重新安置者的特别列车”……

铁路时刻表下面的是几份订单和投标文件,五个四层焚尸炉的订货单,其中还包括两个搬运尸体的电梯、加热装置和清理骨灰的设备。帝国钾碱公司购买骨灰制造肥料的投标书;帝国化学公司使用进行新药人体试验的报告……

越往下面,文件记载的东西就越恐怖。

不难想象,有朝一日,这批文书中记载的噩梦以鲜活的现实出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会如何看待这一切,如何看待制造了这一切的帝国。

“如今公国的局势尚未恢复平静,绝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让KZ的秘密曝露出来。”

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皇帝陛下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16.不存在地区(二)

公国一共有86个行政区,在这之外还有所谓的“0号地区”,即“不存在的地区”。

0号地区并不是用于称呼特定区域的代号,罗斯联合公国境内的0号地区多达三位数,城市、乡村、荒无人烟的野外——这些“不存在的地区”就像布满天空的星辰,撒满整个公国的版图。

形成0号地区的原因有很多,最开始阶段是对贫民区的代称。由于这些区域人员流动性强,治安和生存环境恶劣,想要准确把握其中的人口数量、所属、构成,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太过困难,懒惰的公国官僚便大笔一挥,用0号地区来代称贫民区,将这些混乱地带从公国行政管理体系中剔除出去——社会和物理双重意义上。

官僚们的逻辑很简单,既然是不存在的地区,里面的人也就是不存在的。有什么理由进入不存在的地区去调查不存在的人,为这些活着也没人在乎,死了也没人伤心的社会渣滓建立档案,分配社会资源呢?有关心垃圾们的闲工夫,不如考虑一下如何有效利用节约下来的物资和人头名额发财。

在整个利益链条的驱动下,这种旁人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得到了默认,变成了不成文的条例。这便是最初的0号地区的由来,仅仅是为了省掉“麻烦”,为了谋取利益所诞生的奇葩。可随着人口持续增长,社会持续动荡,0号地区越来越多,并且开始朝着另一个方向演变。

持续涌入0号地区的不是只有贫民,各种犯罪组织和走投无路的恶棍在发觉司法行政的触手止步于0号地区之外后,这些人自然而然的将这里视为自己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