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30 章(1 / 1)

略瞄准就能命中的氛围之内,仿佛激光般闪光正从四面八方包夹过来。

就在包围网即将收拢,不留一点缝隙的万分之一秒前,女孩用力向下踏出一步。

身体悬于半空中,不管力气多大,踩下去的速度有多快,没有着力点,无法产生反作用力来抵消重力的人体都只会朝下方坠落——学过牛顿第三定律的人都清楚这一点。可是——

跳起来了?

理应没有犹豫也不会感到惊讶的人工智能,因为女孩踩在自己释放出来的“障壁”术式上,再度高高跃起而出现了一丝微妙的杂讯。

再一次,女孩以毫厘之差避开了攻击,只要再过万分之一秒,包围网就能完成,高周波切割鞭就能将她斩成肉酱。

——“障壁”术式确认。

——强化系术式确认。

——热成像显示,目标体温正快速升高,心跳正以异常快速频率跳动。

——观测结果:心跳速度为每分钟一千下。

——推测目标使用了某种强化系术式,通过加速心脏跳动,引发对时间感官的错位。

——应对方案0015。

“沙拉曼达”通体亮起青白色光芒,其强度甚至让人不得不遮住双眼才不至于感到刺痛。

“夜莺”还来不及感到震惊,巨大的雷霆在眼前炸裂,蜿蜒的雷电自地面直抵苍穹彼岸,可她已经没有余裕去赞叹和鉴赏眼前的壮观景象了。

雷电反复抽打“障壁”表面,狂暴的能量乱流一次又一次在咫尺之遥的距离上炸裂,闪光和轰鸣在四面八方炸裂——以上现象光是一次就足以让大胆之人崩溃,如果是以密集到连数次数都嫌多余,而且还在一秒被切割成一万份的异常缓慢时间中不断循环呢?

任何脑袋正常的人都不会想去体验这种事情的。

“夜莺”不但要亲身经历这种与酷刑无异的攻击,还要面对一个此前完全无法预期的冲击。

——“军团”会使用魔法?

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战场环境和作战所需,各型“军团”都会在内置的天晶内预存一些术式,根据环境和现场条件释放术式。“不会使用魔法”这种说法严格说来其实不成立,换成“不会自主构筑预存术式之外的术式”就没什么问题了。

说到底,“军团”的人工智能只是复刻死者脑回路的劣质复制品,只具备基本的被动接受和学习能力,既没有对玛那的感受力,也缺乏构筑复杂术式回路的思考认知能力。所以“军团”的作战模式普遍是以枪炮和数量优势去碾压对手,类似猎杀型这样的特殊型号也不会自行主动研究和构筑术式。

眼前这台机体却突破了这层桎梏,在最短时间内判明战况后自行构筑出雷击术式并释放成功——这个事实甚至让“夜莺”感到不寒而栗。

能够使用魔法,具备自主学习提升能力的不死之身。这可以算是“军团”的终极完成形态,一旦这种型号的人工智能量产普及,那么“军团”的战斗力势必会增强到足以彻底颠覆各国力量对比和战场形态。到那时,纵然帝国签订了比较不利的军备数量控制条约,他们也完全能靠装备了新型人工智能的“军团”碾压诸国,更不要说进入战时体制后,帝国工业能力所能爆发出的强大产能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支淹没整个世界的钢铁军团。任何反抗都会被这股全金属狂潮所吞没。

那已经无法称之为地狱。

那叫万劫不复。

5.祈祷者的对话(十一)

“军团”的出现,意味着一再被刷新版本的战争又一次迎来了全新的变革,而且还是一次极为深刻、重新定义战争性质的变革。

不畏死亡、不知疲倦、不知痛苦和饥饿为何物,无穷无尽,永远一往无前的不死身士兵——以血肉之躯去对抗这样的亡灵大军,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活活拖垮、熬干。相比需要至少十几年才能进入适合服役年龄,最终是否适合战场还尚未可知。“军团”却从一开始就是应对总体战、消耗战需求而诞生的完成品,一走下生产线就能投入作战,且安装有人工智能的“军团”在完成的那一刻就拥有堪比甚至凌驾老牌部队的战斗力。比消耗战,“军团”必然会获得最终胜利。

光这样就足够让很多人为之胆寒,如今更进一步强化升级成具备自主思考学习能力,且能够自主构筑、释放魔法术式的新型号。可以预见,一旦这种东西投入批量生产装备,诸国及各种地下组织要承受多么巨大的压力。一旦那场必然到来的战争爆发,最多三个月,诸国军队就会被消耗到难以为继的程度,大约半年到一个月左右,所有反帝国势力都会被压制,一年之后帝国将征服整个世界。

这绝不是夸张,也不是为了遮掩失败去夸大敌人的实力。任何一个正面与“军团”对峙过,从永无止尽的钢铁海啸的冲刷下活下来的人都会说出相同的话语。

那是等同天灾般的梦魇,是没有人可以幸存下来的炼狱。

必须在此破坏这个怪物——

如果可以,“夜莺”当然会这么想,并且付诸实施。可她就连产生这种想法的余裕都没有。

“夜莺”擅长的术式是“崩坏”,属于“专门对付魔法使用者的特化型战斗魔法师”,从属性上讲,应该把眼前这台能够释放魔法的机体克制得死死的才是。然而现实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状况——最开始几分钟还能打得有来有往,时间拖得越长,“沙拉曼达”的优势就越明显,战斗进行到15分钟时,战斗已经演变成“沙拉曼达”单方面压制“夜莺”,“夜莺”除了被动防御,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双方的基础能力数值固然不在一个水平上,高强度的持续战斗又对人类特别不利,但这些只是部分原因。

“夜莺”的身体早已经过强化系术式增幅,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她也清楚遇上这类战斗时该如何应对,正常情况下她其实有很大概率是能够脱身的,在特定情况下甚至还能反杀对手。

现如今导致她无法及时脱身的,是敌机异乎寻常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前的“军团”也具有学习和适应能力,但比起活生生的人类,人工智能在遭遇突发状况下的反应总是会慢上一拍。这是因为他们只会在已有的战术范本和验算法则中寻求最优解,一旦遭遇战术范本之外的状况就没辙了,一直要到中央计算网络更新战术范本,他们才能做出有效应对。用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