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商船就已经开始执行针对共和国的封锁行动。最初,海上封锁仅限于频繁的临检,查扣的物资也是军事物资和可以用于军事行动的物资。但随着“自由军团”的壮大,禁运范围被扩大到了粮食、布匹等所有种类的商品,帝国海军更是堂而皇之的在公海开炮逼停共和国商船,登船查扣货物,抓走船员——有时候这种行径就在距离共和国领海不到一海里的地方,当着共和国军舰及商船的面进行。
可以说,“莱茵兰”号事件表面上是一群民兵的过激行为,可追根溯底,恰恰正是帝国自身的傲慢和肆无忌惮严重伤害了共和国民众的自尊心,最终引发了反弹。如今帝国非但没有反省和检讨自身行为是否恰当,反过来却用更苛刻的条件来压迫共和国低头……可以预见,当暂时偃旗息鼓的民众和各种社团在得知条约内容后会有什么反应。
爆炸。
除了这个词,杰伊找不到任何形容词了。
民众一度被压抑下去的愤怒再度被激化后所爆发出的力量是任何政府都难以承受的,如果加上有心人的刻意操弄和引导,坚毅聪慧如密涅瓦也难以承受。眼下唯一能指引共和国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的政府将不复存在,接下来面对内部的一系列混乱和咄咄逼人的帝国……
杰伊不敢想下去了,他摇摇头,用沉痛的语气说到:
“男爵阁下,我认同您和您的同事为争取和平及解决这起不幸事件的努力,但我不得不说,贵方所开出的和解协议内容并不是一个有诚意的表现。”
毫无疑问,这大幅突破了共和国政府的底线,和共和国民众的心理预期更是相距十万八千里。要签署这样一份用“苛刻”都不足以形容的不平等条约,结果只有一个:共和国政府垮台,所有成员都会被诅咒几百年。
而且帝国的要求存在两个危险性:要么谈判破裂,这样帝国就可以让事态回到原来的老路上;要么,共和国继续在这个框架下继续谈判,由于无法承担某些条款引起的后果,势必以其它方面的让步来换取帝国的妥协,这样一来帝国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获得许多它原本无法获得的东西。
比如在共和国境内驻军或设立军事基地,比如插手共和国的经济命脉和矿产资源,比如一个对帝国单方面开放的市场。
这种谈判条件绝对不可能同意。
对此,坐在对面的帝国谈判小组当然也是心知肚明。
帝国对共和国内部的乱象了如指掌,就连密涅瓦用了什么办法将狂热的民众和社团压下去也一清二楚。共和国的底线在哪里,他们有什么牌可以打,这些牌打了以后会有哪些后果——帝国早已尽数掌握。
从国家战略和利益层面来件,不管是和共和国官方的接触还是谈判本身都绝非帝国所乐意接受的,但强势如帝国也不能总是不在乎别国的态度,身为大国,有时候还是要在乎一下吃相的。
所以,哪怕是做戏,也要做足全套。
“杰伊先生。”
冯.牛赖特男爵突然有些同情坐在对面的男人。这个男人愿意接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任务完全是基于对国家的责任感,他很清楚从接下这个任务开始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会成为那些狂热又无知的民众口诛笔伐的对象。而他的政府却对此无能为力,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保障首席大法官及其家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同样身为政府官员,男爵深知这意味着什么,他自问换做是他身处杰伊的位置,恐怕很难没有半分迟疑和犹豫的主动去接受这种断绝前程还可能祸及家人的任务。这也让他发自心底的尊敬眼前的对手。
可尊敬归尊敬,公务归公务。身为帝国外交官,男爵不可能给予杰伊先生任何帮助。
——这真是不幸。
心中的歉意一闪而过,男爵脸上依然是无可挑剔的职业微笑。
“我方带着诚意而来,摆在您面前的,只是我方初步的意向草案。贵方有什么意见,对草案有什么修改意见,大可以提出来。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我方代表团只负责向本国传递谈判进程和贵方的意见,在没有得到本国的授权之前,没有签字盖章的权力。由于距离和日程安排上的原因,贵方提出的意见将在一周后得到回复。”
4.棋局(七)
“我不明白。”
打破沉寂和疑问的是马赛,过于强烈的违和感让他难以保持沉默,就连身份都忘了。
“虽然我不是很明白具体的流程,但谈判,本来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吧。在帝国,没有皇帝的许可,就算外交官承诺了什么也做不了准。基本上有没有授权都是一样的,最终都会请示皇帝,等命令下达之后才会在谈判桌上做出正式的回应。仅仅只是这样,和‘Z计划’这个最终目标还差得远吧。恕我冒昧……要怎么样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呢?”
或许是身为局外者的关系,马赛缺少“自由军团”成员对罗兰的高度信任和服从。其他人多少也会有类似的疑问,但身为情报人员的他们见证了太多罗兰的精准预测,本身就有“既然这么说,一定有道理”的先入为主观念,所以就算有疑问,他们也不会说出来。身为外人的马赛突然提问,自然遭到诸多白眼的围剿。一旁的“知更鸟”更是狠狠拧了他一下,疼的马赛一阵龇牙咧嘴。
抬手制止了想要从床上起来发飙的“夜莺”,罗兰微笑着问到:
“马赛同学,你是不是觉得这中间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呃……与其说不对劲,倒不如说,像是衣服扣子扣错的感觉。”
——这孩子直觉不错。
点了点头,罗兰正色说到:
“你说的没错,正是扣子扣错了。”
谈判、Z计划、恐怖袭击——三者乍一看似乎毫无关联,但这只是直观的感受,但在皇帝手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三个要素却是环环相扣,相互依存。而将三者串联起来的要素,叫做“军备竞赛”。
单看三件事情,相互之间确实没多大关联。可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恐怖袭击是军备竞赛的缘由或者说借口,“莱茵兰”号事件与之后拖拖拉拉的谈判则是加速通向军备竞赛的快车道,Z计划是军备竞赛的具体形态和成果。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扩充军备,为了下一场战争做准备。而之所以弄的这么复杂,乃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