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谁能抢先对方完成动员,谁就掌握战争先机,谁就能更接近胜利。而决定动员速度和深度的,正是政府的组织能力。在当今世界,不存在比亚尔夫海姆的组织能力更强的政府及组织。依靠高效的体系和运输网络,防卫军能够比对手进行速度更快、距离更远的机动,其续战能力也更强。是故他们能够快速包围进入莱茵战线的查理曼王家陆军主力,最终赢得胜利。
将这种组织能力运用到经济战争时,其展现出来的能量同样令人畏惧。
之前的战争中,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一列列火车和庞大机动车辆载运的士兵、装备、弹药、粮食、被服,如今决定经济战争走向的,同样是正在集结调运的庞大物资。
随着时代发展,一条朴素且基本的经济原则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特别是金融业兴起之后,似乎只有汇率、股票、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等才是经济的代名词。传统的实体贸易成了“土”和“过时”的代名词,已经不再能代表经济了。
然而事实上,任何一种货币,金银也好,纸币也罢,终归只是一种信用担保的流通工具。买不到商品就全是废物。人们生活需要的是柴米油盐,不是黄金白银,不是钞票股票,能换到各种生活用品的货币才是所谓的钱。所以从根本上说,物资供应才是货币稳定的根本。另一个世界里,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取消金本位制后,果断启动了石油美元战略,由此逐步确立了日后的霸权地位。只要中东石油依旧用美元结算,美元就可以继续保持国际主流储备货币的地位。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依靠石油这种黑色血液来维持的,没有石油,整个国家都会陷入瘫痪,而你想要买石油,先要用你的产品,换美国印刷的美元……
亚尔夫海姆的马克其实也是同样的原理,只不过绑定的是亚尔夫海姆生产的工业品。由于这些工业品只有亚尔夫海姆才能生产,为了维持生活水准,大家只能先把自己的产品换成亚尔夫海姆马克,然后再去购买那些工业产品。
和这样一群深谙经济运作的老手对赌,提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还来不及,查理曼那帮寄生虫居然还敢大言不惭。显然之前和查理曼政府对赌获胜,赚得盆满钵溢的经历已经冲昏了他们的头脑,连最基本的现实都看不清了。这些人也不想想,他们之前赖以获胜的重要条件——对经济一无所知的政府、腐败官员、雄厚的经济实力、庞大的政治能量、无所不知的情报网络——在这一次的经济战争中,已经派不上任何用场了。政府已经垮台,官员们正在烦忧自己的未来,手里的底牌全部被对手所掌握,就连引以为傲的、足以扰乱物价的经济实力,在亚尔夫海姆面前也不值一提。
一方调兵遣将,仔细盘点自己手里的底牌,另一方则目空一切,盲目套用过时的经验来审视时局。头脑清醒的旁观者甚至不需要详尽的资料就已经明白,这场战争如同亚尔夫海姆和查理曼王国之间的战争一样,战争还未开始,胜负就已经注定了。
获月月底,随着一大批挂着V.E财团名号的销售公司挂牌上市,一场经济大屠杀正式拉开序幕。
27.皇帝万岁!(七)
滑铁卢!
另一个世界的金融圈子里,每当提到金融危机、股市灾难时,人们——特别是热衷用耸动标题吸引大众的记者们,总会下意识的联想到一八一五年六月十五日的法兰西皇帝,然后用那位事实上并不怎么矮的皇帝(身高一米七的拿皇实际上比一米六七的钢铁慈父还高一点,说拿皇是矮子,你让钢铁同志情何以堪)来类比那些处境与皇帝陛下相同的公司。
这个世界里没有滑铁卢战役,也没有法兰西皇帝,但这不妨碍人们用同样耸动的标题来吸引人们关注那些在赌桌上输得一干二净的可怜虫们。
崩溃、雪崩是最常被提到的词汇,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干脆就直接把查理曼形容成一个血池地狱了,遍地都是因为自杀而堕入地狱的罪人的遗骸。
事情当然没有夸张到那个程度,不过惨烈的自杀潮确实在经济战开始十天后大量出现,在第二十天的时候达到巅峰。那段连阳光都失去色彩的日子里,几乎每一天都能听见某某爵爷破产后拿枪杀死家人,再对准自己开了一枪;某某地主全家老小悬梁投井;某位政治家在火车进站时突然冲到铁轨上;某位官僚在与家人共进午餐时拉响了手榴弹……
惨烈的事件如此之多,不仅让人哀叹这一切究竟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这真是不幸。”
一身亲卫队黑色制服的尼德霍格摊开双手,故作惋惜地说到:
“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么简单的道理,却总是被人遗忘。”
毋庸置疑,就像所有的战争一样,经济战争同样是非道德的。受害者同样众多。从对社会的危害性层面来讲,经济战争比生物战、化学战更可怕,是仅次于核战争的灾难。对人性、法律、道德的破坏甚至超出了核武器。
真是不幸。
尼德霍格的话语并不像感叹,也没有怜悯的意味。亲卫队队长一贯冷酷无情,对于胆敢与独裁官为敌的人,他当然不会同情。此外,撇开阵营立场、种族、信仰不谈,尼德霍格依然不会同情那些投机失败坠入地狱底层的家伙。
投机本来就是赌博,押上全部身家性命的那一刻,就应该对押宝失败、地狱大门洞开的未来有所觉悟才是。有那么多血淋淋的例子摆在那里,依然死抱着一夜暴富的美梦和自己是例外的侥幸心理不放,那么等待他们的,注定是凄惨血腥的结局。
截止获月月底,亚尔夫海姆调集的粮食不下二百五十万吨(莱茵战役准备阶段调集的粮食才五十万吨),准备投入查理曼市场的棉纱和棉布达亚尔夫海姆全国产量的一半,查理曼近70%的社会游资被财团下属银行吸纳。一切准备就绪,投机集团的丧钟即将敲响。
热月一日,亚尔夫海姆占领区内各大城市隶属于财团的贸易公司开始陆续出售棉纱。投机商一看有棉纱放出,不管价钱多少,一窝蜂地扑上来吃进。可令投机集团和围观群众感到不解的是,贸易公司在出售棉纱棉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