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95 章(1 / 1)

新秩序生活的人们也不允许有人来搞乱他们已经适应了的生活。

所以自始至终,罗兰他们都没有把“打到帝国”当成一个神圣的、不可动摇的、不容许任何质疑的目标。

实力上的差距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想与绝大多数人为敌。

包括四等公民在内的大多数人对帝国现行体制都抱有一定程度的不满,不过这也就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发发牢骚的程度。对目前的生活,他们并没有不满。

再怎么说,哪怕不谈旧查理曼王国覆灭前那段只能用“朝不保夕”的日子,和旧查理曼王国最繁荣的时期比起来,四等公民如今的生活水平也是有了飞跃性的增长。例如全民义务教育、社会福利保障等等,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所以平时私下骂骂也就罢了,要真有什么人想要实践打倒帝国,让一切回到旧查理曼时代,拥有忧患意识的广大民众第一个不答应。首先,他们还不想给傻瓜或疯子陪葬;其次民众们最害怕的莫过于已经到手的“幸福生活”被剥夺,重新回到已经延续五个世纪之久的生活当中。

和为了保护自己“正当权利”挺身而出的民众而战——这是共和主义者们不敢想象且竭力避免的事情。

所以自始至终,他们的目标都不是“打倒帝国”,而是“与帝国共存”。

“与帝国以及帝国所主导的新秩序是必然的。”

罗兰平静的望着公爵,以理所当然的口吻说到:

“这一点不仅是共和国,也是包括‘自由军团’在内大多数人所认同的。”

“这可真是出乎意料的现实见解。”

公爵的回答依然平静,仔细咂摸却能嗅出一丝嘲弄的酸味。

“光看共和国民众和贵组织的行为,人们可不会这么想。”

“帝国是以既不民主也不和平的方式建立的,但它却拿出了任何一个和平时期的国家都做不到的成绩单,民众在免除自身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获得了自己想要争取的东西,且因此感到满足。”

没有理会公爵尖刻的揶揄,罗兰用压抑着不快的冷静声音说到:

“认清这一点,则与新秩序的共存关系,非但可能,也是必然。”

12.善与恶的彼岸(十六)

与帝国,与新秩序共存。

这是一种可能,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必然。

诸国是这么认为的,共和国和“自由军团”的高层也是这么想的。

面对强大到难以战胜,同时又大到不能倒的帝国,在长期战略上做好战争准备,短期战略战术层面与之共存,依托新秩序体系稳定国家,并尽可能增强自身力量——这是帝国之外所有国家认可并正在实施的战略,彼此之间的差别仅限于根据自身条件在细节上的调整。

具体到罗兰与共和国这里,用一句话来概括论述便是“战争不可避免,但如果可能,应当尽量争取起码一代人的和平。”

历史上原本就没有永久的和平,真要有,恐怕也是李林实现八紘一宇、制霸天下的时候了,而这恰恰是罗兰最不愿意见到的,更何况在此之前还要经历一场可能要死掉整整一代年轻人的世界大战。所以罗兰虽然希望能存在永久的和平,在实务层面并不会以此为绝对的目标。在他看来,身为还活在世间的人,如果存在必须留给下一代的遗产的话,和平就是最好的礼物。至于维持上一代人托付的和平,那是下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如果每一代人都能牢记自己被托付的使命和对下一代人的责任,纵然不是永远,但长远的和平是可以实现的。相反,如果忘记了过去的教训,躺在先人的遗产上坐吃山空,那么一切就不得不从头再来了。或许那是令人伤感的事情,但也不见得是坏事。

“讨论今后几代人的和平或许有点过于遥远。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守住往后短短数十年内的和平,尽可能往后延长爆发冲突和纷争的时间点。或许这是一种虚假的现象,是一种注定徒劳的努力,起码也比哪怕只有这十分之一时间跨度的战乱要好得多。在过去的纷争中,我不止一次看见十一二岁的孩子穿上不合身的军装,背起几乎和身高一般的步枪走上战场,再也没有回来。我相信除了战争狂和别有用心、靠吃腐肉为生的家伙,会乐见孩子被送上战场的人,应该一个也没有才对。”

罗兰的见解一向具有正确性和深刻性,如果是普通人,在这番雄辩面前只能点头称是。毕竟没有谁愿意将自己和“战争狂”、“吃人血馒头的混蛋”之类标签串联起来的。

但马尔伯罗公爵并不是一个普通人。

他不是狂人、怪人、天才、鬼才这类“异于常人的人”,只是作为世袭贵族且以领军作战崭露头角,成为阿尔比昂王国国家决策层要角之一,同时具备政治家和军事家两方面专业眼光的上层人士,他理解一般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又会以截然不同的道德和价值基准去看待问题。

“年轻人,一朵花也舍不得摘,一株草也舍不得拔,是无法在危机四伏的密林中开辟出一条安全大道的。”

两鬓斑白的公爵稍稍抬起下巴,严肃的神情仿佛一位正在对学生讲授关于马基雅维利主义基本原则的政治学教授。

“诚然,追求和平是每个正直之人的追求和愿望。但和平的根基与撑起英雄豪杰的伟业、帝王君主王座的,是同样的东西,也就是鲜血、白骨、实力和妥协。所谓和平,所谓秩序就是用百万吨的鲜血、尸体供奉起来的神像,正因为有着如此残酷的重量,会对推翻神像所招致的更惨烈结果感到畏惧,人们才愿意冷静思考避免破坏秩序与和平的办法。”

然而。

“你们的行为出发点或许是好的,是基于自身的善意、对世界和他人的责任心,但我不得不说,你们的行动结果很可能成为投向刚结冰的水面上的石子。”

追溯历史上各种战争爆发的原因,人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战争都是从平衡被打破那一刻就开始了,之后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加持、发酵作用下,最终演变成了战争。

现在罗兰他们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往名为“和平状态”的薄冰上投下石子。

“一发便不可收拾。战争就是这种事情,根本无从控制。一旦你们投下名为‘阿赖耶识’的石子打破了薄冰,之后的事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