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6 章(1 / 1)

人夜不能寐的忧虑。

要想了结一个国家的长期政策走向,教育体系或许是最能直观展现这方面的展览台。只要看看这个国家是如何教育他们的下一代,试图塑造出怎样的接班人,这个国家未来要走向何方,大致上也就有数了。

新秩序。

这是帝国中小学教材中各种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

帝国的学校教材里没有“八纮一宇”、“制霸天下”之类的歇斯底里口号,也没有狂热的战争叫嚣和民族沙文主义说教,取而代之的是反复强调新秩序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不断强调等级制度是国家安定,社会安泰的基石,只要全体国民各司其职,各安其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反之,如果有谁试图逾越自己的等级或权限,就会引发冲突、对抗,甚至危及国家安全,给全体国民带来危险。为了自己,更为了国家,捍卫新秩序与无条件的服从是每个帝国国民不可逃避的义务与责任,

乍一看,人们会觉得这是一份让人不怎么舒服,但总好过查理曼狂热****的教育纲领。再怎么说这里面从头到尾都没提到过与周围国家的领土争议,或是鼓吹积极对外扩张,用军事解决取代外交协调之类的战争思想,自始至终,帝国的教育都是对内的,都是强化培养全体国民的纪律性和服从性,以维持他们的新秩序为最终目标。

可这样一种看上去“完全内向”的教育纲领,细细品味却让人不寒而栗。

帝国的教育与其说是在培养人才,不如说是在量产工具和管理工具的机器。三等、四等国民接受的教育是为了让他们成为维持社会生产和持续发展所必须的零件和工具。他们必须熟知社会的基本运作规范,必须坚固且能够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一等、二等国民则是接受精英教育,成为管理工具的系统,让这些工具和零件最大限度的发挥效能,维持国家运作。整个帝国就是一台由工具和管理系统组成的超巨大精密机器,这台机器高效、冷酷、能量巨大,任何试图阻挡其去路的妨碍者都会被毫不留情的碾碎,而最让人恐惧的地方,在于人们不知道这台机器会朝那里前进。

只因为在最高层掌控一切,驾驭国家前进方向的,是皇帝。

没有人能揣测神明的心思,也没有人能揣测皇帝的想法,谁都不可能猜到那一位究竟会去向何方,下一分钟在谋划着什么样的战略。加上皇帝此前在莱茵战役所展现出的战斗力,人们自然会下意识的想到,如果帝国持续增强壮大下去,终有一天就算不用皇帝出手,帝国也会拥有足以碾压整个世界的力量。到那时,如果帝国要将新秩序推行到整个世界,大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帝国四等公民今天的生活会不会就是自己的明天?

他们的预感大致都对,帝国的终极目标就是政府整个世界,将全世界纳入新秩序之下,所有人都会成为三等、四等公民。只是这种基于道听途说、口口相传渲染营造出来的情绪持续扩散发酵并不是当前帝国所乐见的,最起码这种情绪无助于帝国在军备控制谈判中推销自己的方案。

所以帝国才要大费周章的布局,向诸国民众灌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印象,为的就是缓和诸国民间对帝国的情绪,最大限度的减少在谈判过程中遭受民间舆论变化的干扰。

罗兰对这一点心知肚明。在交流会举行之前的最后24小时内,他围绕着这一点展开了完全出乎帝国方面预想的行动。

7.前往共和国(三)

从遇上卡斯帕尔的那一刻起,罗兰其实就在心里放弃了通过阻止恐怖袭击来打乱帝国全套计划的想法。

且不论在帝国方面连亲卫队都出动,甚至皇帝都可能驾临吕德斯的强大战力面前,光是在吕德斯市内保持活动都很吃力的“自由军团”有几分成功的可行性,只凭还不能确定吕德斯支部内鬼已经被全数铲除这一点就足以让罗兰取消原定的行动方案。

能在明知道被人监视的前提下强行执行一份已经曝露的行动计划,这得要多粗大的神经和多强大的心脏?

既然武力介入已不具备可行性,绕开帝国的铜墙铁壁另辟蹊径就成了不二选择。

罗兰的做法非常简单,他将收集到的各种关于此次恐怖袭击的证据、种种推理、还有帝国方面之后可能采取的行动全都罗列出来,然后设法送进了诸国领事馆和媒体工作者。

战后诸国总结经验教训时,信息战是被反复研究探讨的领域。舆论引导、信息操作、炒作议题、转移焦点、制造话题、传播手段……亚尔夫海姆向各国亲自示范了一遍什么是信息战,信息战应该是怎么操作的,怎么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煽动民意,让民意去裹挟国家政策,引导局势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正如帝国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是总体战,什么是闪电战,帝国也充分展现了信息战的巨大能量和作用。尽管其中有很大的不可复制性,诸国还是尝试着模仿和学习,着手强化对本国舆情的管控,由于技术层面上的巨大差距,结果不如人意,但他们毕竟是本土作战,有先天优势,况且其国民也尚未失去对本国政府的信任,所以一旦有足够劲爆的材料,他们必然会竭尽所能来扳回一城。

李林毫不怀疑诸国政府会得偿所愿,就像他毫不怀疑大众热衷追逐热点的天性和狗仔队们为了吸引眼球炮制新闻、炒作话题的热情。

一旦消息扩散开,这必将成为前所未见的大丑闻,到时候帝国勉强维系的正派形象将轰然倒塌,帝国过去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言行都将与阴谋论挂钩,人们会用显微镜审视帝国的一言一行,帝国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操弄舆论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具体的事态发展也可能变成诸国畏惧帝国的力量,什么都不做,事情依旧按照原先的剧本进行演出,帝国最终依旧会得到想要的一切。可是谁都无法忽视前面那个可能性,毕竟那个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概率不是零。

是不是应该冒一下风险,赌一把?

李林的回答是“不(Nein)”。

在一场必输的赌局里下注?除了输红眼的赌徒和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