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94 章(1 / 1)

还傻乎乎的问“皇帝到底想说什么”,八成会被别人当成傻子。

故事最后折服北方领主们的并不是那只小牛,而是那道大餐背后折射出的深不见底的财力和国力。

那些北方领主当然清楚,所谓摔倒,所谓准备了两道烤小牛云云,其实都是设计好的戏码。可就算知道这是做戏,对方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能投入资源实施。其背后的国力、财力还有将这些投入到战争中转化出来的战斗力……靠着这些冷冰冰的数字,北方领主们狂热的分离主义倾向终于消停下来,内战危机被成功解除。

至于皇帝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在场的人也都明白了。

故事里的烤小牛;

大帝号与皇帝的造访;

两者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通过某种平台展现实力来震慑对手,迫使对手放弃不切实际的妄想。两者的区别仅限于一个温和委婉些,另一个粗暴直接点。不过考虑到共和国的实际情况,除杰伊大法官之外的使节们基本赞同皇帝的处置。

说穿了,军备控制协定是大家都想要的东西,不可能为了迁就某个国家国民的情绪搞出一堆没有办法收拾的手尾,与其到时候再为此烦恼,浪费宝贵的时间等待共和国搞定他们那群永远不满,永远喜欢反对正确之事的国民,还不如让皇帝给这帮家伙上上课,让他们知道一下什么叫天高地厚,什么是自知之明。

没等使节们从深思中回过神来,皇帝已经喝完了咖啡,将空掉的咖啡杯递给亲卫队队长,从他的专属座位上缓缓起身。

“诸位。”

李林回过头望着肃然而立的使节们,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就让我们一同前往这片神奇的土地,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也让他们了解一下外面世界的变化吧。”

面对皇帝的决断与邀请,所有人都深深低下了头颅。

其中也包括杰伊大法官,他几乎与甲板平行的脸孔上满是泪水。

8.观光旅行(六)

皇帝的突然造访给共和国带来各种各样的困扰。

有战略上的,有战术上的,有外交的,有国政的,至于各种各样的小细节……只能说负责外事接待即各种相关任务的单位正在越来越向过劳死和自杀靠拢。

不谈战略战术层面带给共和国的麻烦,光是如何接待皇帝就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

搞得端庄隆重,事件过后会被民众骂谄媚,搞得低调简单,要么帝国借机发难,抗议共和国怠慢皇帝,要么诸国认为共和国已经退化成了一群穷鬼和化外野人,连像样的待客之道都不懂。

诸国内部亲帝国的势力,对共和制看不顺眼的势力绝不会放过这个能左右舆论甚至影响国政走向的机会。

外事接待部门以及交通、警察、教育、社区管理等各个系统完全陷入选择地狱之中,他们面对的局面岂止是左右为难,说生死两难还差不多。一开始他们还遵照正常的行政程序前往众议院备询,试图从议员老爷们那里获得一点启示指引。结果却被告知众议院经过投票,一致决定休假,无限期关闭众议院。站在贴上封条和放假通知的众议院大门面前,外事接待部门的官员欲哭无泪。显然,议员老爷们打定主意直到皇帝离开前都在家里休假了,皇帝访问期间产生的一切黑锅都交给负责实务的部门来背。

在那一刻,各部门行政长官的心情是崩溃的,最坚强的几位都难掩沮丧失望之色,不堪的几位当场就泪流满面,开始构思遗书该怎么写,妻小要如何安顿,哪种自杀方式比较不痛苦了。

大概是觉得事情还不够大,帝国负责联络的官员居然在此时提出了一个“贴心”的提案。

帝国方面表示如果共和国这边有困难的话,接待工作可以由帝国方面自行安排负责。反正军乐队、仪仗队、皇帝车队、直属亲卫队都是现成的,共和国只要提供皇帝下榻的住所、可以参访的地点、用于签字仪式的会场就行。

这真的是露骨到不行的“贴心”,共和国外交联络官员费了好大劲才克制住掐死对面那尖耳朵鬼畜的冲动。

什么叫喧宾夺主?什么叫挖个坑逼着你跳?眼前的就是了。

由帝国来安排?由帝国的官员主导实施?任由皇帝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检阅帝国的军人和仪仗队,参访各种设施?这算什么?皇帝视察调研海外殖民地?他们已经视共和国为无物,将这片土地当成帝国殖民地了吗?

每个部门主管收到这份要求清单的反应都是同一个——愤怒,几乎将理智焚烧殆尽的愤怒。有几个气傻了的主管当场就嚷嚷着找个有精神病史的退役海军陆战队员,给他一支狙击步枪,等皇帝那辆敞篷车路过时,让那个伪帝尝尝爆头的滋味。还有的表示如果找不到神经病枪手,自己可以代劳。

现场的气氛一度接近失控,幸运的是被气到发狂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还保有能够理性思考的理智,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一位有着足够勇气和承担能力的最高领导。

密涅瓦很清楚帝国并不是真想要刺激共和国,只是当帝国官员面对共和国的特殊国情和低下的行政效率时,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提升异国同行们的工作效率。至于这种方式是否招人恨,有没有更委婉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在考量范围之内。

密涅瓦并不喜欢这种冷冰冰的交流方式,哪怕这种手段明显提高了共和国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并且狠狠抽打了一顿一众嘴炮王者的脸面,她依然不喜欢这种近乎机械程序的沟通交流方式。

不过眼下可没有多少时间让她表达感想和探讨人文主义与效率至上之间的优劣,如何度过眼前的危机,如何保住共和国所剩无几的尊严,这才是摆在眼前最要紧的课题。

经过一众智囊和部门主管的快速协商讨论,一份被后世史学家称为“经典应急处置”的迎接方案出台了。

##########

“……或许我们有点小看了共和国。”

“伯爵阁下,现在还言之过早。”

“以结论来说可能早了点,不过……看看他们的安排,就算放在我国,这也是足以打出高分的安排了。”

“请别忘了,这是帝国在背后推了他们一把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如今现在可是帝国被反将一军。”

“再看看,再看看……”

周遭传来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