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总算平日里的严格训练和理智还在发挥作用,没有谁慌不择路朝着撩舰一头撞上去,或是背着伞包直接弃舰逃生的。
可在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面前,让这些许亮点也显得无足轻重了。
7公里长的直线,只要线的某一端移动1度,另一端也会画出巨大的弧线。轻巡洋舰固然是以高速自傲的舰种,此时此刻,舰长们却只觉得自己脚下全速运转的战舰如同蜗牛一样迟钝缓慢。他们瞪大了眼睛,惊恐万状地看着青白色光芒压了过来。
闪光接二连三爆发,持续了足足3秒的照射后,光柱迅速衰竭,最终消失不见。只留下一堆尾部拖着浓烟的浮空轻巡洋舰缓缓坠向地面。
“隆德.贝尔”号是唯一没有受到损害的战舰,光柱只差一点就要照射到这条分舰队旗舰舰艉时,能量恰好在此时耗尽。生生被吓出一身冷汗的船员们只来得及松口气,劫后余生的喜悦立即被来自僚舰的损害报告冲刷得一干二净。
右舷装甲破损、气密泄露——这还算在预测范围以内,在高热粒子束面前,渗碳装甲钢不过是纸糊的玩意儿罢了,指望能平安无事根本是白日做梦。仅仅一侧装甲板烧蚀破损,气密结构泄露,已经是母神关照下的异常幸运。
接下来的报告则让整个舰桥的气氛跌倒了谷底。
——各舰无法操舵,请求紧急迫降。
4条轻巡洋舰的右舷舵机遭到严重损毁,根本无法指望继续进行编队作战,以“隆德.贝尔”号一己之力,也无法形成足以迫使敌舰偏离航线的弹幕了。
第二巡洋分舰队此刻已然处于崩溃状态,面对后方不堪入目的惨状,坚强稳重如艾德曼中校,也不禁陷入惊恐中难以自拔。
“怎么会……”
“情报工作不足,低估了敌人的勇气、技术,可以说,败得一点都不冤。”
帕西法尔掸掉军帽上的灰尘,重新端正戴好。
“命令各舰抓紧时间进行损管作业,尽快恢复航行能力。另外紧急联系伊谢尔伦炮台指挥部,请炮台守备部队马上做好对空降和小部队渗透准备。敌军马上要开始最终阶段作战了。”
16.要塞VS要塞(四十三)
伊谢尔伦炮台防卫设施周密,各种反空降、反渗透配置一应俱全。之所以防卫会如此周全,完全是精灵们认为换成是他们自己,一定会不择手段地攻略炮台。
没错,化装袭击、小部队渗透、空降突袭……这些不符合诸国军队传统和骑士精神的作战样式对防卫军完全不是问题。这支军队自建立起便将“如何取得胜利”定为终极目标,至于道德、交战准则之类,总体来说会遵守,不过必要时,利用规则和法律上的空子来规避约束也是常有的事。因此,诸国军队对防卫军的风评颇为不佳。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种被证明切实有效的思维方式,迄今为止的战斗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精灵们的强迫症一发作,伊谢尔伦炮台立马变成了一个炮管林立的刺猬,各种口径的高射炮和制导火箭完全封锁了远中近三层防空圈,要是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在伊谢尔伦炮台上方空降,管他是伞降还是机降,守军分分钟能让对方表演100种死法。
守军信心满满,老实说,换成其他什么人闯进他们的地盘,一定会死得很难看。但这一次,他们的对手不光足够疯狂,还顽强得过分。
思维缜密如防卫军也不曾想到,有人敢用浮空舰船搭载MA和MDS玩高速俯冲空降。
不是防卫军的军官和技术员们思维僵化,不曾想到这一层。任何神智健全的人都不会去朝这方面进行研究,即便有哪个疯子提出类似的方案,上级也只会把他送去精神病院颐养天年,或是交给人民法庭去挂肉钩子,运气好一点还能享受断头台的待遇,运气差的直接就被愤怒的大兵撕成碎片。没有谁会让这种谋杀士兵的混蛋安然活下去。
迄今为止的空降作战都是以减慢下降速度为前提的。降落伞、滑翔翼、喷射火箭——皆是为此而准备。又不是质量兵器,减速还来不及,哪有人在下降还不断加速的。哪怕是给坦克加装机翼从天上丢下去玩滑翔机、让伞兵从机舱里爬出来从机翼上排队跳伞的战斗民族都不兴这么玩的。
高速俯冲的机舰内部起码有不少于6个G的惯性作用力,内部人员移动一下都十分困难,遑论出舱。更要命的是俯冲速度太快,势必要设法抵消过高的速度,避免所有人撞成薄饼的惨剧。此时减速过快会对乘员的内脏器官产生压迫,严重的当场就会挂掉;减速过程过慢过长会被地面防空火力当靶子打。面对如此生死两难的状态,胆子再大的人也不会对俯冲空降抱持一丁点的乐观想法。
正因为有这样一面常识和科学的高墙在,任谁也不会想到会有罗兰这种令人窒息的操作。所有的反空降准备一时间全成了烟火和摆设——拦截时速5、600甚至700公里以上垂直降下的物体这不叫反空降,叫反导还差不多。精灵们可没想到自己会有被导弹反击的一天,怎么可能去做导弹防御体系。
“防空火力在干什么?还不快点把敌舰打下来!”
永远维持着硬汉威严形象的坎普中将少见地发出焦躁之声,不能怨炮台指挥官阁下不够稳重冷静,实在是即将大获全胜之际遭遇急转直下的突发状态带来的心理落差过大之故,没有谁从天堂跌落地狱之后还能面不改色的。
伊谢尔伦炮台设计阶段确实考虑过了各种各样的的威胁,说实话,就算那条铁壳船直接砸炮台上,也就砸个坑出来。哪怕是强袭登陆成功,炮台守备部队也足以解决入侵者。
但是。
MDS和MA进行入侵就不在设想之内了。
全世界掌握这两种兵器的只有亚尔夫海姆防卫军,持有这两种武器的部队侵入炮台,基本上只能解释为军队失去控制,爆发大规模内乱了。头脑正常的设计师根本无法想象那种情形,即便想到了,呈报上去,上面那些大人物也不会去认真讨论这种牵连甚广的问题。
不愿面对问题的结果现在终于充分展现了出来。缺乏空中掩护和对抗机动兵器对策,炮台完全对入侵者敞开,一旦敌军机动兵器登陆,只装备常规武器的守军将面对一场屠杀,炮台的陷落也只