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由电子设备释放的特殊定向声波,从物理层面来说,那是并不存在的“声音”。
但那个“声音”确实存在,而且近在咫尺。
就在“夜莺”的眼前。
那临终呓语般的嗟叹,正是从“塞壬”的头部释放出来的。
——我不想死。
少女的叹息化作无形的波纹向四周荡漾扩散开来,就像是巨大的钟发出低沉的鸣响,在整个下水道里回荡。
前面提到过,“波”这种现象,不管是电波、水波、音波,都具有“共振”这一特性。使用同一材质,以相同规格制造,具有相同振动频率的钟摆放在一起时,有一个钟被敲响,其它钟也会振动起来发出声响。
如今,人耳无法捕捉的钟声已经响起,以S-023为中心,事先配置在下水道各个道路枢纽的钟亦开始鸣动,已死却未能永眠的亡灵们从暂时的休眠中苏醒,开始回应现世的呼唤。
“你可千万别直接报废了。”
从“塞壬”口中冒出这句话的瞬间,从不见阳光的黑暗地下世界各处涌出了像是诅咒又像是祝福一般的嗟叹。
——好痛、好痛、好痛。
——我要回家。
——好冷好冷好冷。
——去死吧去死吧去死吧去死吧。
——我不甘心。
不计其数的悲鸣、苦痛、呻吟、惨叫化为汹涌的洪流,反复冲刷着下水道的空间,冲击着那些能听见亡灵之声的生者。
要不是在战场上有过类似的经历,濒死之声的风暴涌上来的那一瞬间,“夜莺”就会失去意识。可就算是战场上已经听惯了亡灵呼号,“夜莺”依然为之胆寒。
那些是“军团”——帝国以技术手段将濒死者的脑组织取下,进行扫描复制后植入作战机器内,进而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智能型无人作战机器。一直以来和游击队较劲的,就是这些铁皮渣滓。由于其战场表现优异,且成本低廉,能快速形成战斗力和足够的数量,已经被军方内定为次世代主力装备。
一边发出瘆人惨叫,一边不畏枪炮魔法的攻击,不断向前发起冲锋的“军团”浪潮是每一个游击队员挥之不去的梦魇。而比这更恐怖的,就是那些攫取了战士的脑转换而成的特殊规格“军团”。积累了大量作战经验,每一根神经,每一个脑细胞都被残酷的战争磨砺到闪闪发亮,成为依附“军团”的亡灵后,自战场上历练出来的精明、敏锐、狡猾,亦不会改变。
如今“夜莺”所接收到的,回荡在下水道里包含着杀意和执着的声音,正是那些战士亡灵的嘶吼。
“来吧,甜心。”
人偶之口发出极为愉悦的声音,犹如对情人一诉衷肠的痴情郎。
“来享受地狱吧。”
3.狼(十四)
“夜莺”或者说“自由军团”吕德斯支部在此次作战中犯下的唯一也是最大错误就是低估了帝国的决心和投入的战斗力。
不管是常规作战力量还是各特战小队的数量、配置,他们都大致预判正确。唯独“塞壬”和“军团”的配置出了差错。
这不是偶然,绝不是。
作为较劲多年的老对手,双方对彼此之间的行动模式和优缺点都了然于心,正如“自由军团”清楚帝国遇上这种事情时会做出什么反应,会如何着手反击一样,帝国同样清楚“自由军团”大力选拔、培养异能者,广泛应用于各个战场这件事。故而这次作战,帝国方面是以己方的配置、布局会被预测为前提来制定的。
帝国对“统合构建者”之类的存在也颇有涉猎,基于技术优势和毫无顾忌的人体实验,帝国在相关研究进度方面反而领先一些,对“统合构建者”的优缺点也了解的更透彻一点。
所谓“统合构建者”,说到底,是一种“平均值的感性”。
拿到一张数学填空题试卷,普通人会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各项条件、数值,代入公式后加以计算后得出答案。“统合构建者”却没有经过任何计算,纯粹经由感觉——把这个数字填进去,感觉会比较好——将通过感觉获得的答案填写进空格里。
他们并没有解开谜题本身,只是经由感觉获得那个数字正好是正确答案而已。
由此可以推论出一个简单的事实,基本上每个人都有“统合构建者”的素质,即与所有人的感受性平均值保持一致,拣选出“最司空见惯之答案”的素质。不过基本上能时刻与平均值保持一致的感性是非常稀少的,基于人类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每个人的感性多少都会和平均值存在偏差乖离。拥有极为少见的、能与平均值保持高度一致性的素质之人,即为“统合构建者”——无意识的接受各种信息,通过稀有的感性构建出正确答案的异能者。
一旦弄明白原理,要制定反制措施就很容易。
要对抗感性的异能,最快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以数量和精度压到对方。
再怎么稀世精准的感性,说到底那都是从人类的大脑诞生出来的结果。
众所周知,人类的脑有着高度复杂的构造,在处理信息和计算方面有着相当的优势。帝国,或者说皇帝本人在设计“军团”时,在构建设计人工智能处理模块时,最先想到的,也是复制人脑的神经网络结构。
然而人脑并不是只为单一用途(譬如战场信息处理)而诞生的产物,其处理能力是有极限的。而帝国的计算处理终端却没这方面的问题,从理论上说,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处理终端的处理能力可以无止尽的提升。而在精度和准确性方面,如今帝国军方和科研机构配备的计算处理终端已经毫无悬念的碾压了人脑。
一名“统合构建者”;
500台最新型计算处理终端联网组成的计算网络;
双方的实力差距在谋划和沙盘推演阶段就已经一览无余,帝国为此次行动投入的压倒性战力更是令人绝望。
除了被“自由军团”预测和以死士来激活暴露的各部队之外,帝国还投入了300台专用于坑道作战的最新型“军团”无人机。这些为清剿藏身坑道、地道的游击队而研发的机型尚未最终定型,才完成第二阶段测试就被投入此次作战,这些完全不在情报信息之内,自身又游离于活人和亡者之间的特异存在会激发人类本能的恐惧和回避反应,即便不被预测到,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在这场对信息的收集和归纳之战中,帝国毫无悬念的取得了胜利。
现在,情报战的胜负马上会经亡灵之手演变成战斗的胜负。
9㎜手枪弹和钢珠霰弹的暴雨不断吹打下水道内的空间,密集的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