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争史诗,而是足以保障新秩序权威的冲击与畏惧,也就是威慑力。讲到威慑力,最直观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核威慑。当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火焰、冲击波在大地上翻滚,核辐射或快或慢的夺走生命,空无一人、满目疮痍的废墟一到晚上就放出瘆人的绿光……以上核战后的废土世界景象和存储在大国核武库中成千上万的核弹头正是一度确保另一个世界的秩序与和平的基础。在这个世界里,同样的事情用战略级攻击术式也可以做到,所以光是“死伤众多的惨剧”未必能达成需要的威慑效果。
——如果是人类能自由出入宇宙的时代,只要找一个太空殖民地,先用毒气把里面的人全部毒死。之后再对殖民地表面进行表面隔热处理,安装推进器,将整个殖民地推离拉格朗日点,对准地球表面上某个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比如悉尼之类的砸下去,基本上就能获得预期中的“冲击和恐惧”。
——这个世界不会迎来那种时代。
——可以检讨以小行星来替代。
——以小行星规模的天体进行冲撞作战明显威力过剩。
——过度的冲击不但无法达成威慑的效果,还会激化矛盾,一口气引爆全面总体战。
——因此有必要拟定更确实有效的作战备案。
基于以上考量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便是“集结七宗罪,用最大最强的一击让公国安分下来”。
不是团队合作,也不是集体显现第二形态,是更具冲击性,更让恐惧深入到骨髓之中,直抵灵魂深处的可怖景象。
——我又看见一个兽从海中上来,有十角七头,在十角上戴着十个冠冕,七头上有亵渎的名号。
这是圣典中一段关于“兽”的描写,传说中,这只兽有时候是尾巴可以扫下星辰的大红龙,有时候是驮着巴比伦大娼妓行走各地的敌基督,有时候又是代理大红龙行使权力,拥有六百六十六之数,“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纪以来没有记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地的人,都要拜它。”的神秘之兽。
没有固定的形体流传下来,唯有一个永远的名号证明其存在。
“问汝之名。必将成为七宗罪。”
那是,恐怖。
那是,疯狂。
那是,作为原罪的七宗罪
那是,绝对无法克服的灾祸显现。
13.冰风森林(一)
深秋是多愁善感的季节。
从生机盎然向萧索寒冷转变过度,明显的风景及温度差异容易触动人心变化,是故在文艺家的笔下,深秋总是以咏叹调的形式出现。
“阿嚏!”
刚走下舷梯,还来不及感叹一下异国的深秋风景,帕西法尔连打了三个喷嚏。
“抱歉。”
掏出手绢擤了擤鼻子,匆匆整了整仪表,帕西法尔重新立正、敬礼,用最为一本正经的语气说到:
“辛苦诸位前来迎接了。”
帕西法尔的语气、动作全部无可挑剔,只是他浑身上下洋溢的的慵懒气氛还有寒酸气质与身上的军服格格不入。原本帅气的帝国军少将制服、骑士十字勋章、一级铁十字勋标套在他身上就成了把面包店学徒拖出来硬套上军装的怪异组合,帅气的制服生生被他穿出了一股甜甜圈的味道。面对这种气质、外表和名声没有一丝交集的状况,绕是负责接待工作的拉普兰军官见多识广,一时间也深陷错愕之中难以自拔。
过了足足十秒,两位头顶子爵爵位,肩扛少将军衔的拉普兰贵族军官才想起还礼。
其实帕西法尔同样是少将,而且爵位也只是帝国骑士(原本上层打算授予他子爵的爵位和领地,结果他以‘不擅长经营领地’为由,只要了一笔年金和勉强接受了骑士头衔。私下有传言说他拒绝爵位和领地真正原因是“有多余之物在身边的话,退休后也不能清闲的生活了”……),在军衔对等的情况下,爵位较低的一方被压一头是很常见的事情,不过两位爵爷可不敢摆谱。
先不说对面是享有赫赫武勋的舰队提督,此次是在“友好交流”的名目下前来帮助拉普兰整顿和推动军事改革。如今拉普兰的立场本身就使得其贵族和军人在面对帝国时缺少底气。
半年前的共同会议上,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在确保拉普兰永久中立地位的《波恩条约》上签字,从政治层面上来讲,拉普兰的永久中立地位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理论上来讲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包括拉普兰自己在内,没有谁会真的相信靠一纸文书就能彻底保障和平与中立。
特别是面对罗斯联合公国的时候。
基于历史因素和地缘政治,公国一直对拉普兰抱有野心。照道理说,在波恩遭到整个世界的反对意见,被迫在《波恩条约》上签字的时候,公国应该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集中精力处理内政、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修补和各国之间的关系等等重要事务。然而公国却并没有这么干,反倒是不断加强针对卡累利阿地峡的军事部署,并且在国内舆论上制造针对拉普兰的不友善气氛。
从种种迹象来看,公国显然是有一些“睦邻亲善之外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已经进入规划筹备阶段了。
身为多年的老邻居、老对手,拉普兰对公国的行为一点都不意外,就连公国行为背后的想法都一清二楚。
简单来说,公国已经到了必须用一场“不大不小的胜利”来缓和国内危机的地步了。
公国的危机源自于其上层发起的改革,即终结农奴制度,使国家重新焕发活力——这一十分美好的愿景,为这个老旧腐朽的国家送来一丝清风的同时,也开始动摇整个国家的基石。
近代化的本质乃是资本力量的快速积累和发展,城市化是资本发展的次生品。为了满足设立在城市内各种工厂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大量农村青壮年拖家带口大举迁入城市。当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后,其粮食供应势必有所削弱。此外,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增长,城市对各类农作物和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受此前的战乱影响,帝国、阿尔比昂、卡斯蒂利亚都是公国产粮食的主要买家,公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0%用于出口。随着战争结束,国际间心照不宣的备战工作开始,对公国产粮食的供应需求并未受停战影响,还在持续增长。
需求刺激着生产。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一部分有远见的贵族、地主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