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3 章(1 / 1)

为师长大人蒙母神恩召,参谋们和高级军官又第一时间跑路了,最后只能劳驾老村长代表守军和村民投降)……为此,撰写战斗经过的参谋们还犯难了好一阵子,敌军师长死在女人肚皮上算不算战死,如果算,这算是我军的战果还是妓女的战果?

没等参谋们纠结出个结果,第1装甲团已经从第2装甲团打开的缺口的冲了出去,他们没有停下来和第2装甲团一道肃清残敌,而是一路向西狂奔。当天下午15时,第1装甲团占领了比乌尔日的公路交叉口,彻底断绝了阿登地区查理曼部队西撤的道路。与此同时,一直懵懵懂懂的查理曼第55步兵师各部终于发现成群结队的战车正朝自己冲来,他们试图和师部取得联络,可还没等传令兵抵达已经被肃清的珀蒂瓦尔村,遮天蔽日的铁甲大军已经冲到了面前,经过了一番象征性抵抗之后,整个第55步兵师彻底垮了,如同决堤洪水一般四散逃命,连带裹挟着各村镇的住民们一起向后方夺路狂奔。

照理说,这可是抓俘虏的绝好机会,就算不指望靠俘虏来增添肩章上的星星和领口的勋章,为了遮蔽战场信息,哪怕不把这些溃兵难民杀光,至少也要把他们拦下来,避免B集团军群的动向泄露到色当方向。可航空部队刚开始着手组织拦截部队,上面就来了一纸电文把这事给搅黄了。

电文内容很短,拢共两句话——“鉴于当前战场形式,无须对敌军溃兵和难民实施拦截。通令B集团军群所属各部队,严禁对溃兵和难民的行进队列实施攻击。署名:齐格菲.奥托.李林。”

最高长官亲自下令,下面自然不敢有什么意见,独裁官天才的想法岂是凡庸之辈能理解的?赶紧照做就是了。

于是乎,几乎已经成功穿越整个阿登地区的B集团军群一边着手让后续跟进的步兵和工兵巩固已经占领的通道,一边让装甲矛头继续前进,直捣通向色当的最后一道屏障——布永。

防卫军准备一鼓作气冲到马斯河畔之际,色当地区的查理曼守军又在忙些什么呢?

说来有些叫人难以启齿或者说哭笑不得,驻守色当的第2集团军高层正用全部精力对眼前的状况进行脑补——更确切的讲,是像一只把脑袋扎进沙子里的鸵鸟一般全神贯注地进行自我欺骗,似乎如此一来,所有的异常和让人不安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一切依旧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21.冲撞色当之门!(十八)

前面说过,查理曼的失败其实是一出由五幕组成的希腊式悲剧。在第一幕迷之自信谢幕后,第二幕“初起疑心”和第三幕“自我欺骗”开始同时上演。

公允的说,各种文献经常指出设防薄弱的阿登地区是查理曼防线上的阿喀琉斯之踵——这种提法其实并不恰当。实际上阿登地区根本就不是查理曼任何防御计划的一部分,查理曼高层预想中的主战场是阿让托拉通和洛林塔,从色当至那幕尔有“无法通过的”阿登高原和“不可能渡过的”默兹河两大天堑做屏障,根本是无需设防的大后方。即便鬼畜们真的脑子不开窍,硬是要从道路崎岖狭窄的阿登来个出其不意,等他们历经千辛万苦通过阿登地区抵达默兹河畔,等待他们的也必将是早已增援上来严阵以待的查理曼精锐部队。

查理曼王家陆军那些智力超群的参谋们根据经验估算,从防卫军发起进攻开始计算,到其最后渡过默兹河,至少需要2周时间。其中从边境抵达默兹河畔就至少需要5天乃至9天的时间,接下来还要至少在河对岸的桥头堡待上一个星期,等重型火炮集结完毕,囤积足以应付一场战役的弹药之后才会展开渡河行动。

先不说防卫军为什么要照查理曼马鹿们设定好的剧本行动,光是这个18世纪军队机动模式的估算就足以叫防卫军上下活活笑死。查理曼的参谋们似乎忘了自己的对手早已实现了全面机械化,也忘了敌军掌握着绝对的空中优势。似乎对手必须舍弃便捷的机动车辆徒步行军,空中力量也必须全程保持沉默,不得对地面上的目标开火,至于快速穿插、分割包围什么的更是不能走上战场的邪门歪道。防卫军总参谋部在看到同行兼对手们的“高见”之后,除了摇头就是捧腹大笑,他们简直不敢相信对面那群家伙刚刚才经历了一次小规模的机械化突袭,那群马鹿的脑袋是不是定格在线列步兵时代不会动了?除了大家穿上华丽的制服排队枪毙慷慨赴死,这世上不能有其它战争模式了?

防卫军的吐糟注定是不会被那些不知耻的马鹿听到的,就算听到了,那些连圣少女的苦劝都听不进去的花岗岩脑袋也不会去理会敌人的评价。自打和亚尔夫海姆开战以来,王家陆军总参谋部和前线之间就存在着明显的“温差”,如果把直面对手层出不穷的新式武器、承受着血与火的地狱的前线视为滚烫的开水,那么只会看数字和结果,专挑自己喜欢的部分看,自以为了解战场,满脑子“不是都照我们说的一样成功了吗?”、“王国始终是用这套方法维持下去”之类愚蠢念头的精英参谋和高层们则是一个刚从冰柜里拿出来的杯子。两者之间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

然后,这种对战场认知的温差也一并扩大到阿登战场,成为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各种情报信息面前,比起“选择客观正确的情报”,更倾向于相信“自己希望接受的内容”。这种心理特质在呈现出各种末期症状的国家和组织尤为明显,到最后甚至会发展成把臆想当成现实。例如二战末期,向来以脑洞大开著称的日本大本营就琢磨过通过苏联来调停和美国的战争。或许有人会有些转不过弯来,日本人从日俄战争开始几十年来都在和俄国人较劲,怎么临了快战败了,突然想到要找上和米英鬼畜是盟友的毛子来调停了?这里面除了病急乱投医的焦躁心态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把自己的妄想当成现实了(典型的日式风格)。铃木贯太郎首相在内阁会议上探讨通过苏联调停的方案时可是有一番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